《宪法是根本法》说课

2020-12-28 02:00李秋红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5期
关键词:宪法公民教学

李秋红

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是部编教材《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下册册第二单元第5课《宪法是根本法》。主要包括了感受宪法日,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树立宪法权威三大部分。本课编写内容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我們的国家”第13条“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律意识”,《青少年法制教育大纲》中“小学高年级(3-6年级)教学内容与要求”第1条“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识。本课编写内容就是要引导学生尊重宪法,学习宪法,维护宪法。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处于刚进入青春期,思想不成熟,做事易冲动,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法治意识,形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习惯非常必要。

教学目标:①通过国家宪法日,了解宪法常识,培养宪法意识。②明白宪法是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③理解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宪法、自觉遵守宪法的必要性,维护宪法权威。

三个教学目标是有梯度的,先了解宪法是什么,再明白为什么宪法是根本大法,最后是怎样树立宪法权威。

重难点:教学重点:明白为什么宪法是根本法,学习宪法有何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真学习宪法并掌握宪法知识,把宪法作为行动的根本依据。

教法:①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景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环境理解宪法内容,宪法的权威性。②集体讨论法。老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学法: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这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采取调查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宪法小视频、宪法文本。学生准备:调查生活中与宪法息息相关的现象,体会宪法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一、开展主题班会,学宪法

1.小组讨论。讨论如何维护宪法。通过讨论大家明白,要想维护宪法,必先知宪法内容。

2.“宪法小剧场”。

(1)学生上台表演《我不能上学了》,

(2)学生谈感受

(3)老师进行指导和点评,并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内容“《宪法》第四十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4)老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宪法不这样规定将会出现什么问题?此环节,因为法律条文精简凝练,不易理解,我通过的“宪法小剧场”形式,让学生把自己的理解一故事的形式展示,并引导学生感受宪法的精神,理解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二、预设生活情景,用宪法

1.思考:如果生活中有人传播谣言,诽谤他人,我们该怎做?

2.学生讨论公民的言论自由与应付的责任义务。

3.学习宪法内容:《宪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老师引导解读此条文。

4.出示依据宪法而制定的法律规定及处罚。此环节的设置不仅让学生知道了宪法为什么这样规定,更是让学生明白宪法不仅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而且如果违反宪法也要承担后果。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三、编制宪法标语,宣传宪法

(1)播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宪法宣誓的视频。此环节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宪法宣誓的庄严神圣。

(2)分小组讨论、制作宣传宪法的标语,奖最优秀的作为宪法日的宣传标语。此环节,鼓励学生不仅自己学习宪法知识,也要动员更多人学习宪法,尊重宪法。

四、教学反思

在讲授“宪法是根本大法”这一节内容时,我采用了讲授-合作探究-体验式教学法,使课堂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分析学情时,我发现学生对宪法知识了解有限,而这些知识理论性又较强,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因此,通过组织适当课前搜集图片资料、课堂设置情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也认识到宪法就在我们身边发挥着它的作用。

本堂课的不足之处是,在引导学生学习宪法,在生活中宣传宪法环节,教学形式较为单一,缺少后续的监督指导。今后要进一步研读教材,明确目标,丰富教学方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道德与法治课堂的魅力。

猜你喜欢
宪法公民教学
中国公民分批撤离乌克兰
道县:学校宪法宣传教育全覆盖
2018年3月26日 《光明日报》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推进宪法实施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四部宪法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宪法解释机制专题研究
公民并积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