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合唱艺术发展的现状与得失

2020-12-28 02:03李刚
人民音乐 2020年6期
关键词:合唱团排练作曲家

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区域间的文化交流及共享变得愈来愈重要。艺术教育和美育对于增进区域发展合作、实现中国梦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升国民综合素养的作用不能忽视,而合唱作为最方便、最快捷、最具有协作力和凝聚力的一个艺术载体,它与时代的发展相契合。

2019年8月至2020年4月,笔者团队同京津冀三地音乐家协会及三地合唱协会在北京、天津、石家庄等地进行实地调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使用调查法、观察法、文献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获取了大的一手资料,并进行分析与学理构建,希望能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一、京津冀三地合唱团基本现状

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区域,京津冀地区在艺术教育专家资源、硬件配套、群众艺术素养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近年来,在艺术工作者的大力推动与支持下,北京地区成立了约八千支合唱团体,天津地区成立了约一千支合唱团体,河北省成立了约一千三百支合唱团。但这些合唱团却只有极少数在当地合唱协会进行注册并规范化管理。

通过笔者向京津冀地区专家同仁发放的调查问卷所获取数据的搜集和整理可知,目前三地合唱团员大多以中老年为主,其次是中小学生和在职成年人,而以大学生为主要参与者的合唱团的占比非常小。而合唱团员的性别组成则是女性人数远大于男性及孩童的人数,也就意味着女声合唱(声部)的绝对优势。

这一情况同样反映在混声合唱的调查数据中。被调查的混声合唱团员中包含了38%的女高音,40%的女中音,12%的男高音和11%的男低音。这说明参加合唱的团员中,女性人数普遍多于男性人数,而女中音人数高于女高音人数,除了本身的嗓音条件和音色特点以外,女性的声音训练和音域拓展显得格外重要。此外,还可发现参与者中中老年群体占比较多,也从另一方面验证了中老年合唱团数量愈来愈多的趋势。

根据调查可知,团员们能够坚持参加合唱团排练,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的音乐素质,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强身健体、身心健康以及广交朋友、摆脱孤独感。

虽然三地合唱团数量越来越多,但是合唱团员的声乐专业水准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提升。此外,调查中,笔者团队还发现,京津冀合唱团员中多数团员都能识谱,但是只会用简谱演唱,需要老师逐字逐句的教唱,这体现出合唱团员的音乐乐理知识的普及还远远不够,各项综合能力和音乐素质还有待提高。

二、京津冀合唱团现状的形成原因

不同时期的合唱艺术所带来的社会功能与当下的政治、文化所契合。京津冀地区合唱事业呈现今日的现状,必然有其深刻地原因。通过问卷调查、资料分析及对相关同仁的访谈,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因素:

1.合唱环境的影响

(1)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及经费保障

合唱艺术的发展对于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在合唱团的发展与建设中,政府对其政策上的重视和财政上的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

在走访调查中可以发现,尽管目前三地政府都对合唱艺术给予了大量的扶持和关注,但总体而言,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还有很多合唱团需要自己租用排练场地、教学设备,经费缺乏基本保障,而这些都是一个合唱团开展活动并逐步提高必不可少的。以北京市西城区白广路民声合唱团为例,该团无基本的活动经费,白广路社区提供场地和部分服装,其聘请老师的费用及活动经费全部依靠团员自筹,这也会极大的影响团员的积极性,因此这些合唱团难以开展活动、进行学习交流、聘请有能力的老师进行教学排练,也进一步导致团员在排练学习过程中缺乏积极性,不能形成良性循环,阻碍了合唱团的进步与发展。

(2)集中资源开放共享

合唱是普及性最强、参与面最广的演出形式之一,讲究团体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是团结民族、凝聚力量的积极向上的艺术。滨海新區彩虹教师合唱团的指挥提到:“彩虹教师合唱团员均来自于滨海新区各大中小学的一线音乐教师,并且参加彩虹合唱团有一个前提条件:要有自己的合唱团。当音乐教师们在彩虹合唱团进行每周的排练和训练后,再将所学知识传授至自己的合唱团,才能更广范围的将合唱文化与知识辐射到各个地方。”

(3)比赛活动常态化运作

为了使广大合唱爱好者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京津冀三地经常定期举办各种文演出、合唱比赛等活动,提升各团合唱水平。在北京市合唱协会的大力推动下,北京市先后举办了一系列大型合唱比赛。一方面,合唱艺术能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离不开常态性的展演或比赛交流,促进合唱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与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起到积极作用,使各团有了实际目标,能够更积极的参与到合唱排练中去。

2.人才及培养途径的缺失

一个合唱团由十几人甚至是上百人组成,人们通过声部的配合能够获得最宽广的音域、最大幅度的音量变化和最丰富的音色,演唱出动人心弦的一部部作品。除了合唱团员的共同努力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角色—合唱指挥。合唱指挥作为合唱团里的“灵魂”,对于排练作品、作品诠释、舞台表现力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对于一名优秀的指挥来说,必须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内心修养,更好的演绎每一首作品。

根据调查数据显示京津冀地区多数合唱团没有固定合唱指挥。广义上来说,合唱指挥分为专业指挥及非专业指挥。专业指挥大多为高校教师或指挥专业的学生,他们往往有丰富的理论知识,比如:指挥法、配器法、和声学、复调学等,实践经验丰富,演出数量非常多,专业水平较高。非指挥专业指挥更多的为出于对指挥的热爱,本身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或者本身来自于合唱团,在排练的过程中向自己团的指挥学习。这一类指挥数量覆盖面积较广,但是在专业上受到一定限制。

合唱指挥作为高校的音乐课程必修之一,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由于合唱指挥融合了多种专业理论,学习难度较高,每年专业院校的指挥专业学生输出较少,在教学模式也存在一些漏洞,所以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造成了合唱指挥专业人才的缺失。

3.合唱作品的缺失

合唱艺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作品的多元多样,中国合唱与世界合唱差距之大的另一个原因在于滞后的合唱作品,很多合唱比赛都会出现作品撞车的现象,我国一名资深作曲家曾说:“国内的合唱艺术作品不超过六十首,但世界上的合唱艺术作品6万首都不止”。2006年的第四届世界合唱比赛,意大利籍评委奥莱利奥·坡菲利就曾大为不解道:“为何中国上百支队伍所选择的作品只有那几首”?我们常说,现在文艺创作有“高原”,没有“高峰”,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高峰”,首先要有人文情怀的高度,其次要有思想智慧的高度,最后是与现实生活的贴合度。这三个条件看似容易,实则不然,好的合唱作品既要旋律优美,易于传唱,还要有一定的技术难度。

好的合唱作品最重要的是“合适”,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合唱团来说,其标准是不一样的。比如对于童声合唱团来说,音域不宜过宽,减少中声部特别是低声部的旋律,以孩子的视角唱出一个童话世界;而对于大学生团体来说,音域可以放宽,编曲的技巧也稍复杂,用不同的音色和情感来演绎更多的作品;对于以兴趣为主的中老年合唱团来说,节奏织体不可过于繁琐,读谱简单一些,旋律优美动听即可。那为什么现在好的合唱作品越来越少,原因有二,其一在于版权问题。目前我国现有的版权保护体系并不完善,公众的版权保护意识较为薄弱,复制传播曲谱的现象严重,没有形成一个对作曲家版权尊重并保护的氛围,这也会极大的挫伤作曲家的创作热情。其二在于目前一些作曲家对合唱作品的创作经验较少。作曲在音乐专业中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创作合唱的作曲家们大多也没有唱过合唱。以作曲专业的本科来说,合唱作品的创作只有1—2个学期,学习时间短,培养出来的创作者也不愿意创作合唱作品。

三、对京津冀合唱团协同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京津冀地区与全国其他省市相比而言,群众合唱的规模和质量都相对靠前,尤其是北京,作为国家政治、文化和国际交往中心,在专家资源、群众认知力、城市影响力、国际艺术交流等方面都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天津作为国家四大直辖市之一,是北方最大的港口中心,音乐文化底蕴深厚,先后培养出一批声名远播的音乐家;河北在经济和文化上与北京和天津还有较大差距,所以在普及群众合唱和提高群众艺术鉴赏力上还有待提高。在全国的大合唱背景下,京津冀地区的合唱文化虽然靠前,但比较个别南方城市还是有一定差距,那么如何加快提高群众合唱的整体水平,是我们每一个音乐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

1.营造优良的合唱环境

群众合唱属于社会性音乐活动,合唱团的发展有利于城市精神风貌、城市形象的建设,同时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要想提高整体的合唱水平,政府对其政策上的重视和财政力度得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政府相关部门及相关人员在文化的建设与艺术的传播中会起到推动与协调的作用,同时还要政府相关部门、致力于合唱事业的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及市民参与者的共同关注。

只有政府及相关部门足够重视,并将合唱普及及提高列入议事议程,制定其相关规划政策,重视资金提供和活动场地的配备,提高监管能力,以普及合唱文化为手段,着力提高市民的整体素质,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合唱提供优质的城市环境。

2.组织指挥人才培训和合唱团的公开课

各地可以结合地区特色开展大型合唱项目活动,通过项目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促进合唱指挥人才的培养,提升社会对于合唱指挥工作的重视度。各地在组织开展合唱活动的基础上要根据自己当地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基层合唱指挥人才匮乏和合唱团得不到专业培训的问题。

3.多组织赛事,完善合唱社会体系

近年来,群众合唱活动丰富,合唱团数量骤增,为了推动合唱文化活动的良性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设立合唱协会,定期举办合唱节、合唱展演及合唱团的交流活动。群众合唱团一大部分为退休老人,或者是来自不同工作,业余爱好唱歌的社会人士,如果排练时没有设立目标,可能会造成排练进度缓慢,積极性低的情况。通过参加文化部门搭建的合唱比赛,为共同的目标奋斗,可以有效的调动合唱队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队员的荣誉感,也有利于各团之间的交流学习。

但是我国的不少合唱赛事的规划分类都有些草率,虽然可以不用太过精细的分类,但是至少不要一锅端,各个年龄、各个组别一起参赛,可评判的标准也很难把控。

4.联合现代作曲家讨论合唱作品的创作

合唱指挥家萧白认为创作合唱首先应对不同的合唱团有专项的研究,只有专项才能出精品,而不是考虑作品应对的人群来用复杂的转调、离调、变化音和高难度节奏来突出自身深厚的理论功底,却忽略了作品本身所要表达的内涵,同时也给合唱团的演唱带来困难,不利于作品的传唱。合唱作品的丰富与质量的提高,一方面需要我国的作曲家们多关心合唱艺术的发展,创作更多合唱艺术形式的作品,同时地方上的作曲家也可以以本地合唱团的基本情况为基础,创作或改编一些群众合唱曲目,也可以发扬当地的地域特色、文化风格,创作一些民族特色或方言元素的作品。当然一些有条件的合唱团也可以积极邀请作曲家为合唱团创作作品,使合唱团与作曲家建立长期联系,给作曲家在合唱曲目创作上提供一些实践平台,鼓励作曲家们加入到合唱曲目的创作队伍中来,逐步创作出更多好的、有质量的合唱作品。

随着我国经济及社会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合唱事业必然会继续蓬勃发展。然而如何从数量的扩大转换为合唱水平和专业的提升,如何充分协调利用京津冀三地的合唱艺术及音乐艺术资源,并成为区域合作的典范,从而推动全国合唱艺术的发展,是十分值得思考和研究的命题。笔者通过“京津冀合唱指挥人才培养平台”项目的研究,以相关实证研究方法为基础,初步探讨了京津冀三地合唱团基本现状、成因及思考与建议,希望能够为推动三地文化产业协同发展尽绵薄之力。

李刚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教授、京津冀合唱艺术研究会主任

(责任编辑  金兆钧)

猜你喜欢
合唱团排练作曲家
舞动未来
小小作曲家
A quieter world during the lockdown
青年作曲家危阳简介
两个大忙人
著名作曲家杨天解
难忘的合唱团
合唱团的那些事儿
毛茸茸合唱团
指挥艺术指导与学生的排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