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1-01-03 18:07卢雪芹
课外语文 2021年36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卢雪芹

(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国际中学,山东 威海 264200)

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陶冶自己的情操,初中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语文阅读教学作为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储备,开发学生的智力,帮助学生认知世界,提升自身审美情趣,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会正确的阅读方法,必须重视语文阅读教学,结合学生的特点,以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为目标,积极探索多种阅读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爱上阅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语文核心素养概述

语文学科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包括语文基本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习惯、思维能力和品德修养等。大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

(一)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运用来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一般来说,思维能力包括学生的创造思维、逻辑思维、直觉思维、辩证思维等;思维品质包括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独创性、敏捷性和批判性等。语言的运用能力与思维的提升是相辅相成的,两者互相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二)审美鉴赏与创造

审美鉴赏与创造也是语文核心素养中重要的一部分,语文学习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并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学生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感受语言文字的独特之美,并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尤其是名著阅读,还可以帮助学生感悟人生哲理,体会文字的独特魅力。大量的学习和阅读使审美体验发生质变,学生逐渐学会通过组织语言进行表达,可以将自己内心的情感和体验用语言表达出来。通过阅读,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审美体验和高尚的品位。

(三)语言系统构建与运用

语言系统的构建及语言运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就像房子的地基,只有构建丰富的语言系统,形成语言运用能力,语文核心素养的其他方面才可能得以提升。具备了语言建构和运用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素材,形成良好的语感,当积累的素材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根据习得的知识去自学,从而掌握更多的知识;还可以形成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更好地与其他人进行沟通;通过对以往知识的整合,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从而形成适合自己的良好学习方法,提升学习效率。

(四)文化传承与理解

文化的传承需要文字来进行记载,而学习文字又可以从中获取不同的文化,通过学习文字来丰富自身的文化视野,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了解和学习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承开来。世界各地的文化各有特色,即便对我国来说,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也各有不同,因此,我们要接受并理解文化的多样性,通过语文学习来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视野,深入分析各种文化现象,并促进文化的传承与理解。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一)阅读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忽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现阶段,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广,语文教学目标发生了改变,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已经得到广大教师的认可与重视,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语文教师的阅读教学理念未得到及时更新,他们还在一味地追求好成绩、学生考好学校,并没有认识到语文阅读的重要性,对学生长期的语文学习来说没有益处。语文阅读教学在提高成绩方面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有的教师为了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成绩,忽略了阅读教学,长此以往,反而不利于学生语文成绩的提高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另外,有的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学设计准备不够充分,只对文章中的新词、难词等不容易理解的地方进行解释,并没有引导学生对整篇文章进行深入的剖析,这对学生而言,并没有什么好处,学生不但不能很好地理解全文意思,还使阅读学习受到阻碍,自主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渐渐地就对这样枯燥无味的课堂失去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以提升学生阅读能力为目标,以学生为根本设计课堂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学生阅读较为被动,积极性不高

从当前初中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大多数初中生处于被动阅读状态,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阅读兴趣不足,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主体地位未被重视,教师过于重视教材内容,照本宣科,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缺乏自主探索、自主学习的动力,因此,就不可能去主动探究阅读的内容,更不可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很多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状态,其学习积极性比较差,阅读教学效果也不明显,因此,语文教师要注意在课堂上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精心准备教学设计,利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有效的提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要适当地补充课外知识,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提升学生主动参与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思维。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直接影响着对文字的理解,也就直接影响了语文学习甚至是其他学科的学习。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努力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三)受“参考答案”束缚,阅读思维被禁锢

通过深入阅读,学生可以与作者跨越时空进行交流,感知作者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使思想受到洗礼。因此,当前的阅读教学更注重多元化,让学生通过多角度进行分析,深入理解阅读内容,感知作者的思想情感。但是就现在的阅读教学来看,部分语文教师过分看重“参考答案”、文章结构和中心思想,学生的思维被条条框框束缚,根本没有机会发表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疑惑,导致所有的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都局限在一条线上,学生不再发散思维,也就不可能深入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了。大家的思想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使阅读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这种束缚在“参考答案”里面的思维方式,不利于学生从多个方面理解阅读内容,而且学生有了“参考答案”就更不愿意自己动脑思考了,长期依赖教师的“参考答案”,影响初中生阅读思维能力的提升。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指导

(一)转变语文阅读教学理念,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因此,语文教师要充分准备教学设计,在课堂上,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在进行重点知识及框架的讲解时,对学生提出必要的问题,留给学生充分思考及交流的时间,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探讨,从而真正地深入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意思。学生只有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之中才有可能提升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共同理解和探讨文章内容。同时,课堂上良好的互动也有助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上课进度,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及反馈及时加以引导,帮助学生顺利学习,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另外,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还要教给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从阅读中得到快乐,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阅读,不只是学生时代的学习任务,而且伴随人的一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助于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甚至是个人气质,因此,阅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初中阶段是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掌握阅读方法的重要时期,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重视初中生的阅读教学,其中,怎样提升初中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是教师必须解决的问题。首先,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每天安排学生至少进行30分钟的课下阅读,可以指定阅读书目,也可以让学生自行选择喜欢的书目,然后每天在课上安排一名学生进行阅读分享,可以将优美的段落进行课上分享,也可以讲讲自己的读后感,还可以将自己喜欢的书籍向同学推荐。其次,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进行阅读教学,利用多媒体播放相关背景视频或图片,让学生对故事发生的背景、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感有所了解,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并针对阅读内容设置有效的问题,让学生带着好奇和憧憬更轻易地融入阅读中,激发学生深入阅读的兴趣,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变为主动阅读,有效提高阅读质量和教学效果。再次,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通过课堂阅读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进行阅读,鼓励学生坚持长期阅读,通过阅读找到乐趣所在。适当地增加学生的阅读量,丰富学生的阅读资源,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进行阅读,如网络、图书馆等。通过阅读丰富学生的视野,学生通过阅读建立起文字与社会生活的沟通桥梁,让阅读影响学生的一生。最后,教师可以开展多种多样的阅读活动,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朗诵比赛、辩论赛等,学生通过活动提升参与积极性,提高阅读积极性。

(三)创新阅读形式,丰富阅读体验

在传统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参考答案”,教学方式死板、枯燥,学生对阅读缺乏足够的兴趣,对阅读内容没有自己的见解,使得阅读教学质量差、效率低。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广,对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高度重视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阅读教学的模式,设计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学生通过活动来发散思维,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在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增加学生表达自己感受和内心思想的自信心,活跃课堂氛围,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参与学习中,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增进师生之间的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展合作探究阅读教学的模式。另外,为了更好地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阅读教学中加入合理的评价体系,通过对学生阅读理解、阅读思维、阅读方式等多个方面的综合评价,分析学生的优点和不足,及时接收学生的反馈并进一步优化阅读教学模式,全面改善教学教学质量。

四、结语

综上所述,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阅读能力的提升也是伴随着人的一生的,初中阶段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的关键时期,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语文阅读的教学,转变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理念,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和阅读形式,使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在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同时,逐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质量。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