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构特征及引致因素

2021-01-03 14:08黄锐谢朝武方雪
关键词:结构特征安全事故

黄锐 谢朝 武方雪

摘 要:冰雪旅游作为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高度融合的产物,近年来已成长为新的消费热点,但频发的安全事故严重制约冰雪旅游产业的健康发展。以2010—2019年5 568起冰雪旅行社责任险事故案例为基础,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和列联表卡方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冰雪旅游事故结构特征及引致因素进行分析。发现:(1)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具有多样化的分类结构,观光游览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娱乐竞技事故、突发疾病事故和气象灾害事故等是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类型;(2)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呈现较强的集聚性,且各事故类型与时空要素关联差异性特征明显;(3)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具有严重性和复杂性的分布特征,各事故亚类与事故结果间呈现出差异化的关联结构特征;(4)环境风险、人员风险和设施风险因素是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主要引致因素,且不同类型、不同结果事故的引致因素具有分布上的差异性。应有针对性地采取安全防控对策以减少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构特征;引致因素

作者简介:黄锐,华侨大学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安全、体育旅游(E-mail:382216421@qq.com 福建 泉州 362021);谢朝武,华侨大学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安全、应急管理;方雪,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旅游安全。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41971182)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 ( 19YJAZH097)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398(2021)06-0043-15

随着2022年北京冬奥会临近,我国掀起了冰雪旅游的热潮。为贯彻习近平“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落实冬奥会提出的“三亿人上冰雪”工作目标,国家不断加强冰雪旅游运动和产业的决策部署以推动冰雪旅游的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2020—2021年中国冰雪旅游人次达2.3亿,冰雪旅游收入超过3 900亿元中国旅游研究院:《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1》,http://sn.people.com.cn/n2/2021/0107/c378303-34515492.html,(2021-01-07),[2021-05-06]。,我国已迎来了大众冰雪旅游时代,但另一方面,冰雪旅游产业在壮大过程中也暴露了越来越多的安全问题。根据中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出险数据显示,2010—2019年全国共发生5 568起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伤亡人数达到11 557人,冰雪旅游安全形势日趋严峻。文化和旅游部、国家体育总局等部委联合发布的《冰雪旅游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将冰雪旅游安全管理作为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加强冰雪旅游安全保障受到国家高度重视。

国内学者将冰雪旅游界定为以冰雪资源为旅游吸引物,以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和冰雪娱乐为主要内容,兼具审美体验和休闲健身等功能的专项旅游形式陈玉萍、刘嘉毅、郭修金:《基于网络关注度的中国冰雪旅游产业发展启示》,《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20年第5期,第519—524页。张雪莹、张正勇、刘琳:《新疆冰雪旅游资源适宜性评价研究》,《地球信息科学学报》2018年第11期,第1 604—1 612页。。不同于其它季节性旅游,冰雪旅游产业是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的特殊产业,其旅游产品项目极具体验性、运动性、刺激性和挑战性,游客参与安全风险也更高李在军:《冰雪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与实现路径探析》,《中国体育科技》2019年第7期,第56—62页。魏敏、李书昊:《以冬季奥运会为契机助力京张旅游产业转型升级:作用路径与保障机制》,《旅游学刊》2020年第4期,第7—9页。张玲、胡卫伟:《举办冬奥会对我国东北冰雪旅游发展的影响》,《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年第12期,第139—140页。。常规冰雪旅游产品多是依托寒冷气候而开展的冬季户外旅游活动SJ A, JYA B, EW B, JL C. The influence of high-speed rail on ice-snow tourism in northeastern China.Tourism Management, 2020,(78), pp.1-10.,随着室内和高山冰雪产品的开发,冰雪旅游正逐步突破季节限制王玲:《国内外冰雪旅游开发与研究述评》,《生态经济》2010年第3期,第66—69页。刘悦、吕兴洋、周晓丽:《冰雪旅游需求的时空分布规律研究》,《四川体育科学》2020年第1期,第91—95页。,其风险结构也愈加复杂。鉴于冰雪旅游的高风险性特征,冰雪旅游安全研究成为学界关注的重点白鹤松:《冰雪产业发展研究综述》,《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1期,第452—455页。:在冰雪旅游地安全研究方面,早期学者侧重于对吉林、新疆等地域尺度冰雪旅游目的地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剖析孙一:《吉林省冰雪旅游产业发展探究》,《体育科学》2011年第6期,第33—41页。陆军、孙忠伟:《新疆冰雪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对策》,《体育学刊》2010年第7期,第122—124页。,亦有学者分析了哈尔滨市等典型冰雪旅游城市的安全问题王君可、徐淑梅:《哈尔滨冰雪旅游产业安全问题研究》,《北方经贸》2012年第10期,第128—130页。,同时,相关文献也探讨了市场监管张泽君、张建华、张健:《我国大众冰雪旅游业发展的现实困境与优化路径》,《体育文化导刊》2020年第2期,第89—96页。、公共服务林志刚、李杉杉、吴玲敏:《2022年北京冬奥会推动京津冀冰雪旅游公共服务协同发展策略研究》,《中国体育科技》2021年第5期,第1—9页。、基础设施建设史晋娜:《全域旅游背景下冰雪旅游目的地引力模式探析》,《社会科学家》2020年第6期,第73—79页。和人员专业水平金峰、李楠、于东生:《东北振兴视域下黑龙江省冰雪体育旅游发展研究》,《体育文化导刊》2020年第8期,第86—90页。等因素对冰雪旅游地安全发展的作用;在冰雪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研究方面,郭宁和张鑫等学者对冰雪旅游景区安全管理进行了探索郭宁:《冰雪旅游景区游客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泉州:华侨大学旅游学院硕士论文,2013。张鑫:《冰雪旅游景区安全管理初探》,《现代商业》2011年第6期,第285页。,郭占久等学者分析了滑雪场中游客伤害事故特征及影响因素郭占久、王明堂、李忠堂:《大众滑雪运动中伤害事故的调查及预防干预研究》,《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第22—24页。。杨建朝等学者从旅游者个体层面分析了导致游客受伤事故的影响因素杨建朝、朱菁菁、鲁绍伟:《冰雪旅游地游客安全影响因素研究》,《商场现代化》2008年第4期,第208—209页。。总体来看,国内学者研究成果在冰雪旅游安全现状描述和安全保障策略体系建构方面表现较为丰富,但大多研究分析多停留在定性讨论层面,较少有研究关注旅游安全事故本身,缺乏规模化的案例支撐和量化分析,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研究多局限于滑雪等特定的事故类型和代表性地区,面向全国整体性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研究较为欠缺。国内既有旅游安全事故研究中,事故类型、时空属性和伤亡结果是考察事故结构特征的重要方向黄锐、谢朝武:《中国出境旅游安全事故时空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人文地理》2019年第6期,第120—128页。邹雅真、谢朝武:《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结果特征及其引致因素研究》,《旅游学刊》2016年第8期,第81—89页。,冰雪旅游事故作为旅游安全事故中的特殊类型,其事故亚类、季节性、地域性和发生结果等结构特征与一般旅游事故具有差异性,事故的引致因素也需进一步甄别。

比较而言,国内冰雪旅游安全研究既缺乏坚实的数据基础,也缺乏从国家整体层面对冰雪事故进行系统性探索。安全是冰雪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和保障,揭示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特征及成因对于促进冰雪旅游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基于此,文章以中国旅行社责任险中的规模化冰雪旅游事故出险案例为基础,结合社会网络分析、列联表卡方检验等方法,深度剖析宏观视角下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和事故结果等结构特征,并探索引致因素与冰雪旅游事故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中国冰雪旅游事故的安全管控提供理论参考。

一 研究设计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研究以全国“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平台的出险案例为数据基础,旅行社责任保险是国家强制要求旅行社为游客投保的险种,据文化与旅游部统计,截至2019年12月,“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示范项目”已覆盖全国超2万家旅行社,统保率达80%以上,具有样本量大、信息录入真实可靠等优势。研究团队从旅责险平台中提取出2010—2019年具有冰雪旅游事故特征的游客出险案例构成研究数据库,并从中整理出具有完整信息的5 568条冰雪旅游事故案例作为分析样本。研究中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属于广义定义,它是指游客在冰雪旅游地参与冰雪旅游活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亡、财产损失、行程活动中止或终止等各类事故的总和,研究团队对冰雪旅游事故案例的筛选均遵循该定义。研究以事故资料文本中的每个字段为储存事故信息的基本单元,对事故案例中的时间、地域、类型、结果和致因等基础变量进行信息分解和编码转换。最后将事故分析数据转换为共现矩阵,导入到Gephi和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二)研究方法

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是社会科学中研究行动者关系的重要方法,后广泛应用于探究系统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并以复杂关系网络的形式输出可视化结果谢朝武、章坤:《中国内河游轮旅游安全事件的时空格局及结构特征》,《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第63—71页。章坤、谢朝武:《我国涉水旅游安全事故的时空分布及成因研究》,《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20年第8期,第167—172页。。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安全学案例研究中应用较为广泛,可基于Gephi可视化分析技术将事故案例数据中复杂多样的要素联系以直观清晰的形式进行呈现李振明、牛毅、樊运晓、王睿:《不同区域高速公路货车事故特征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20年第6期,第121—127页。。由于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与事故时间、空间和结果之间具有不同的联系强度,因此可基于旅行社责任险事故文本资料中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各要素的共现程度构建关系网络图,探索事故不同要素之间的关联结构特征。其中,节点代表事故要素,边代表要素间的关系,边的粗细表示关联程度。

2.列联表卡方检验。列联表卡方检验是检验离散变量中名义变量和有序变量间相关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以卡方(χ2)分布作为基础进行非参数检验,若卡方值具有统计显著性,再结合残差分析来检验各单元格的显著因素的分布状况Haberman S J.The analysis of residuals in cross-classified tables, Biometrics, 1973, (1), pp.205-220.,调整后残差(Adjusted Residual,AR)的绝对值大于1.96时,表明该因素是造成显著差异的主要因素李月调、谢朝武:《赴泰中国游客安全事故时空分布研究》,《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6年第6期,第169—174页。。研究利用列联表卡方来检定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与事故类型和事故结果的关联性特征。其中,χ2值的计算公式如下Fienberg S E.Preliminary graphical analysis and quasi-independence for two-way contingency tables.Journal of the Royal Statistical Society, 1969, (2), 153-168.:

χ2=∑∑(f0-fe)2fe

式中:f0為风险事故的观察次数;fe为风险事故的期望次数。

二 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构特征分析

(一)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特征

将已进行信息分类的5 568条冰雪旅游事故案例导入到SPSS中,对各事故类型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K-means模块对事故亚类进行聚类,经过调试后将聚类数设置为5,最大迭代设为10,得到收敛后的各事故类型聚类结果(如表1所示)。整体来看,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复杂的类型结构特征:突发疾病事故占比24.45%,是发生率最高的事故大类。其中心脑血管疾病和猝死事故被聚类为中高频事故亚类,高原反应、晕倒、消化系统疾病为中低频事故;交通事故占比23.91%,其中航班延误和取消为中高频事故亚类,车辆相撞事故和大巴侧翻事故为中频事故亚类;观光游览事故占比23.23%,其中室外游览滑倒是所有事故中发生数最多的亚类,被聚类为高频事故类型,展馆参观滑倒为中高频事故亚类;气象灾害事故占比9.09%,其中暴风雪事故聚类为中频事故,浓雾、道路结冰、极端低温等为低频事故;娱乐竞技事故占比8.88%,其 中滑雪事故为中频事故,其它事故亚类占比相对较少。设施设备事故占比 2.63%,为所有事故中发生数量最少的事故大类,包括各类场馆基础设施、户外基础设施事故和缆车、拖牵等特种设备事故亚类;其他事故占比7.85%,其中景区食物中毒事故聚类为中频事故亚类,猴子、马、雪橇犬等动物袭击为中低频事故亚类,火灾和积雪垮塌为低频事故亚类。

(二)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人口分布特征

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中的游客人口特征进行统计分析(见表2)。结果表明:在性别分布特征方面,总体事故中男性占比49.7%,女性占比50.3%,男女比例基本持平。但在各事故类型中,男女比例则存在鲜明的差异。男性在娱乐竞技事故(53.8%)和突发疾病事故(62.3%)中的占比高于女性,而女性在观光游览事故(64.2%)、交通安全事故(54.4%)和设施设备事故(60.4%)中的占比要高于男性,这与男女游客在冰雪旅游活动的参与特征、身体素质特征与安全行为特征等方面的差异具有一定关联;在年龄分布特征方面,总体来看,事故人数随着游客年龄的增大而增多,60岁及以上游客人数占比最多,达到26.5%。在不同事故类型中,各年龄段游客的分布也呈现差异化特征。其中,60岁及以上游客在观光游览事故(31.3%)和突发疾病事故(41.9%)中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段游客,由于老年游客行动不便,其在雪地、冰面游览观赏时更易滑倒受伤,同时老年游客身体较弱,在冬季容易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猝死等各类突发疾病。20~29岁游客在娱乐竞技事故(30.3%)中占比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游客,年轻游客更具有冒险精神,参与滑雪、滑冰等冰雪娱乐活动更易发生安全事故。此外,年龄小于20岁的游客在其它安全事故中占比较高,在事故亚类中主要表现为动物袭击事故。

(三)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时间分布特征

对2010—2019年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月度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在时间分布上具有较高集中性。如表3所示,11月至次年2月份是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高发期,其它月份事故相对较少,季节性差异较大,事故的发生率与冰雪旅游淡旺季游客出游量耦合特征较为明显;为探索事故时间与事故类型的关联结构特征,进一步利用Gephi软件构建事故月度与事故类型字段的共现网络关系图(如图1所示),并对各节点中心度进行测算(见表3)。点度中心度大则节点越大,即与该节点连接的事故类型数量越多。节点之间的连线代表节点之间的关联,连线越粗说明其共现频率越高,关系越紧密。同时进一步通过Modularity Class程序功能对相似或关系紧密的节点进行聚类。具体分析如下:

1.从月度节点大小来看,1月和2月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均为50,在关系网络中处于中心位置,表明这两个月与各类冰雪旅游事故关联最多,事故类型结构复杂。其次为12月和11月,点度中心度分别为47和45。整体来看,11月至次年3月是各类型冰雪旅游事故的集聚期,几乎包含所有事故类型,这主要与冰雪旅游季节性相关,冰雪适游期活动项目和参与游客人数较多,事故类型也复杂多样。值得关注的是,5—9月虽然处在关系网络的边缘,但仍有一定数量的事故类型节点与其关联,随着夏季冰雪旅游活动的开展,冰雪旅游项目被引入室内,各类非传统事故类型不断涌现,淡季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同样不可忽视。

2.从事故类型节点大小来看,在事故大类中,娱乐竞技事故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为25,表明该类型事故在较多月份中出现,同时该类型包含的事故亚类也是最多的。其次为观光游览事故和突发疾病事故,点度中心度均为21。在事故亚类中,大巴侧翻事故、雪山攀登事故、室外游览滑倒、车辆相撞事故和猝死等事故为高中心度节点,此类事故亚类关联的月份较多,事故类型呈现常态化、高频化的发生特征。

3.从节点之间联系强度和聚类结果来看,各月份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出较明显的差异。在事故大类方面,1月、6月、7月、8月的主要事故类型为娱乐竞技事故,2月、11月主要事故类型为交通安全事故,3月、4月、10月主要事故类型为突发疾病事故,5月、12月主要事故类型为观光游览事故;在事故亚类方面,1月份关联最多的事故亚类为滑雪、雪地摩托、温泉和冬季漂流等事故。6—8月多为与夏季冰雪旅游项目相关的事故,主要包括雪山攀登事故、室内滑雪和室内溜冰等事故。2月、11月主要与大巴侧翻、车辆相撞等交通事故亚类关联。3月、4月和10月春秋季节气温昼夜差距较大,旅游者参加冰雪旅游活动时发生心脑血管疾病事故和猝死事故较多。5月和12月分别主要为展馆参观滑倒、室外游览滑倒等事故。

(四)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空间分布特征

对全国31个省(区、市)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数据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较高集聚性。如表4所示,事故高发旅游目的地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地区,主要包括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和云南等省份。东北地区冬季低温的气候条件和西南地区雪山高原地形条件促进了地区冰雪旅游的发展,也造成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集聚。此外,北京市由于筹办冬奥会推动了冰雪旅游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中部的湖南、湖北和河南,东部的山东、浙江等地区室内冰雪旅游项目和高山冰雪旅游项目开展广泛,冰雪旅游事故也呈现集聚特征,其它地区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分布则相对较少;为探索事故空间与事故类型的关联结构特征,进一步构建省份、地级市和事故类型字段的共现网络关系图(如图2所示),并对各节点中心度进行测算(如表4所示)。具體分析如下:

1.从省份节点大小来看,辽宁省、黑龙江省和吉林省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分别为57、51和43,同时中介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也较高,说明东北三省在网络中处于关键位置,控制着网络中大多数事故类型节点。其次为西南地区的四川省和云南省,点度中心度分别为42和41。此外,北京、山东、河南、湖北、湖南等省份度中心度也相对较高。除此之外,其他省、直辖市节点差距不大,事故类型分布相对较少。

2.从事故类型节点大小来看,在事故大类中,突发疾病事故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为38,表明该事故类型广泛分布于各省,由于低温的气候环境是各省开展冰雪旅游的前提条件,这导致突发疾病事故普遍发生。其次为观光游览事故和娱乐竞技事故,点度中心度分别为37和36,事故关联的省域相对较多。在事故亚类中,室外游览滑倒、猝死、心脑血管疾病、滑雪事故和车辆相撞事故等为高中心度节点,此类事故亚类关联的省份较多,事故分布的地域范围较为广泛。

3.从节点联系强度和聚类结果来看,辽宁省、吉林省主要事故类型为交通安全事故和设施设备事故,既包括车辆相撞、大巴侧翻、车辆追尾以及航班延误和取消等交通事故亚类,也包括各类基础设施和特种设备等事故亚类,主要分布于沈阳、大连、长春、吉林和白山等地市;黑龙江省主要事故类型为娱乐竞技事故,包括滑雪、爬犁、雪圈、冰上单车等娱乐事故亚类,多分布于哈尔滨、牡丹江等地市;四川省主要事故类型为其他安全事故,以动物袭击事故居多,多分布于阿坝自治州、成都等地市;云南省和北京市主要事故类型为突发疾病事故,包括发生在昆明、丽江和大理的高原反应、呼吸系统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等事故亚类,发生在北京市的猝死、皮肤过敏疾病等事故亚类;湖南和安徽主要为观光游览事故,包括发生在张家界和黄山的滑倒、扭伤等事故亚类;河南、陕西、新疆、内蒙古主要事故类型为气象灾害事故,包括发生在郑州和西安的道路结冰事故、极端低温等事故亚类,发生在乌鲁木齐和阿勒泰的雪崩和暴风雪等事故亚类。

(五)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特征

对冰雪旅游事故结果信息进行总结发现,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共产生5类事故结果。其中,人员受伤事故达到3 768起,占比67.7%,累计受伤人数达到10 610人。人员死亡事故591 起,占比10.6%,累计死亡人数达到947人。人员滞留事故达到803起,占比14.4%。财物损失事故395起,占比7.1%,人员失踪事故11起,占比0.2%。值得关注的是,人员伤亡事故共占比78.3%,累计伤亡人数达到11 557人,体现了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存在较高的伤亡安全风险,这与冰雪旅游特殊的项目活动特征密切相关。总体来看,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复杂多样,各事故类型产生的结果呈现较高的复合性,同时各事故结果也呈现较强的不均衡分布,以人员受伤和人员死亡为主要结果特征;进一步根据保险案例中的事故结果和事故类型字段的共现情况构建关系网络图(如图3所示),并对各节点中心度进行测算(如表5所示)。具体分析如下:

1.从事故结果节点大小来看,人员受伤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为49,在关系网络中占据绝对中心位置,表明导致此结果的事故类型和占比最多。其次,人员死亡事故点度中心度为30,是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第二大事故结果,在关系网络中处于接近中心位置,产生该事故结果的事故类型也相对较多。除此之外,财物损失事故的点度中心度为23,人员滞留和人员失踪事故结果节点相对较小,点度中心度分别为14和5,涉及到该事故结果的事故类型相对较少。

2.从事故类型节点大小来看,在事故大类中,娱乐竞技事故节点最大,点度中心度为16,表明娱乐竞技事故造成的伤亡结果呈现复合化特征。观光游览事故的点度中心度低于娱乐竞技事故,但其中介中心度远高于娱乐竞技事故,在所有事故类型中最高,这说明观光游览事故的中介作用较强,很多节点通过此产生关联。其它事故类型度中心度相对较小且较为接近;在事故亚类中,暴风雪、车辆相撞、车辆侧翻等事故对应的结果相对较多,其它事故亚类仅对应特定的结果类型。

3.从节点之间联系强度和聚类结果来看,人员受伤和娱乐竞技事故、观光游览事故、其他安全事故聚类为同一类别,主要对应着滑雪事故、室外游览滑倒、食物中毒和动物袭击等事故亚类;人员死亡和突发疾病事故聚类为同一类别,主要对应着猝死和心脑血管疾病事故;财物损失、人员滞留和气象灾害、交通安全事故聚类为同一类别,主要对应航班延误和取消、暴风雪事故。人员失踪和观光游览事故为同一类别,主要对应着雪山走失和观光踏空坠落等事故。

三 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分析

(一)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类型

根据以往相关研究对事故引致因素的分类谢朝武:《旅游应急管理》,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3年,第87—94页。邹雅真、谢朝武:《大陆游客赴台旅游安全事件结果特征及其引致因素研究》,第81—89页。,并结合对5 568起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案例信息的具体分解和致因归纳,将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分为环境风险因素、人员风险因素及设施设备风险因素3类风险结构要素,占比分别为 57.5%、35.5%和7.0%。如表6所示,在环境风险因素中,旅游大气环境风险居首位,该事故致因是占比最高的致因亚类,低温寒冷的气候环境是冰雪旅游开展的必要条件,但另一方面极端大气环境风险因素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也构成了基础性的影响,各类雪环境、冰环境和高原气候环境造成旅游安全事故频发。此外,道路环境风险、游览环境风险和娱乐环境风险也是环境风险中的重要构成要素,其他环境风险还包括公共卫生风险、生物环境风险等环境引致因素;在人员风险因素中,游客身体素质风险占比最高,由于冰雪旅游的高体验性和高运动性,对于游客身体条件要求较高,原有疾病或体质较弱的游客参与冰雪项目活动风险较高,其它游客安全风险主要表现为游客安全意识风险和经验技能风险。工作人员过失风险占比也相对较高,包括专业技能薄弱、操作失误和引导提醒不足等风险;在设施设备风险中,主要为各类设施设备运行故障风险和安全要素设施配置缺失风险。

(二)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与事故类型相关性检定

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法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致因与事故类型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如表7所示,Pearson卡方值为2 808.321(p=0.000),对称度量Cramer's V值为0.502(p=0.000),表明冰雪旅游安全事故致因和类型的相关性在p<0.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程度。即在各大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调整残差(AR)分析结果(AR的绝对值大于1.96时,表示有显著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员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中,娱乐竞技事故(4.5%,AR=7.2)、突发疾病事故(17.5%,AR=31.9)发生率显著高于期望水平。(2)在环境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中,观光游览事故(15.4%,AR=7.3)、气象灾害(9.1%,AR=20.3)、交通安全事故(15.3%,AR=5.4)和其他安全事故(7.4%,AR=16.1)发生率显著高于期望水平。(3)在设施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中,娱乐竞技事故(1.2%,AR=5.9)、交通安全事故(2.3%,AR=4.2)和設施设备事故(2.1%,AR=35.0)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期望水平。

由以上残差检定结果可知,人员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和设施风险因素对各事故类型及其严重程度具有差异性影响:第一,人员风险因素主要导致了娱乐竞技事故和突发疾病事故的发生。表现为:(1)旅游者安全意识淡薄,首次参加滑雪、溜冰、爬犁等雪上运动项目,技能经验准备不足,导致事故频发。从业人员缺乏安全提醒、责任意识不强、设施设备操作失误。(2)旅游者身体素质较差,有既有病史,参加寒冷低温、高刺激性的冰雪旅游活动突发猝死、脑溢血等各类疾病。第二,环境风险因素对各类型旅游安全事故普遍产生影响。表现为:(1)冬季旅游地强冷空气导致暴风雪、浓雾、极端低温和雪崩等各类气象灾害事故。(2)冰雪游览环境风险导致游客在冰雪大世界等景区滑倒、扭伤等事故,在高原雪山景区徒步观景被困或走失等观光游览事故。(3)极端雨雪天气状况导致航班延误和取消事故高发,同时冰环境、雪环境等交通路面环境风险造成旅游车辆打滑侧翻、相撞和追尾事故,以及高速封路、道路堵塞等事故。(4)冰雪旅游地公共卫生风险和生物环境风险导致食物中毒、动物袭击等事故。第三,设施风险因素 主要导致了娱乐竞技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和设施设备事 故。表现为:(1)安全保障和防护设施配置缺失导致的滑雪、漂流、雪圈、冰上滑道、雪橇等娱乐竞技事故。(2)冬季旅游大巴车辆机械故障导致车辆刹车失灵、抛锚,进而引发各类交通事故。(3)设备运行故障导致的景区缆车、拖牵等特种设备事故。景区道路、供电、照明设施故障或损坏导致的基础设施事故。

(三)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引致因素与事故结果相关性检定

采用列联表卡方检验法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致因与事故结果的相关性进行检验。如表8所示,Pearson卡方值为409.396(p=0.000),对称度量Cramer’s V值为0.192(p=0.000),表明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和事故致因的相关性在p<0.001的水平上达到显著程度。即在各大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存在明显差异。根据调整残差(AR)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在人员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结果中,人员死亡(7.6%,AR=19.2)事故结果发生率显著高于期望水平。(2)在环境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结果中,人员受伤(40.1%,AR=3.9)、人员失踪(0.2%,AR=2.2)、人员滞留(9.5%,AR=5.4)和财物损失(4.9%,AR=4.9)事故结果发生率显著高于期望水平。(3)在设施风险因素导致的事故结果中,人员受伤(5.2%,AR=3.0)、人员滞留(1.3%,AR=2.2)事故结果发生率显著高于期望水平。

由以上残差检定结果可知,人员风险因素、环境风险因素和设施风险因素对各事故结果具有差异性影响:第一,人员风险因素主要导致了人员死亡事故结果的发生。主要为游客个人身体素质薄弱和保暖御寒准备措施不足导致的突发疾病死亡,同时游客参加高风险冰雪运动项目安全意识和技能的缺乏也易导致较高死亡率。第二,环境风险因素产生的事故结果最为广泛。主要为游览环境和娱乐环境导致的人员受伤,道路环境和大气环境导致的人员滞留和财物损失,游览环境和大气环境导致的人员失踪。第三,设施设备因素主要为安全设施配置缺失导致了人员受伤,设施设备运行故障导致人员滞留事故结果的发生。

四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研究结论

研究以2010—2019年5 568起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作为数据基础,对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发生结构特征及引致因素进行了分析检验。研究发现:

1.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呈现多样化的分类结构。事故大类主要包括观光游览事故、娱乐竞技事故、气象灾害事故、突发疾病事故和设施设备事故等类型。其中,室外游览滑倒、滑雪事故、暴风雪事故、航班延误和取消事故、心脑血管疾病事故、猝死事故和食物中毒等事故亚类在所属大类中占比较高,各事故亚类呈现差异化的频次聚类特征。

2.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时间分布具有显著的季节集中性和差异性。11月至次年2月份为冰雪旅游安全事故高发期,事故集聚量与游客出游量耦合特征明显;从事故类型与时间关联特征来看,冰雪旅游适游期内的事故类型结构更加复杂,娱乐竞技事故月度分布最为广泛,各月份高发的事故亚类具有较大差异性;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空间分布具有显著的省域集聚性和差异性。总体来看,冰雪旅游事故高发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北和西南各省,辽宁、黑龙江、吉林、四川、云南等省域事故分布较多;从事故类型与空间地域关联特征来看,东北三省的冰雪事故类型分布最为多样,突发疾病事故是地域分布范围最广的事故类型,各事故亚类在不同省域呈现异质化的分布特征。

3.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果呈现出严重性和复杂性的结构特征。总体来看,冰雪旅游安全事故以人员受伤和人员死亡为主要结果特征,事故伤亡规模水平较高。从事故结果与类型关联特征来看,人员受伤是大部分事故类型共有的事故结果,娱乐竞技事故的事故结果形式最为多样,各事故亚类呈现出差异化的事故结果。

4.环境风险、人员风险和设施风险因素与冰雪旅游事故类型和事故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其中,人员风险因素主导了娱乐竞技事故和突发疾病事故,主要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结果。环境风险因素对各事故类型均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造成了人员受伤、人员滞留和人员失踪等多类事故结果。设施风险因素主导了娱乐竞技事故、交通安全事故和设施设备事故,主要造成人员受伤和人员滞留等事故结果。

(二)管理启示

国家“体旅融合”政策的不断推动和居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促进了我国冰雪旅游的蓬勃发展,但日益高发且后果愈加严重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阻碍了冰雪旅游产业的安全发展。研究基于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结构特征及引致因素,形成以下管理启示:

1.加强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的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中国冰雪旅游事故类型结构复杂,具有涉及面广、重点突出的特点,对冰雪旅游事故的管控要做到全面管理和重点管理相结合。首先要对各地存在的冰雪旅游事故类型进行系统识别,全面把握不同冰雪旅游事故类型的性质、规模、危害程度和表现形式,加强冰雪旅游事故的综合管理。其次,主管部门要重点加强对高发冰雪旅游事故类型的预防和管控,着重对导致严重伤亡结果的事故类型进行干预和引导,针对高发性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类型建立专项旅游应急预案,补齐冰雪旅游高危事故类型的安全管控短板。此外,要建立和完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案例档案库记录系统,总结并归纳出冰雪旅游事故类型特征及发生规律,为冰雪旅游地应急治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2.建立“因时”“因地”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管控机制。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应在国家层面建立分时段和分區域的冰雪旅游安全事故防控机制。一方面,要坚持因时制宜的原则,重点加强冰雪旅游事故高发期的风险监测、警示、预防和控制,针对不同时段事故类型投送对应的安全保障资源,如在冰雪旅游旺季要重点加强对滑雪、旅游交通安全事故风险隐患的排查,在春秋季节加强对游客各类突发疾病的风险提示。另一方面,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强化对冰雪旅游事故高发区域的安全治理,针对不同冰雪地主要事故类型特征和安全防控需求提供相应的空间治理方案。如加强东北地区各类雪上娱乐竞技项目的安全监管,提升四川、云南等地雪山攀登事故的应急救援能力。

3.加强冰雪旅游事故各类风险引致因素的防控与管理。中国冰雪旅游安全事故要基于各类风险引致因素进行有效防控与管理:第一,针对环境风险因素。地方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交通运输等多部门协作,对大气环境风险、道路环境风险进行实时监测和预警,利用冰雪旅游地官网、微信公众号平台等多渠道方式及时发布天气和交通预报信息,引导游客规避风险理性出行,同时要做好气象灾害、交通拥堵、航班停运和景区关闭等事故的应急处置预案,实施环境风险分级管理制度,根据旅游地环境风险评估等级开展相应旅游活动。第二,针对人员风险因素。游客自身需提高参与冰雪旅游的安全意识和经验技能,做好防寒保暖准备,提升个人身体抵抗力和适应力,掌握必要的急救常识。对于有较高活动参与门槛的技术性冰雪项目,游客在首次参加前需接受必要的培训和指导。同时,旅游地要明确向游客告知滑雪等高危项目的风险信息,加强对游客的安全宣传教育,鼓励游客购买意外保险。此外,高风险项目需配备专业救护人员,冰雪旅游设施设备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定期接受安全培训和能力测试。第三,针对设施设备风险因素,旅游企业需严格配备冰雪旅游安全防护设施,如旅游大巴车辆行前要准备防滑链,雪橇、雪地摩托等项目需配备专业化游客护具。景区需对特种设施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设备运行日志。另外,主管部门要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设施未达安全标准的冰雪旅游场所进行限期整改和资质吊销。

Abstract: As a product of the highly integrated sports industry and tourism industry, the ice and snow tourism has grown into a new consumption hot spot in recent years, but frequent safety accidents have severely restricte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the ice and snow tourism industry. Based on 5568 cases of liability insurance accident of ice and snow travel agency from 2010 to 2019 and combined with seasonal change index, Lorentz curve,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nd chi - square contingency table analysi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ausative factors of China’s ice and snow tourism accidents, and found that: (1) The ice and snow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has a diversified structure such as sightseeing accidents, traffic safety accidents, entertainment and sports accidents, sudden illness accidents and meteorological disaster accidents; (2) The time and space distribution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shows strong agglomeration, and the types of accidents have obvious correlation and difference with time and space elements. (3) The results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hav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everity and complexity, and the sub - categories of various accidents are also different in structure. (4) The factors of environmental risks, personnel risks, and facility risk are the main causes of ice and snow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and the causes of accident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results are different in distribution. Safety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reduce occurrence of safety accidents in ice and snow tourism.

Keywords: China’s ice - snow tourism; safety accidents;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causes

【責任编辑:吴应望】

猜你喜欢
结构特征安全事故
水环境影响下的屯城古村营建特征研究
淮南花家湖轮虫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
浅谈电力变压器结构特征和检验方法
如何避免足球教学与训练中的安全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研究
电力企业人身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防范措施探讨
论《四月物语》中的散文式结构
浅谈高考数学中的审题要点
中国家庭负债现状和结构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