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羊养殖的疫病防控要点探究

2020-12-30 06:48姚文军
兽医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肉羊羊群疫病

姚文军

(宣城市宣州区畜牧兽医管理局,安徽宣城 242000)

0 引言

动物养殖过程中,随时有爆发疾病的可能,而多数疫病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若不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将对养殖业造成巨大的冲击。肉羊养殖过程中,同样受疫病风险的影响,但只要具备较强的疫病防控意识,提前采取有效措施,是可以降低疫病出现和传播风险的。

1 增强疫病防控意识

对于疫病,要以预防为主,无论是各地区的动物防疫部门还是养殖户,都应该增强动物疫病的防控意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

第一,要加强宣传,提高养殖户防疫意识。通过多种方式,重点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让养殖户知法懂法,提高养殖户的防疫意识,确保能落实以防为主的疫病防治机制和管控措施[1]。第二,要加强防疫知识培训,重点培训防外来输入、防内部扩散及养殖场科学管理等知识,全面提升养殖户防疫技能。第三,要加强交流和指导。养殖户可以依托政府相关部门,聘请专业的动物疾病防控人员对养殖场进行一对一现场指导,或到其他优秀示范养殖场参观,学习防疫成功经验。

2 做好养殖场整体规划

为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预防疫病,养殖户应该对养殖场内的布局进行合理规划。第一,要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对规划布局结构进行分析,合理规划生活区、饲料区以及养殖区,减少各区之间相互污染的几率。养殖场要实行封闭式管理,养殖场内各区域之间及外围,设立硬隔离,有效保证隔离栏能发挥其实际价值,减少人员和野生动物对养殖区的影响。生活区,要及时处理生活垃圾,防止蚊蝇滋生,导致疫病爆发。饲料区,要保持清洁、干燥,及时清除霉变或过期饲料。养殖区,要做好同进同出,病死畜禽及时无害化处置。

重点注意,要落实更加系统化的人员进出制度,要求出入养殖场的人员穿戴防护服,出入前先消毒,避免将病菌、细菌携带进出,保护动物安全和人身安全[2]。

3 改善养殖环境

肉羊的生长受环境的影响很大,特别是圈舍内的温度。羊群长期处于高温或低温状态下,会导致抵抗力降低,很可能导致疫病爆发。因此,必须要对羊舍的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养殖户应结合季节变化和羊群生长状况,设定合理温度参数,使羊群在适宜温度下健康生长。夏季羊舍内部温度较高时,羊群采食量会降低;在冬季羊舍内部温度较低时,易发生风湿症、关节炎及消化道疾病。

其次还要控制好圈舍内的湿度,由于湿度控制对设施的完善度要求较高,因此很多养殖场都忽视了这一问题。研究证实,将圈舍湿度控制在60%左右对肉羊的生长发育有利,不利于细菌滋生,能够减少动物疾病的发生[3]。

4 提高养殖管理水平

首先,要落实分群管理。由于肉羊在生长过程中会出现体形、体质方面的较大差异,不应该进行统一化的饲养管理,分群管理就可以为不同需求的羊群投放不同量和不同成分的饲料,以满足其生长需求,精准的投喂更有利于提高肉羊的免疫力,减少疫病出现。

第二,饲料搭配管理。饲料搭配工作的不合理,尤其是精饲料和粗饲料之间比例的失衡,都会对肉羊的肠胃造成负担,影响养殖效果,也会造成肉羊身体内留下患病的隐患[4]。基于此,养殖户要切实提升饲料管理和搭配管控工作水平,投喂合格、优质的饲料,确保能满足肉羊生长的营养需求。

第三,要做好圈舍内的消毒管理工作。为避免细菌和病毒大量滋生,需要定期对羊舍和饮食器定期进行清洗和消毒;粪便和残留的食物残渣,每日进行清理。

最后,要对生病动物进行隔离,对死亡动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疫病传播。

5 定期免疫接种

免疫接种,是激发动物机体产生特异性抵抗力,预防和控制动物传染病的重要措施。羊场管理人员应当根据春季疫病流行情况及羊群实际情况,科学制定免疫接种计划。免疫接种前,要观察羊群的健康状态,如有发热、下痢和其他病症时,应暂缓接种。

6 结语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羊肉的需求逐年攀升,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疫病风险也逐年增大,相关部门要提前谋划,推广标准化养殖技术。养殖户要改变传统养殖模式,建立标准化养殖场,引进科学管理制度,落实疫病防控举措,避免疫病发生,提升养殖效益,实现养殖业健康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肉羊羊群疫病
梨火疫病的识别与防控
中医名医 征战疫病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下)
猪的主要疫病及防控措施(上)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羊群莫名蒸发疑案
城里的羊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