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布病预防与对策研究

2020-12-30 06:48
兽医导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调运布鲁氏菌养羊

华 青

(果洛州班玛县马可河乡兽医站,青海班玛 814399)

羊布鲁氏杆菌病是对畜牧产业发展和人类健康造成巨大危害的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在高原牧区羊布鲁氏杆菌病是危害牛羊生产的重要的疾病,伴随畜牧产业的发展该病呈现上升流行趋势,给畜牧产业及牧民健康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为有效提升对该病的防范,减少因患本来带来的影响,本文将对如何做好羊布病预防措施做一论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防治水平保障牧民身体健康。

1 自繁自养

控制布病的传入最为推荐的办法是自繁自养,也是有效避免该病暴发流行的办法之一,有条件的养羊专业户或养羊场可应挑选健康的良种公羊和优质母羊,培养健康无疫的种羊群,实行自繁自养,尽量做到严进严出,可有效地避免在引入新羊过程中带进新的传染源。对自繁自养的种羊群也应当实施每年至少一次的检疫工作,实施掌握布病的流行情况。

2 科学规范引种

受客观限制的养羊场必须从标准化种羊场引进,引进种羊必须有布病检测报告和检疫证书;进口牲畜应当在特殊隔离所隔离45d,并向当地动物检疫部门申请检疫,隔离合格后无病动物方可混群饲养。积极举报非法转移调运种羊的行为。如果引进的羊已患布鲁氏菌病,应及时予以扑杀。并对病畜用棚进行严格消毒、净化。清洗牛羊圈时,戴上口罩,防止吸入含有布鲁氏菌病的污染物。

3 加强对羊布病的监督和检测

定期对饲养的羊群采样进行布病检测,特别是种羊群。在羊布鲁氏菌病的预防和控制中,加强对引种的羊布鲁氏菌病的监督和检测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之一,必须严格控制牛羊布鲁氏菌病的随羊群的调运暴发流行。在引种调运转移之前,需要在当地的动物疫病检疫机构进行报检,并进行检疫,检疫合格后持检疫合格证进行调运运输。同时,羊群引种后放,还应隔离饲养至少一个月后,以确保不发生异常情况,并确保当地动物疾病预防和控制机构检疫合格后才可进行混群饲养。积极配合政府实施羊布鲁氏菌病净化区建设,每年监测羊布鲁氏菌病,并配合畜牧兽医部门做好监测工作。

4 做好免疫工作

用布氏杆菌病减毒疫苗对羊群口服免疫接种。疫苗需使用灭菌生理盐水稀释,不得使用矿泉水或自来水。稀释疫苗在冬季需要在2h和6h内使用。每只羊有1份疫苗。羔羊在第一次注射疫苗一个月后再服用一次,为期一年。要注意的是,在接种减毒布氏杆菌病疫苗前后3d内,不应使用抗生素或添加剂,禁止饮用含消毒剂的自来水,同时不得对羊群进行消毒。对患病的绵羊来说,暂时不进行免疫,病情康复后进行补免。对于引种来的羊群,在购买之前,必须对它们进行检疫,以确保它们是健康无疾,并且要做好羊群的消毒和疫苗接种工作。定期做好消毒工作,轮换使用消毒液,避免耐药,做好杂物清理后在进行消毒工作。

5 培育健康绵羊

患布病的母羊生下的羔羊可在出生后3~7d给予初乳,然后隔离饲养。羔羊用无菌奶或健康奶喂养。5月龄时,用血清学方法(平板聚集反应)对羊进行2次检疫,每次间隔2~3周,检测阳性羊进行淘汰处理,阴性羊3个月后再检测一次。1月龄后,血清学试验为阴性,流动产物试验为阴性,每6个月进行一次血清试验,直至第二次分娩后1个月,均为阴性,方可认为健康羊群培养取得成功。

6 做好个人防护

预防布鲁氏菌病应必须尽量远离患病羊及其粪便等排泄物。养羊、接羔、清洁羊圈时,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工作服应固定放置,随时穿脱,定期消毒。清洁羊圈时,必须戴上橡胶手套和工作服,以免皮肤感染。做好饲养场定期消毒工作,对饲养环境使用有效的消毒药水进行消毒。与羊接触后要洗手并注意个人卫生,接产分娩时要戴手套,添加饲料时不要吸烟,与牲畜接触后要及时洗手洗脸,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确保安全。如发热,应向医生说明羊接触史。

7 做好污染物处理

采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如发现阳性或可疑反应,应及时隔离,进行淘汰屠宰。禁止与假想健康羊接触。布氏杆菌病羊最常见的表现是流产,对于流产羊的胎儿和胎盘,应深埋或焚烧。接生羔羊和处理流产羔羊时戴上橡胶手套,处理后用消毒剂洗手,对流产污染的地方用生石灰或消毒剂消毒。对毛皮污染和病死动物屠宰的场所也要严格消毒;加强水源、粪便和牲畜的管理,避免水污染。布鲁氏菌病患者的排泄物和污染物也应消毒。喝羊奶时,应先煮后喝。吃涮羊肉时,吃前要彻底煮熟。

猜你喜欢
调运布鲁氏菌养羊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害
羊布鲁氏菌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冬季养羊 做好这四点
夏季养羊八注意
羊布鲁氏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早春养羊需防六大病
舰载机典型调运方案推演与时序优化
羊布鲁氏菌病流行情况调查及综合防控措施
盐窝镇:组织代表视察布鲁氏菌病防控情况
基于混合编码遗传算法的战时军事物流调运协同优化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