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伪存真找策略化危为机寻发展

2020-12-31 07:29何鲁伟吕恒莱顾安杰
中国学校体育 2020年9期
关键词:病假归因研讨

何鲁伟 吕恒莱 顾安杰

在体育课堂中经常会出现请病假的学生,其中因为身体患病或受伤等原因需要医疗和静养而向体育教师提出见习的行为叫作请“真病假”。而“伪病假”主要指的是想要通过虚假的身体病态信息,骗取体育教师信任和同情,从而逃避参与练习的一种现象。这种“伪病假”学生的存在且有加剧的趋势给正常体育教学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来自全国各地的体育教师在研讨过程中通过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明辨学生请假真伪,吸引“伪病假”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练习中来,通过观点分享,碰撞交流,辩论争鸣,达成共识。

一、“伪病假”鉴别:从简单观察走向综合考察

“伪病假”的鉴别,不能仅仅依靠简单的观察和简短的问答交流,而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分析,在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有针对性的鉴别方法,这样的综合考察,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伪病假”现象蔓延,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调动“伪病假”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

(一)“伪病假”学生的表现

行为方面的表现有表情不淡定、眼神不坚定、动作不自然、语气不自信、表述不清晰等;思想方面的表现有诚信缺失、瞻前顾后、重文轻体等;其他方面的表现有意志薄弱、盲目从众等。

(二)“伪病假”学生的鉴别方法

根据行为表现进行判断是鉴别“伪病假”学生的主要方法,论坛教师提出了很多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浙江姜春枫提出借鉴中医问诊,采用“望”“闻”“问”“切”进行鉴别处理。1.望:教师面对来请假的学生通过肉眼观察该学生的表情、眼神、动作以及是否有外伤等,对此进行初步判断;2.闻:仔细听学生说请假的具体原因,倾听学生的解释等,根据学生的语音、语气等进行判断;3.问:通过和学生进行沟通,进一步了解病假的“真伪”与伤病程度;4.切:通过按压检查受伤部位、抚摸额头测体温等方式进行辨别。江苏颜世超与浙江方勤同样也提出采用“望”“闻”“问”“切”的策略。浙江夏祥余提出,教师还可以像中医那样把诊号脉,更加强调采用“切”的方法对“伪病假”学生进行进一步鉴别。研讨教师一致认为通过观察学生表情、动作等外表行为变化,交流学生请假原因,询问学生真实请假原因,检查学生受伤部位对“伪病假”学生进行鉴别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研讨过程中,有许多教师提到运用“望”“闻”“问”“切”的方法对“伪病假”学生进行鉴别处理,有的阐述得比较全面,有的仅阐述了其中某个方面,有的说得浅显简单,有的阐述得具体深刻一些,如在“问”的环节,有的教师提出不仅要问当事人,更要问同学,也可以课后问其家长、班主任等,这样有利于准确判断。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们更提倡“望”“闻”“问”“切”的“组合拳”,要结合心理、思想、情绪、性格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如詢问性格内向的学生时,应采用委婉的询问方式,并且要时刻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以及情绪的变化,综合考察的鉴别方式更有利于教师辨别真伪,分析成因,找到策略。

二、“伪病假”现象成因:从肤浅表面走向深刻内在

“伪病假”现象的原因错综复杂,浙江省教研员余立峰指出:“教师‘教的因素是核心归因。‘伪病假的原因有很多,可以从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分析寻找,但学生角度的原因,大多数归根结底还是由教师‘教的因素造成的。”余立峰作为本次研讨的嘉宾主持,从筹备会议开始到正式研讨结束一直引导主持团队及研讨教师要从教师“教”的方面寻找原因,指明了归因的方向,最后在三位话题主持人的引导下,研讨从学生走向教师,从肤浅表面走向了深刻内在。

(一)学生方面的归因

分析“伪病假”现象产生的原因,很多教师首先从学生方面进行归因,学生的原因是产生“伪病假”现象的逻辑起点,引起了研讨教师的高度重视。浙江吴益儿认为学生运动技能欠缺是产生“伪病假”的原因之一:有些学生虽然喜欢运动,但从小对于运动技能的掌握不够,喜欢运动又不精于运动,想参加对抗比赛,又显得很稚嫩,比赛中怕队友指责、怕出丑。浙江方建奇表示厌学情绪也是产生“伪病假”现象的原因,他认为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兴趣,感受不到体育课带给自己的成就感、获得感。江苏袁邵云从学生的适应能力方面进行了原因分析,认为学生适应性差,难以适应教师的指导方法及团队活动等也是产生“伪病假”现象的一个原因。主持团队认为除了以上几位教师阐述的归因外,学生方面的具体原因还包括性格内向或过分活泼、爱出风头,盲目从众和效仿的心理,女生生理期,易受天气和情绪的影响,不诚实爱撒谎等。

(二)教师方面的归因

学生方面的归因是产生“伪病假”现象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和根本原因,教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找出深刻内在的根本原因。学生产生“伪病假”现象更多的是由教师“教”的原因导致,所以教师应更多地从教师的角度进行归因。江苏魏玉柱认为有部分教师平时上课对请假学生把关不严,导致学生有浑水摸鱼的倾向,让学生有空可钻。浙江沈韵睿认为教师设计的教学内容与形式枯燥,无法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浙江单金锋认为课程过于考核化、教学过于机械化是导致学生请“伪病假”的重要原因。浙江贾清泉认为教师教学组织形式单一、缺乏变化是导致“伪病假”现象的主要原因,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缺少分组、缺乏分层两个方面。综合以上教师的观点,结合主持团队的总结,导致“伪病假”现象的主要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无趣,课堂缺乏吸引力;2.教学方式低效,“伪病假”学生抵制参与;3.评价方式单一,无法激发“伪病假”学生内驱力;4.组织形式不合理,促使“伪病假”学生等待观望;5.师生关系不和谐,彼此间失去了信任。

三、“伪病假”现象应对策略:从零散应付走向转化利用

应对“伪病假”现象,不能只是关注“伪病假”的本身问题,零散应付,更应该全面考虑,标本兼治。通过研讨,大家最终形成比较统一的观点:“伪病假”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既要改变组织形式、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式、优化评价方式,还要关注人文关怀。“伪病假”应对策略要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浙江冯小炎从课前、课中的时间维度对如何调动“伪病假”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做了分享;浙江徐爱萍从教师、学生、环境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还有教师从性别、性格、气质、学段、城乡差异等方面进行了分类,维度不同,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不仅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更要利用问题化危为机。研讨教师在研究调动“伪病假”学生练习积极性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转化利用。

(一)提高理论认知

江苏李虎提出,“做一名睿智的体育教师,借学生的‘请假理由为契机,开展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教育,增加学生的学科知识,让借口不再显得单调”。普及体育卫生安全知识,提高理论认知,对“伪病假”学生的转化利用起着关键的作用。借助这个机会对全班学生进行学科知识提升,有了学科知识的支撑,学生对诸如例假、肌肉酸痛等情况是否可以参与练习有了更科学的认识,学生的意志力也得到了一定的锻炼。不仅可以转化“伪病假”学生,同时也能促进全班学生对体育卫生安全知识的学习,真正地做到转化利用,让每一个学生养成科学锻炼的好习惯,为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二)优化教学设计

浙江王春明提出:“‘伪病假这个问题应该从教师自身、课堂内容、教学设计等多方面去总结问题,试想如果是一堂让学生很感兴趣的课,那学生还会用‘伪病假来逃避体育课吗?”研讨教师非常赞同王春明的观点,并认为选择有趣的教学内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选用合理的组织形式、运用亲情的评价方式是转变“伪病假”学生的主要策略,从“伪病假”现象出发,通过教学设计的全面优化,不仅可以调动“伪病假”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同时可以“诊治”课堂的一些隐性“病症”,如教师随意应付症、学生盲目跟风症等。

(三)落实人文关怀

余立峰在研讨总结时指出,课前引导、课后疏导、建章立制、关爱学生等都是有效调动请假学生参与练习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浙江潘志平提出,“亲情的师生关系可以减少甚至杜绝‘伪病假现象的发生”。研讨教师一致认为可以通过规范请假流程的形式管理“伪病假”学生,主动询问学生病情给予关心与关怀,让“伪病假”学生感受教师温暖,改善师生关系。规范请假制度是对学生的一种监管措施,明确的请假流程可以弄清“真病假”学生的伤病程度,保护学生。同时对“伪病假”学生也是一种监督。通过规范请假制度和人文关怀,不仅可以从思想上调动“伪病假”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而且能影响每一个请假学生,进而辐射全班学生。

——何鲁伟(浙江省杭州市基础教育研究室,310000);吕恒莱、顾安杰(浙江省杭州市公益中学,310014)整理

猜你喜欢
病假归因研讨
“请假”的多种表达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德国谁休病假最多?
“网络研讨”实现教师多元发展
虐待对儿童归因风格的影响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