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取消中国香港单独关税区影响的大数据量化模型研究

2020-12-31 11:31崔建高
海关与经贸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中国香港经贸进出口

崔建高

2020 年7 月1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香港自治法》,单方面取消了香港特别关税待遇,将视香港为中国的普通城市。8 月11 日,美国政府正式发布公告:自9 月25 日起,原产自香港的货物出口到美国必须标明来源地为“中国”,而非原来的“香港制造”。因此,原产地为香港的货物有可能面临美国单方面擅自加征关税的风险,从而不再享受美国给予香港单独关税区的优惠政策。为有效评估相关政策调整对美国与香港进出口贸易的不利影响,有必要借助大数据技术,利用模型进行量化评估,并为有效应对相关政策的外溢影响做好措施储备。因中国香港作为单独关税区,是WTO 的成员,为表述方便,本文中涉及贸易数据统计时表述为“中国”的,仅指“中国内地”。

一、中国香港单独关税区的历史渊源

2020 年8 月11 日,美国国土安全部海关和边境保护局基于2020 年7 月14 日发布的《关于香港正常化的总统令》,暂停适用1992 年《香港政策法》第201(a)条和1930 年《关税法》第304 条关于香港的原产地规则相关规定,要求香港生产的进口商品不得再将原产地标明为“香港”,而是“中国”,香港被视为中国的普通城市。坚持底线思维,准确评估上述政策出台后对中美贸易的影响,并做好进一步恶化的准备,需要准确理解单独关税区的内涵和外延,以及历史发展脉络。

(一)单独关税区的国际法渊源

与联合国、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的国际组织不同,按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GATT)第26 条5(c)款规定,对这一领土负责的缔约方发表声明并通知总协定总干事,世界贸易组织(WTO)允许非主权国家或地区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成为正式成员。按照GATT 规定:单独关税区是在处理对外贸易关系或与GATT 相关的其他事务时享有完全自治权的关税领土。在单独关税区内,货物进出境的监管、关税及其他各税的征免,均按该地区政府颁布的海关法规执行。因此,单独关税区虽然不享有主权,但是,根据WTO 多边贸易协议,享有与所属国家同样的权利,承担同样的义务。目前,在WTO 中存在四个单独关税区,即欧盟、中国香港、中国澳门和中华台北。

(二)单独关税区的作用定位

按照《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单独关税区是指“一个与其他领土间的大部分贸易保持着单独税率或其他单独贸易规章的地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海关法意义上的关境领土,在海关法授权领域内实施法定的海关监管权;二是处理内部经贸事务方面具有独立性以及制定内部经济政策的自治权;三是在处理WTO 事务中有充分自主权的单独缔约方和独立的参与主体;四是拥有经贸领域的高度自治权的“非国家实体”,不仅可以独立处理对外经贸关系,而且在经贸领域具有对外交往的权力;五是单独关税区有别于国际法上的国家、国际组织等国际法主体,不具有独立的法律人格;六是单独关税区是独立的经济实体,拥有立法、司法和行政的某些职能,并在国际经济关系中享有特定的权利并承担义务,可以全权代表该区域内的经济利益。

(三)单独关税区出台的背景

GATT 于1947 年10 月30 日在日内瓦签订,并于1948 年1 月1 日开始临时适用,目的是通过削减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以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的生产与流通。在GATT 缔结之初,正值亚非拉殖民体系瓦解之时,大量的殖民地虽然没有完全脱离殖民国家但已经事实上取得了主权国家的地位,但加入GATT 又绕不开其宗主国。因此,为解决殖民地国家加入GATT 问题,GATT 设置专门条款,规定由宗主国作为缔约方,殖民地地区拥有完全独立的经济自治权,一旦上述地区取得政治上完全独立,随之成立的殖民地国家无需重新加入GATT。1950 年,印度尼西亚就是根据该规定成为GATT 的成员国。而上述规定,也较好地适应了1960 年以后,殖民地国家纷纷独立的国际形势。可以看出,无论是GATT 还是WTO,单独关税区均具有完全的经济自治权,可以以自己的名义单独与其他成员进行谈判,并约定准入时间表。

(四)WTO有条件的继承情况

WTO《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马拉喀什协议》第12 条规定:“任何国家或在对外贸易关系以及本协议和多边贸易协议所规定的事务方面享有充分自治的单独关税地区,可以在它和WTO 议定的条件下,加入本协议。”上述规定与GATT 相比:一是单独关税区的内涵不同。GATT 仅包含货物贸易而WTO 则同时包含服务贸易。二是GATT 要求宗主国同时为缔约方才可能接受其关税领土范围内的单独关税区成为其一员,而WTO 则无此限制。三是程序不同。GATT 要求单独关税区的中央政府必须为缔约方,且需要中央政府举荐。WTO 无需中央政府举荐,但为避免政治冲突,需要中央政府确认。例如:我国台湾地区,就是WTO 同意我国“中央政府先加入,台湾地区后加入”的要求后才加入的。如果中国政府不对台湾的单独关税区身份予以确认,WTO 是不会与我国台湾地区进行入世谈判的,更不会提交至WTO 部长级会议表决。这也体现了WTO 尊重我国行使国家主权的态度。

(五)我国加入WTO的三种方式

我国加入WTO 有三种方式:一是以GATT 缔约方直接加入。香港、澳门就是以此方式加入。1984 年,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认了香港单独关税区的地位。1988 年,英国举荐香港以单独关税区的地位成为GATT 的缔约方,中国政府同时发表声明,确认香港回归后以“中国香港”的名义继续作为GATT 的缔约方。澳门与此类似。二是“复关”谈判。我国作为GATT 的创始缔约方,1986 就启动了“复关”谈判。WTO 成立后,同意我国可以不适用新成员加入的规定,一旦入世谈判结束,可以直接获得创始成员的地位。三是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申请加入。主要是指我国台湾地区(单独关税区全称为“台湾、澎湖、金门、马祖单独关税区”),对此,中国政府特别发表声明,明确了台湾在经贸方面的单独关税区地位,并同意台湾以单独关税区的身份加入GATT。随着WTO 成立,中国台湾也从“入关”谈判改为了“入世”谈判。因此,在与WTO 成员国经贸往来方面,港澳台地区同大陆是平等关系。

(六)美国对香港特殊关税待遇的政策变迁

按照1930 年美国《关税法》,所有美国进口货物必须在明显的地方以清晰、不可磨灭和永久的方式打上原产地标签。1992 年,美国出台的《香港政策法》,规定美国尊重香港的单独关税区地位和《关贸总协定》缔约方地位,给予香港最惠国待遇地位,承认香港的原产地证书,视其为不同于中国内地的原产地。1997 年6 月5 日,美国海关总署(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的前身机构)发布通知规定:在香港于1997 年7 月1 日回归中华人民共和国后,香港生产的货物应继续标明其原产地为“香港”。2020 年7 月14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发布《关于香港正常化的总统令》暂停了《香港政策法》第201(a)条(22 U.S.C.5721(a))赋予香港的特殊待遇,原因是美国政府确定香港已经不再具有足够的自治权,不足以使美国对其赋予与中国不同的差别待遇,并要求相关行政机关必须在行政命令发布后15 天内,根据相应的法律采取适当行动。

二、评估模型建模步骤及编程技巧

从美国《香港政策法》不难看出,美国取消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后,首当其冲受到影响的是关税。准确评估上述关税影响,需要结合中美、港美、内港三个关税区之间的整体国际贸易情况,并结合中美经贸摩擦相互加征关税商品的税率。因此,本文通过国际贸易数据(GTA数据库),采用SQL 编程,以中国香港、美国两地的数据进行大数据模型分析,并进行量化评估。

(一)加工原始数据

从GTA 数据库分别下载商品编码为2 位、8 位的美国、中国香港的贸易数据,字段信息如下:

表1 美国、中国香港贸易数据字段信息表

(二)模型计算逻辑①因版面所限本部分内容中关于具体模型脚本已删除,若有需要可与作者、编辑部联系。

1.前5 位贸易国(地区)排名变化计算逻辑。对美国、中国香港发布的两位商品编码数据按照年度、贸易国、进出口进行group by 分组,计算年度贸易国贸易额数值。之后,按照进出口、年度进行过滤,并截取年度排名前5 位的国家,对其2015、2016、2017、2018、2019 年的数据通过union all 进行纵向拼表,并按照年度和货值进行排序展示。

2.贸易顺差/逆差前5 位贸易国(地区)排名变化计算逻辑。对美国、中国香港发布的两位商品编码数据按照年度、贸易国、进出口进行group by 分组,然后按照进口、出口分别对上述数值进行过滤后,通过full join 进行数据横向拼表,将(进口值-出口值)加工为贸易逆差字段,(出口值-进口值)加工为贸易顺差字段,并进行降序排序。对计算后的结果,按照2015、2016、2017、2018、2019 年进行过滤,再截取前5 位进行union all 纵向拼表,并按照年度、贸易顺差额或者年度、贸易逆差额进行排序展示。

3.美国、中国香港货物贸易整体占比计算逻辑。对美国、中国香港发布的两位商品编码数据按照美国、中国香港进行过滤,然后按照年度、进出口进行group by 分组,将按照美国、中国香港进行过滤的数据与没有过滤的全量数据group by 后的结果进行inner join 横向拼表,并将(过滤后货值÷全量货值)加工为占比,并区分进出口,按照年度和进出口进行排序展示。

4.美国中国香港转口贸易测算模型计算逻辑。按照目前国际贸易惯例,分别将中国香港发布的对美国年度进出口贸易额及美国发布的对中国香港年度进出口贸易额进行对比,通过两个关税区之间的数据差异,定量地反映美国经中国香港转口贸易情况。首先将对美国、中国香港发布的两位商品编码数据按照美国、中国香港进行过滤,再按照年度、进出口进行group by 分组,然后通过字段加工,将中国香港进出口口径进行转置以和美国数据进行inner jion 横向拼表,按照年度进行排序展示。

5.关税战增加企业税负计算逻辑。将美国发布的2019 年10 位商品编码数据通过substr截取到8 位,然后按照中国香港进行数据过滤,将进口数据与美国政府发布的加征关税清单经inner join 拼表,出口数据与中国政府发布的加征关税清单进行inner join 拼表,并按照货值×税率加工增加企业税款负担字段,按照进口、出口过滤后,进行inner join 横向拼表,从而得出中美两国企业增加的税款成本。因为中美两国8 位商品编码并不一致,为降低编程难度,本文未进行编码转换,会与实际情况有一定的差异。

三、美国与中国香港整体贸易情况

(一)美国数据模型运算结果及分析②该部分原始数据均来自GTA,表中均为模型运算结果。

从表2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美国自中国进口货物出现显著下跌,从2018 年3.7 万亿降至2019 年3.26 万亿,但中国始终是美国最大的进口货物来源国,且前5 位进口来源国较为稳定,从2015-2019 年,始终为中国、加拿大、墨西哥、日本、德国,说明美国已经形成了稳定的国际贸易供应链。

表2 2015-2019 年美国进口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从表3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美国出口中国货物出现显著下跌,从2018 年0.793 万亿降至2019 年0.735 万亿,但美国前5 位出口国家(地区)较为稳定,从2015-2019 年,始终为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英国,说明美国出口货物主要需求市场受美国挑起的经贸摩擦影响不显著,美国企业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国际出口市场。

表3 2015-2019 年美国出口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续表

从表4 可以看出,受2018 年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美国与中国进出口货物总额出现显著下跌,从2018 年4.5 万亿(排名第一位)降至2019 年4.0 万亿(排名第三位),但美国前5 位进出口贸易国家较为稳定,从2015-2019 年,始终为加拿大、墨西哥、中国、日本、德国。

表4 2015-2019 年美国进出口总额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续表

从表5 可以看出,2015-2019 年,中国香港始终是美国国际货物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地区,美国企业获益较为显著。但是,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整体顺差出现较大幅度的萎缩,从2018 年的2040 亿元降至2019 年的1791 亿元,说明美国整体经贸利益受中美经贸摩擦的负面影响显现。

表5 2015-2019 年美国贸易顺差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续表

从表6 可以看出,2015-2019 年,中国内地始终是美国国际货物贸易最大的逆差来源地。虽然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美国与中国整体国际货物贸易额从第一位降至第三位,但中国依然是美国货物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说明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紧密,宏观经济政策波动很难改变中美经贸紧密互补的事实。

表6 2015-2019 年美国贸易逆差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续表

从表7 可以看出,2014-2019 年,美国与中国香港的货物贸易较为稳定,中国香港占美国整体进口、出口额的比值相对较低。但美国与中国香港的货物贸易受中美经贸摩擦的负面影响较为显著,2019 年相比2018 年,进口占比、出口占比均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表7 2014-2019 年美国与中国香港货物贸易整体占比情况

(二)中国香港数据模型运算结果及分析

从表8 可以看出,中国香港货物贸易进口国家(地区)较为稳定,2015-2019 年,进口来源前5 位国家(地区)始终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日本、美国、韩国。同时,受中美经贸摩擦负面影响较为显著,自美国进口额从2018 年1820 亿元降至2019 年1696 亿元。

表8 2015-2019 年中国香港进口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续表

从表9 可以看出,中国香港货物贸易出口国家(地区)相对稳定,2015-2019 年,出口前4 位国家(地区)始终为中国内地、美国、日本、印度。但对美国出口受中美经贸摩擦影响较为显著,从2018 年的3041 亿元降至2019 年2703 亿元。

表9 2015-2019 年中国香港出口前5 位国家(地区)排名变化情况

从表10 可以看出,中国香港货物贸易进出口国家(地区)相对稳定,2015-2019 年,总体贸易额前5 位国家(地区)始终为中国内地、中国台湾、美国、日本、韩国。

从表11 可以看出,因为中国香港是自由贸易港,本地区生产和消费需求均有限,主要贸易方式为转口贸易,自美国进口和对美国出口占比均较高,进出口总额近5000 亿元,说明美国企业对香港转口贸易需求较为强烈。

表11 2015-2019 年中国香港与美国货物贸易整体占比情况

(三)美国与中国香港外贸依存强度分析

中国香港作为WTO 单独关税区,其贸易统计口径包含了出口原产地和进口单位不在香港的转口贸易。通过美国、中国香港两地贸易数据可以清晰地看出转口贸易占中国香港全部进出口贸易的比重,也能借此测算美国与中国香港对彼此的外贸依存强度。

从表12 可以看出,近2400 亿元的美国进口货物需经香港转口至美国,而原产地为中国香港的进口货物相对较少。而美国出口货物经香港转口量虽然相对较低,但香港对美货物的消费需求较大,是美国企业主要的海外市场。

表12 2014-2019 年美国、中国香港进出口货值统计表

四、美国与中国香港启动关税战的影响评估

从WTO 单独关税区的历史渊源可以看出,美国取消中国香港单独关税区地位,并取消“香港”原产地标识,直接影响美国与中国香港货物贸易的适用关税。虽然美国政府尚未公开表示对来自中国香港的货物加征关税,本文通过大数据模型,参照2020 年8 月14 日的中美两国互相加征关税强度,利用美国发布的数据(主要是为了剔除香港发布的转口贸易),对后续影响进行了量化评估。

(一)中美加征关税整体情况

表13 中美经贸摩擦概况表

将2018 年7 月6 日中美正式互对340 亿美元商品加征25%的关税,作为中美贸易摩擦开始的起点,经过梳理可以看出,测算美国与中国香港互相加征关税的外溢影响,必须将商品、税率、时间变化等因素均融入大数据模型的业务逻辑。

(二)整体测算结果

将2019 年全年美国与中国香港货物贸易作为参照系,假设美国对来自中国香港的货物加征与中国内地关税区相同的税率,香港政府采取中央政府同样的加征关税强度进行反制,并假设美国出口中国香港的货物,相关加征关税由美国企业承担;中国香港出口美国的货物,相关加征关税由中国企业承担,以2020 年8 月14 日中美彼此加征关税强度为标准,应用大数据模型测算中美两国企业年度增加税负成本如下:

表14 中美企业增加税负测算表

从表14 可以看出,美国政府一旦对中国香港启动贸易战,对中国企业影响较为有限,主要受损的是美国企业的利益。

五、相关结论

以美国、中国香港发布的数据为基础,通过多个大数据模型测算可以看出,美国、中国内地、中国香港三个WTO 认可的关税区之间的贸易往来已经十分密切。深化合作、互利共赢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如果美国政府失去理性,不依据理性行为者模型、充分考量中美两国的企业损失是否对等,就悍然发动对中国香港的关税战,很容易演化成为完全不对等的“贸易战”,相关损失也将主要由美国企业和美国国内消费者承担。同时,若考虑美国大量的进出口货物需要经香港转口,中国香港应对美国“关税战”的措施将更加充足。

猜你喜欢
中国香港经贸进出口
今年上半年我国化肥进出口双双下降
2021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2020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前两个月我国化肥进出口量均减少
2018中国香港代表队选拔考试
进出口经理人
《进出口经理人》征订
来自中国香港的龙虾美味
中美经贸摩擦的四种应对措施
中美经贸变局将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