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诊模式在北川羌族山区白内障筛查中的应用

2021-01-04 08:45张述英唐亚会通信作者何青亲赵欢王麟林李露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北川白内障医护人员

张述英 唐亚会(通信作者) 何青亲 赵欢 王麟林 李露

(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 四川 北川 622750)

白内障是一种常见的致盲性眼病[1],全球共有完全眼盲患者约3500 万人,其中有60%以上是由于后天白内障疾病引发的双目或单目失明[2]。在发达国家白内障致盲患者仅占盲人的总数的5%,而在我国患病率高达50%[3]。老年性白内障已经成为导致老年人群视力丧失、生存质量下降和死亡率上升的重要原因[4-6]。

北川羌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全境皆山,幅员面积3084 平方公里,辖8 镇15 乡311 个村人口23.86 万。地广人稀,青壮年大量外出务工,在家里的都是老年人及儿童,部分老年人因后天白内障疾病引发双目或单目失明,因交通不便、经济条件或住院无人照顾而不能及时就医,针对北川羌族山区白内障患者就医主动性差,就医途径曲折等现实困难,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通过建立一套巡诊服务模式,在一定程度可以缓解上述问题,符合山区地域特点和农村居民的实际需求,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北川羌族自治县人民医院眼科住院部下乡进行白内障筛查巡诊服务资料与同期白内障患者。

1.2 方法

1.2.1 成立巡诊服务工作指导小组

巡诊工作由医院事业发展部牵头,眼科协作完成。巡诊服务工作小组由眼科住院部派出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医师1 ~2 名、2名护士、1 名驾驶员,1 名事业发展部人员组成。事业发展部人员制定计划,负责与当地乡镇政府领导村支书沟通联系,确定巡诊地点及组织人员。医护人员主要负责白内障筛查、患者信息预约登记及健康教育管理工作,驾驶员负责出行安全、维护现场秩序。

1.2.2 制定巡诊工作计划、流程、应急预案

事业发展部人员根据辖区内各行政村的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居住人口分布情况以及百姓就医需求,制定巡诊计划梳理巡诊流程,每月月初与指定乡镇政府领导,村两委沟通联系后下发巡诊通知。村委书记和村主任协助做好宣传动员组织人员参加,乡村医生做好村卫生室的消毒工作[7];每月中旬开展巡诊工作,下旬对组织来院的患者进行集中手术治疗。制定包括仪器故障、病人病情变化的应急预案,全体成员经统一培训,流程演练后开展巡诊工作。

1.2.3 巡诊服务内容

巡诊服务工作指导小组一行6 人携带血压计,快速血糖检测仪、眼底镜、多功能裂隙灯、泪道冲洗器等设备材料及常用药品。每月中旬按照计划到指定乡镇及村社,为群众免费进行眼病筛查,测血压测血糖,泪道冲洗,发放抗生素眼药水。建立患者基本信息,为初步确诊患者提前预约检查项目和择期手术;开展健康小讲座,讲解白内障眼病预防知识,普及高血压、糖尿病知识及饮食指导;发放健康教育宣传资料;护士现场试教并教会群众“七步洗手法”。

1.2.4 连续服务措施

每次巡诊中,如该巡诊服务点初步确诊患者在5 人以上,则安排“光明直通车”统一将患者接至医院就诊。患者巡诊预约来院后,眼科门诊优先为患者免费作白内障术前相关检查,统一安排住院治疗。对有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为避免手术时出现心脑血管意外[8],把血压血糖控调整在正常范围内。术前完成白内障手术常规检查,护士对患者固视训练,安排与手术成功的患者交流,减少恐惧心理。对患者均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该手术被公认为现目前最先进,疗效最好的手术。术后给予冲洗结膜囊,间隔15 ~30 分钟为术眼滴眼液、测眼压、测视力;为无家属的患者请护工照顾饮食起居,教会患者自己正确滴眼药水。出院时发放专科疾病复诊卡,同批次入院患者仍由“光明直通车”统一护送到家。

2.结果

通过医护人员开展白内障巡诊服务模式,实行了全县乡镇村全覆盖,共筛查病人5089 人次,手术共692 人次,术后视力在0.5 以上的共有450 例,脱盲率95.32%,通过巡诊筛查可以使白内障患者得到及时的治疗恢复光明,并发症少且疗效好,见表1。

表1 2017 年—2019 年医护人员巡诊筛查白内障患者数据统计分析

3.讨论

北川羌族自治区辖区内的80%地区为山区农村地广人稀交通不便,乡村距离县城偏远,农村居民主要是留守老年人和儿童。由于村医对群众健康知识宣传不够,该类人群对白内障疾病的认识欠缺,因路途较远、经济条件或住院无人照料等现实困难就医的主动性差,导致视力下降明显或完全丧失的患者迟迟不能就医,影响其生存质量。

3.1 方便群众就医,帮助白内障患者早手术,早复明

农村本来是卫生工作及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9],国务院关于《“十三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中鼓励开展巡回医疗。我院率先开展白内障患者筛查巡诊服务模式。由医务人员携带仪器设备,定期到乡镇、村社免费为当地老百姓进行白内障疾病筛查,使广大患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方便了群众及时就医,使山区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满足。由卫生部、财政部和中国残联共同牵头的《百万贫困白内障患者复明工程》,旨在让更多的贫困白内障患者接受复明手术,解决其因病致盲的问题。我院同县残疾人联合会签署协议,免除患者住院期间手术费用包括住院医药费、手术费、人工晶体费等,自己只支付来回交通费及生活费,进一步解除了部分患者经济困难的后顾之忧。通过巡诊服务工作小组对白内障患者的初筛检查,预约手术患者到院进行治疗,能够做到早就诊,早手术,早复明。

3.2 改变山区居民健康观念

因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模式与城市有很大区别,农村常住人口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健康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总体偏低,对他们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0]。通过巡诊服务医护人员举办解白内障,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知识讲课,发放疾病宣传资料,术后健康随访等工作,使山区居民认识到个人卫生、饮食和生活环境与疾病的关系,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爱清洁,讲卫生及良好的生活习惯。掌握了白内障、高血压等慢性病预防相关知识[11]。

3.3 提高患者满意度

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深入推进优质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巡诊工作小组上门服务,医护人员了解到山区居民生活的疾苦,体会到老百姓因交通不变,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而迟迟无法治病的不容易,医护人员能够以同理心对待病人,交待患者病情态度更和蔼,语言更亲切,想尽办法为患者解决问题,从2017—2019 年满意度调查可以看出,群众对我院的服务满意度不断提升。

3.4 提升医院的服务能力

通过大量的白内障病人,我院医护人员改良了手术方法,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已经成为治疗白内障最先进,效果最好的一种治疗措施,通过手术治疗可以帮助绝大多数的患者提高视力,甚至可以恢复正常视力[12]。从小切口手术到运用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使医生的手术技术日趋成熟,由最初的一个患者手术时间40 分钟到成熟开展时只需要10 分钟完成,培养出一批理论知识强,业务技术精的骨干医生。医护人员在工作中相互理解相互配合,把科室当成家一样经营,业务大量增长,老百姓的口碑好,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的局面。

综上,巡诊模式下乡进行白内障筛查,解决了患者就医难的现状,能够帮助大多数白内障患者做到早就医、早手术、早复明,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生存质量。但也存在个别老百姓对疾病认识不到位未到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现状;由于经济与交通情况,部分眼压高的病人出院后未按时复诊。还存在眼科的仪器设备比较精细,由于长期下乡路途遥远颠簸,造成部分仪器检查数据出现偏差或损坏,也给医护人员带来很大的困扰,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北川白内障医护人员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战疫一线医护人员如何调适自己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北川的味道(四题)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西宁市北川河综合治理工程设计探索
北川让梦想飞得更高
超声检查在外伤性白内障及老年性白内障对比分析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