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在规范护士药品配置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1-04 08:45刘亚琴沈东美于佳芳徐建如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配液缺陷率圈员

刘亚琴 沈东美 于佳芳 徐建如(通讯作者)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南通 226006)

品管圈(QCC)是1962 年由日本石川专馨博士所创[1],是指在工作上为了解决某一问题,自发结合成一个小团体,成员间分工合作,应用品管圈工具进行分析,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以达到业绩改善的目标[2]。在我国目前的自媒体时代,患者用药安全问题屡见报道,用药安全也是我国卫健委颁布的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之一,而药品的准备和配置是患者用药安全的前提和基础。2013 年开始我科成立品管圈,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实践,到2018 年已进行了6 期品管圈活动,针对我科护士药品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由10 名护理人员成立品管圈小组,其中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5 名、护师2 名、护士1 名,平均年龄36.1 岁,护士长担任辅导员,由一名领导能力及专业能力强的主管护师担任本期品管圈圈长,全面负责圈内活动,做好人员分工,实行全程全员参与活动。

1.2 方法

1.2.1 选定主题 全体圈员针对科室迫切需要解决的几大问题进行投票打分,以得分最高者作为本期QCC 活动主题,最终确定为“降低药品配置缺陷率”为主题,选题理由是通过规范药品配置为患者提供精准药量,发挥药物的最大效果,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缩短住院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3]。

1.2.2 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调查2018 年10 月—12 月护士配液操作,选择每天上午配液集中时间,一周调查五天,分析药品配置环节的问题及发生的原因:(1)核对药物不认真,药品准备错误(药品名或商品名不符、数量多或少等)未能识别,检查药品质量时未能发现问题,如玻璃药瓶有微小裂缝或药袋液体极少量渗漏;(2)未做到一副注射器配置一瓶液体,不同患者的相同用药用同一副注射器配置,大多数护理人员本着节约注射器的理念和为了节省取用注射器的时间;(3)用砂轮划锯玻璃安瓿前后未消毒,护理人员慎独精神不足导致无菌操作不严;(4)废弃的空药瓶内有药粉或安瓿内有药液残留,溶药不充分,抽吸药液不彻底;(5)抗生素未做到现用现配或普通液体配置时间大于1 小时尚未给患者输注,人手不足,治疗班护士提前上班配置;(6)需要避光的药物配置好后未及时使用避光袋保存,少数护士药品知识不全面或未及时学习新药说明书,不了解药物储存要求;(7)配置时间和配液者签名字迹不清晰致不易辨认,个别护理人员书写不认真。(8)配液操作前后手卫生依从性较低,尤其是在操作前,多数护理人员认为是工作忙、没有时间洗手的原因导致。针对以上存在问题,拟定对策并监督执行,3 月后进行调查对比。

1.2.3 设定目标 依据现状调查结果和我科圈员能力,预期改进后药品配置缺陷率下降明显。

1.2.4 对策拟定及实施 品管圈小组每个月组织1 ~2 次活动,根据问题产生的原因拟定对策并组织全员实施:(1)治疗班护士准备药品后经双人核对,分别由中班护士和夜班护士各核对一次并签名,同一患者的不同用药避免混放,防止取用错误,购买带有分隔装置的药品储存盒,一组药物存放一格,一目了然。常规核查药物名称,因临床上相同药品因生产厂家不同而药物商品名不同,除了要仔细查对外,加强和药房、医生沟通,病区患者尽量使用相同商品名的药物,避免混淆。检查药袋质量时要注意适当施压,否则药袋细小渗漏难以及时发现,用记号笔在药袋或药瓶的有效期旁打勾确认无过期;(2)严格无菌操作,要求一副注射器配置一瓶液体,不同患者的相同用药不得用同一副注射器配置,每周统计注射器的领用量和病区患者补液瓶次是否动态相符;(3)加强对护理人员进行规范培训,用砂轮划锯玻璃安瓿前后消毒,护士长加强对护士慎独精神教育和不定期督查;(4)因部分粉剂药品完全溶解时间长,药瓶大小规格不一和溶药振荡器不匹配,在原有振荡器上加装一带盖容器使用,药物完全溶解后待泡沫消散后抽吸药液,配合检查空药瓶和安瓿,以确保药液抽取彻底无残留,确保患者用药剂量的精准;(5)弹性排班增加高峰时段的护理人手,针对病区上午护理工作量较大,安排当日夜班护士上午加班半天,减轻护士工作强度,改善手卫生依从性,做到抗生素现用现配及一般液体配置后1 小时内给患者输注;(6)在圈会上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药物说明书,从药房领回药物后及配置好的药物按说明书储存要求保存药品(如冷藏、避光等),对新药或病区久不使用的药品在使用前随时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或复习药品说明书,并将重点学习内容放科室微信群确保人人知晓;(7)统一为全体护理人员购置签字章用于配液签名,要求配液时间书写后清晰易辩。

1.2.5 制定标准化操作流程 (1)培训与考核:专人负责优化并制定配药操作流程,在圈会上组织全体圈员学习及培训,要求人人掌握,同时由组长进行规范操作的考核[4]。(2)加强督导检查,由组长和科室质控护士负责对改进后的效果进行调查并记录,同时护士长加强管理力度,不定期进行配液操作规范性的抽查,并与护士每月绩效考核挂钩。(3)及时在圈会上反馈和交流,每月评选一名配药操作规范的优秀圈员,给予表扬和鼓励。通过学习和沟通,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辅导员实时监督,及时指正,遇到问题全体圈员讨论解决[5]。

1.3 观察指标

对采取品管圈活动前后药品配置操作中相同缺陷因素:未做到一副注射器配置一瓶液体、抗生素未做到现用现配或普通液体配置时间大于1 小时尚未给患者输注、用砂轮划锯玻璃安瓿前后未消毒、废弃的空药瓶内有药粉或安瓿内有药液残留、配置时间和配液者签名字迹不清晰、核对药物不认真致药品准备错误未能识别共6 项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品管圈活动前2018 年10 月—12 月调查护士配液共320瓶次,其中存在各种缺陷(未做到一付注射器配置一瓶液体、抗生素未做到现用现配或普通液体配置时间大于1 小时尚未给患者输注、用砂轮划锯玻璃安瓿前后未消毒、废弃的空药瓶内有药粉或安瓿内有药液残留、配置时间和配液者签名字迹不清晰、核对药物不认真致药品准备错误未能识别等6 项)的配液共35 瓶次,配液缺陷率为10.94%。品管圈活动后2019 年3 月—9 月调查护士配液操作共680 瓶次,其中存在各种缺陷的配液共15 瓶次,配液缺陷率为2.21%。活动前后药品配置操作中缺陷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药品配置操作中缺陷率的比较[n(%)]

3.讨论

通过本期品管圈活动的开展,调查分析病区护理人员在药品配置操作中的存在问题,通过全体圈员集思广益,制定并认真落实相关改进措施,规范了药品配置操作流程,使药品配置质量得以保证,确保患者用药安全。在品管圈活动中,圈员人人参与,打破传统的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6],让圈员自觉地参与活动,使自己享有更高的参与权、自主权和管理权[7,8],不仅提高了圈员的组织管理能力,也提高了圈员的质量意识,同时使同事之间及上下级之间的关系也得到明显改善,使圈员主动参与到科室质量管理过程中,提高了全体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团队协作精神,使护理工作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高[9]。

在本期品管圈活动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圈员们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及个人素质均有不同程度提高。在品管圈活动中,重视人员培训使相关改进措施人人知晓并有效执行[10],护士长通过不定期抽查措施执行情况并与绩效考核挂钩,使圈员在工作中获得成就感,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工作环境,圈员的自身价值得到了最佳体现。

猜你喜欢
配液缺陷率圈员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护理健康教育的价值及新生儿缺陷率观察
依托PDCA管理推进全科品管圈活动的开展
如何提高品管圈圈会质量
浅谈品管圈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降低高速机内衬缺陷率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隐形矫治患者佩戴矫治器依从性中的应用
煤矿液压传动介质配液方式研究及使用建议
品管圈在降低妇科腹腔镜术前脐部准备缺陷率中的应用
降低变压器缺陷率及故障率的方法措施
配液系统中冗余过滤器的在线灭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