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咽肾相关”理论防治IgA肾病的研究进展*

2020-12-29 12:21孟立锋梁春琴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20年4期
关键词:扁桃体咽喉病机

赵 洁,孟立锋,莫 超,蓝 芳,梁春琴,史 伟

(1. 广西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学院 广西 530001;2.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病科 广西 530023)

IgA 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是一种以IgA 为主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的肾小球肾炎,临床上以反复发作性肉眼血尿、不同程度的蛋白尿为主要表现,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1]。国外IgAN 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30%-40%[2],在我国IgAN 发病率约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5%-50%,其中约有15%-20%的IgAN 患者经过随访10年后病情进展至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是目前我国导致ESRD 的重要原因,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社会及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3]。因此,早期预防IgAN 的进展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IgAN 发病机制迄今尚未明确,目前研究认为主要与基因遗传和粘膜免疫异常有关[4-5],临床治疗以免疫抑制、减少尿蛋白、控制血压、延缓肾功能等为主[6],尚无特异性治疗手段,如何防治IgAN病情发生及进展成为当今研究热点。中医理论认为,咽与肾不管在生理上还是病理上均具有密切的联系。为此,不少医家基于“咽肾相关”理论开始探索中医药对IgAN 的干预治疗,运用清热利咽或滋阴养咽中药治疗IgAN患者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延缓病情的进展,提示从咽论治IgAN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7]。本文旨在总结近年来基于“咽肾相关”理论的中西医对IgAN 诊疗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1 中医学对咽与肾关系的认识

《灵枢·经脉》指出:“肾足少阴之脉,……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疮疡经验全书·卷一》指出:“喉应天气乃肺之系也。”中医理论认为,咽喉属肾所主、肺之系,肺与肾经脉连系相贯,五行金水相生,肺属金,肾属水,肺为肾之母,肾为肺之子,二者阴阳相互滋生,相互补充,肺阴充足,下输于肾,肾阴充足,上滋与肺,使肾阴不涸,肺津不亏,咽肾之间通过肺系相连。若患者外感风热之邪,蕴结咽喉,风热之邪从咽循经入少阴肾,引起肾失封藏,精血随尿而出故见血尿,正如《黄帝内经》曰:“风邪入于少阴,则尿血”。风热之邪久羁不去,伏于少阴,热邪上灼于咽部可见咽喉疼痛,正如《医宗金鉴》中指出:“少阴之热邪上逆,则所过之处无不病也。”肾脏疾病久病不解,邪气久羁于肾脏,耗伤肾阴,阴虚相火妄动,虚火上灼咽喉,如《灵枢,经脉》曰:“是主肾所生病者……咽肿上气,隘干及痛。”以及《疡医大全》曰“凡喉痛者,皆少阴之病。”可知,咽喉失于肾精的濡养则干涩疼痛,如此反复恶性循环[8]。《景岳全书》曰:“虚邪之致,害归少阴,五脏所伤,穷必及肾。”慢性肾脏疾病患者久病气血阴阳俱虚,无力抵抗外感邪气侵袭,咽喉首当其冲,循经下扰肾脏,可导致病情的复发或加重。任继学认为,咽喉为肾、肝、胃三脉所主,患者咽喉两侧,后壁脉络瘀滞,呈现红赤或绯红色,甚者红肿,久久不去,此为毒邪盘踞于咽喉,长期作用于肾宫。若邪毒久瘀不除,其毒必渗入营血,浸入气液,由肾之经络,进犯于肾;肾气受害,肾精受伤,久之肾之体用俱损[9]。由此可知,咽与肾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二者有着密切的联系,故有“咽肾相关”理论之说。

2 中医学对IgAN病因病机的认识

中医典籍无“IgAN”病名的记载,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特点,可归属于中医学的“肾风”、“血尿”、“水肿”、“虚劳”等范畴[10]。目前IgA 肾病病因病机尚未明确,中医认为,IgA 肾病的病因不外乎外因、内因、内外因合而致病,常见有六淫侵袭、时疫邪毒、先天不足、后天失养、劳倦内伤、痰湿瘀毒等;而病机正虚邪实是IgA 肾病目前公认的核心病机[11]。IgA 肾病患者常常伴有咽部不适,缘由风热邪毒蕴结于咽喉或湿热之邪留恋所致,热邪循经下犯于肾,肾络受扰,血溢脉外则尿血。周恩超认为热结邪蕴咽喉是IgA 肾病诱发或加重的因素,而本病病机为肾气虚或气阴亏虚[8]。本病不外乎外感、内伤两端,任继学认为感受外邪,邪蕴结咽喉是本病的启动因子,而肾脏体用俱虚是本病的核心[12]。范永生教授认为引起IgA 肾病的病因有外感和本虚,缘由外感风热之邪,热邪客于咽喉,热邪循经于下侵袭肾脏,或素体肾阴亏虚,内热迫血妄行,血溢脉外则血尿[13]。IgA肾病易感外邪,反复发作,迁延难愈,久病入络,久病致瘀,故孙伟认为本病以肾虚为本,外感为标,并创立了“肾虚湿瘀”理论[14]。《素问遗篇·刺法论》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提示人体内正气不足是邪气内伏发病的内在因素,由此可知肾气亏虚、正气不足是IgA 肾病发生的关键因素,是外感之邪等邪气潜伏于肾脏的前提。邵朝弟认为本病以肾虚或脾不足为本,经过长期临床观察,认为肾阴虚是本病的关键病机所在;风热湿瘀之邪为标,其中浊毒、湿热、瘀血贯穿于整个病程[15]。史伟认为IgA 肾病总归于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肾亏虚为主,标实以风邪、湿热、浊毒、血瘀为主,邪毒蕴结咽喉[16]。曹式丽认为“正虚络瘀,标实毒损”是IgA 肾病重要病机,强调在IgA 肾病慢性进展过程中,尤以先后天不足常见,脾虚运化乏力,肾虚失于固摄封藏,为肾络瘀滞提供条件,同时毒浊循经上灼咽喉[17]。夏平等探索名老中医治疗IgA 肾病用药规律发现,除了常用的黄芪、白术、茯苓、山药、丹参、山茱萸等药物外,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甘草、生地等清热解毒、凉血药物也常关联使用,其用药规律体现了益气健脾、化湿泄浊、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法,与上述医家提及正气不足,兼杂湿热、瘀血,热毒蕴结咽喉等病因病机相一致[18]。《诸病源候论》曰:“虚劳则生七伤六极,气血俱损,肾家偏虚,不能藏精,故精血俱出也。”可知肾元亏虚、正气不足是IgAN 发病基础,邪毒蕴结咽喉是主要诱因,经络连系是物质基础。

3 中医现代研究对咽与IgAN的认识

IgAN 迄今尚无统一的证型标准,根据其临床症状及体征,辨证与肝、脾、肺、肾四脏密切相关,涉及外邪、气、血、阴、阳等因素。不同学者对从咽论治IgAN的辩证持有不同的观点,目前尚缺乏标准化、客观化的辩证。张佩青[19]根据IgAN 临床症状将其分为风热蕴结证、肾阴虚证、肾阴虚夹风热蕴结证。王刚[20]从热结咽喉、脾虚湿热、肾虚湿瘀3 型对IgAN 进行辨证。占永立[21]从咽论治IgA 肾病辩证分肺气不足、热毒扰咽证,脾气虚弱、热邪客咽证,肾阴亏虚、余热留咽证3型。IgAN 中医辨证分型的实践指南[10]则根据急性发作期、临床缓解期分为外感风热证、下焦湿热证、肺脾气虚证、气阴两虚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中医理论认为,风热之邪从口鼻而入,蕴结咽喉,循经下扰肾络,精微物质失藏、血液溢于脉外,故多见蛋白尿、血尿,伴咽喉灼热疼痛;久病不解或伏邪久羁于肾,耗伤肾阴,虚火上炎灼伤咽喉,则见咽喉微痛、干燥,提示IgAN患者伴有咽痛实证以热结咽喉为主,虚证则为肾阴亏虚。治疗上实则清热解毒利咽,虚则滋阴养咽。不同医家对IgAN 采取治疗原则略有差异。邹燕勤根据邪的虚实,采取“清热利咽、养阴利咽”两大治法[22]。邵朝弟本病治疗以滋阴益肾健脾为主,同时灵活运用祛风清热利咽等,分清标本缓急,标本同治[15]。聂莉芳总结IgAN 治法发现益气养阴是采用频率最高的治法,其中大部分配合清热解毒疗法,并根据IgAN以气阴两虚为病机核心确立益气滋肾法[23-24]。占永立[21]则以清热解毒利咽为主,兼以益气健脾、滋阴为法。范永生[13]认为IgA 肾病病机复杂,久病不愈,治疗上急性发作期应予解表宣肺、疏风利咽,而慢性迁延期则应益气固表、健脾滋肾。针对气阴两虚型IgAN引起咽喉疼痛,李雯雯等[25]用自拟益气固本调免方(黄芪、紫丹参、女贞子、旱莲草、白茅根、玄参、麦冬、甘草、桔梗、蝉蜕、僵蚕)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咽喉症候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达84.6%,疗效显著。王新慧等[26]观察益气养阴利咽方(生黄芪、黄精、金银花、荷叶、苏叶、蝉蜕、汉防己)联合咽部啄治法有咽炎症状的IgAN患者的临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益气养阴利咽方能有效减少IgAN 患者血尿,病改善咽部不适症状。王继明等[27]通过探讨以清热利咽、健脾补肾为法的自拟复方健肾康(金银花、金荞麦、桔梗、土茯苓、生黄芪、枸杞、小蓟、山药、薏苡仁、茯苓、川芎、益母草、牛膝、白茅根、车前子)治疗IgAN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复方健肾康能明显改善IgAN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总有效率达到88.33%。李四平等[28]根据“从咽论治”理论,自拟具有清热解毒、疏风散邪作用的中药复方(银花、连翘、蝉蜕、玄参、黄芩、赤芍、荆芥、僵蚕、白花蛇舌草),结果显示治疗后明显减轻观察组的咽痛、血尿症状,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杜安民[29]等治疗IgAN 直接从咽喉入手,在经方基础上自拟具有清咽利喉、凉血止血作用的复方(荆芥、金银花、连翘、赤芍、玄参、泽泻、僵蚕、蝉蜕、黄芩、白茅根、白花蛇舌草),结果显示有助于改善24 h 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计数等实验室指标,疗效明显。以上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表明,IgAN 的辨证论治涉及到咽、肾,临床治疗及用药以清热解毒利咽、滋阴补肾养咽为主,说明咽与IgAN的发生、进展有着密切的联系。

4 现代医学研究对咽与IgAN的认识

IgAN 的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有研究发现IgAN 诱发或加重与上呼吸道粘膜感染特别是咽炎、扁桃体炎有关[30],约62.3%IgAN 患者有慢性咽炎,其所占比例最高,约32.8%伴有慢性扁桃体炎[25]。IgAN 患者上呼吸道感染后一般在72 h 内出现肉眼血尿或原有病情加重,提示慢性咽喉炎症是IgAN发病的重要诱因及病情加重的因素[31]。因此,改善IgAN 患者咽喉炎症是从源头上控制IgAN的发生或加重的一种有效方法。扁桃体是一种具有大量隐窝、淋巴细胞浸润的周围免疫器官,其隐窝增大了与外界抗原接触的机会,抗原反复刺激扁桃体表面B 细胞,产生大量IgA 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肾小球系膜区,引起IgA 肾病,所以有学者观察研究发现切除扁桃体可降低血清中的IgA 免疫复合物,减少复发,提高IgAN 的临床疗效[32]。Yang等[33]将肾活检病理明确诊断为IgAN 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和扁桃体切除联合常规药物治疗组,结果显示扁桃体切除术组疗效更佳,复发率减少、缓解率提高。日本全国多中心进行的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扁桃体切除术后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IgAN减少尿蛋白疗效明显,从而保护肾脏,延缓肾功能进展。Liu等[34]纳入14项(1431 例患者)有关扁桃体切除术对IgAN 的疗效的队列研究进行荟萃分析,结果显示扁桃体切除术联合激素治疗优于单用激素治疗,患者病情进展至ESRD 的比率较前下降。Duan 等[35]纳入19项(3483 例患者)有关扁桃体切除术对IgAN 长期疗效的Meta 分析亦证明切除扁桃体有助于延缓肾功能进展、降低ESRD 的发生率。Adachi 等[36]对IgA 肾病切除扁桃体后疗效进行研究,认为扁桃体切除后同时联合激素冲击治疗是IgA 肾病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且扁桃体切除前或切除后都应联合使用激素。然而,亦有学者对IgA 肾病患者摘除扁桃体持否定态度,提出摘除扁桃体并不能有效减少IgA 肾病的复发及延缓肾功能的进展[37]。由于以上纳入的文献均为非随机对照试验,目前扁桃体切除术是否能有效减少IgAN 的复发率、延缓肾功能进展仍需大样本、更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依据。

5 思考与展望

IgAN 临床上发病率高,病程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近年来不少学者从咽肾相关理论研究IgA 肾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故本文基于“咽肾相关”理论,从经络脏腑理论、中医现代研究及西医现代医学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总结,对临床防治IgAN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仍存在不足:1)目前在临证过程中不同医家从“咽肾相关”理论认识IgAN 及病机存在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辩证不同或虽然辩证相同所采取的治疗及方药亦有所差别,缺乏统一的标准化、客观化辩证及诊疗方案;2)不少学者探讨中药复方对减轻IgA 肾病咽喉炎症的研究,取得较好疗效,但由于中药复方组成成分多样,其作用于IgA 肾病的中药药理作用及化学结构尚未明确;3)尽管现代医学对IgAN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研究认为IgAN关系与粘膜免疫尤其是咽喉炎症有关,但目前研究多为非随机对照试验,扁桃体切除是否有助于改善IgAN症状、延缓病情进展等,仍缺乏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提供循证依据。为此,今后有关从咽肾相关理论探讨防治IgA 肾病的研究收集相关数据,通过数据库进行归纳、总结辩证方法及诊疗规律,并建立客观化、标准化的辩证方法及诊疗规范,充分发挥传统医学的优势;深入探讨中药复方中各成分的药理作用及相互联系,应用网络药理学等研究方法从多靶点、多通路等方面阐述中药复方对IgA 肾病的作用机制;与此同时,开展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今后临床上防治IgAN提供循证依据。

猜你喜欢
扁桃体咽喉病机
基于“取象比类”法探讨肝细胞铁代谢紊乱与肝纤维化中医病机的关联
咽喉不适 试试这杯茶饮
我家秘方
扁桃体
“水果”变“干果”
扁桃体,切还是不切?
三峡行吟
燥邪致泻说
糖尿病从脾论治探讨
对病机十九条中“心”与“火”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