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微课增效教学

2020-12-28 02:31李莉
湖北教育·科学课 2020年6期
关键词:笔者微课实验

李莉

2020年的新冠病毒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面对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各行各业积极应对。疫情期间学生暂停到校,居家学习,教师披挂上阵,上起了网课,为居家学习的学生提供在线教育。各地区教育部门主动作为,搭建资源平台,组织地区内的知名教师、骨干教师录制微课,组织学生在线学习,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为学生居家学习提供了保障。其实,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育技术,在疫情之前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并被应用于教学。那么如何用好微课,提高教学质量,笔者从提高微课质量、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角度,重新审视微课,并进行了实践。

课微不小,增量教学

什么是微课?微课是以教学视频为核心载体,基于一个学科知能点(如知识点、技能点、情感点等)或结合某个教学要素和环节(如目标、导入、活动、评价等),精心设计和开发的微型优质教学资源。微课不等同于以往教师教学时引用的、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它是基于教学设计,就一个知识点或一个教学环节进行针对性讲解而录制的音频或视频,当然也不排除根据教学需要对原有视频资料的再利用、再创作。微课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它将教学内容碎片化、具体化、情境化,其目的是更好地服务于教学。

小学科学课程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学生能够感知的一些比较直观、学生有兴趣参与学习的重要内容为载体,学生通过探究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同时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学生在理解自然现象和解释实际问题时需要运用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涉及多学科的渗透,多领域的关联。科学课堂教材内容极大,有些要再现科学原理的论证过程,有些要重现动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有些涉及某项科学技术的发展史,还有些要呈现某种材料的制造过程等。这些内容不仅存在时间的跨度,还存在时空的变化,不适合直接向学生呈现。按照传统的教学形式,通常只能由教师讲解或用图片、文字呈现来代替。这样的教学,形式单一,抽象不具化,学生的思维也只能局限于提供的文字、图片以及老师的讲解中,无法深究,自然也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另外,还有些科学探究活动历时长、时间跨度大,短时间内无法完成整个探究活动,因此学生只能跟着教师匆匆走过场,无法持续完整地探究。

微课以视频为主要形式,具有机动灵活、信息容量大、声色影像俱全、可提前准备等特点,能有效地解决以上这些问题,弥补传统教学形式的不足,有效打破课堂时空的限制,为科学教学增量增效,也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可能。

课微不浅,增效教学

科学课教学中,哪些内容或环节可以制作成微课,服务于课堂教学?笔者认为只要是不便于课堂呈现的内容或展示的环节都可以课前录制成微课。

1.录制教学范例,规范实验操作

课堂常规是每个学生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日常课堂行为准则,它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保证。尤其在学生的起始年级阶段,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常规的指导和训练。笔者在任教一年级时,就为学生录制了线上课堂常规系列的微课,并运用于课堂教学,其内容包括课前准备、课堂约定、分组实验规则等。

例如,在执教“起点和终点”内容时,学生第一次接触实验,如何设计好这个活动,尤为重要。既要让学生学习分组实验方法、实验操作方法,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现象,掌握评判标准,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获得结论。以往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先讲解分组实验规则和实验方法,然后再动手做实验。其实,一边要学规则,一边要记住实验的方法,这样的要求对一年级学生是过高的。因为低龄段的学生以直觉思维、短时记忆为主,他们对教师一下子提出的诸多要求记不住、记不全、不明白等,这些问题会在实验中直接呈现出来,导致学生无法很好地完成实验。

对于低龄段的学生,模仿是有效的学习方式。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将这个活动分解为两步,即实验常规和实验指导,并采用微课形式,供学生模仿学习。课前,笔者先找来一个学生,进行辅导训练,让其学会小组分工合作的实验方法,并能熟练掌握规范操作的整个流程;然后按照小组分工、实验要求、器材使用、操作流程、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六个步骤,拍摄成一节示范性的微课。另外,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知,笔者后期还添加了各个步骤的解说词,学生可以边看边听边照着操作。同时学生实驗时,笔者还进行了巡视,了解学生的实验情况,及时给有困难的学生做指导。就这样,直观清晰的微课在教学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不仅学生顺利完成了实验,获得了结论,更可喜的是学生在模仿中学会规范操作的方法,建立起了实验论证的概念,达成了教学的目标。这个微课的运用,实现了资源的优化,为教学增效。

2.转换学习空间,打破教学局限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探究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科学学习活动的主要形式。学生在动手动脑学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养基本的科学技能、概念、方法与态度。科学课的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有的重在示范操作,有的重在展示现象,有的重在方法指导。教师可以根据需要,结合学生以及课堂的实际情况自制微课,对学生进行示范指导。那么哪些实验适合录制微课呢?笔者认为在课堂上无法实现的,都可以尝试微课,特别是在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时,我们加以巧妙运用,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部分年级的教学内容为例,列举如下表。

课微不糙,增靓教学

1.精耕细作

微课是教研的产物,是教师教学设计思想的呈现,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的解读、知识点的归纳,也可以是实验方法的传授、制作技能的展示。微课是线上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微课不仅适合于移动学习时代知识的传播,也适合学生个性化、深度学习的需求。那么教师如何来制作高质量的微课呢?

录制工具。可以使用专业的摄像机或用高像素的手机录制,在录制时可以借助自拍杆自拍,也可以请他人辅助录制。

编辑软件。可以用手机自带的视频编辑软件,在手机上完成剪辑,也可以用电脑安装EV等编辑软件完成视频后期的合成和制作。

制作方法。笔者通常用自拍和改编两种方法制作微课。自拍是指完全自编自导自拍,比如执教“起点和终点”内容时,分组实验指导的微课就是笔者原创的。这种方法一般需要先设计好流程,写好文稿,然后再录屏或自拍。另一种方法是改编,事先寻找相关视频资源,在原有视频上进行加工再创造,如在影像中加入解说词,或在图像上添加符号、文字,也可以对原视频进行剪辑重组。比如执教“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内容时,关于比较两种运动的微课,笔者就将教学配套光盘中的两个小球运动的视频剪辑在一起,并用箭头标出运动轨迹,很好地突破了本课的难点。这种方法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节省了大量的录制时间,更适用于教师常态化的使用。

2.恰到好处

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应用微课要注意以下三点:

坚持一个“少”字。什么时候用微课?笔者认为一定要用在必要的时候,不要过度使用微课。虽然微课有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直观性、生动性,但是科学课堂始终要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要形式,微课只是起到了补充作用,因此在非必要的情况下不必使用。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钻研教材,切准要点,把微课用在突破重难点上,使它始终为达成教学目标服务。

体现一个“微”字。微课不宜长,内容不宜多,但求少而精,通常一个微课一项内容,若运用于课堂教学环节中,时间最好控制在5分钟以内。时长过长的微课,会造成学生视觉疲劳,产生思维的惰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探究,因此切不可用微课来取代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操作。

追求一个“巧”字。如何巧用微课,笔者认为要追求润物无痕的境界,教师要明确微课的目的是给课堂教学增量增效。微课要突破教材的限制,为课堂扩容,教师要把科学发展前沿的信息、与生活相关联的内容等有机融入微课,为学生打开探索世界的窗户。微课的使用要起到实实在在的效果,要为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服务。其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我们都可以根据需要设计、使用微课,例如:

课前复习:呈现学生的前概念及衔接知识点,为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导入:呈现新颖的问题或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入新课学习。

课堂探究:点拨重难点,提供探究方法指导,呈现探究过程或结果。

小结拓展:总结活动,联系生活,学会运用,架构知识体系等。

课外活动:课后探究活动的指导,课后作业的布置。

总之,制作微课就是微研究的过程,是一线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个教学反思的过程。微课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业务成长,同时也方便了教师之間教学经验和方法的交流,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了他们信息技术整合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微课为科学课堂增量增效,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升了他们的科学素养。微课真正实现了师生的教学相长,值得我们进一步推广和研究。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实验小学(215128)

猜你喜欢
笔者微课实验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老师,别走……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