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用对冠心病患者的疗效评价

2021-01-04 08:45曹亚萍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丹参滴丸丹参阿司匹林

曹亚萍

(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 山西 太原 030013)

冠心病是一个猝死率高、危害严重的常见疾病,规范冠心病管理是改善预后、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无论采取药物或介入治疗,抗血小板治疗均是冠心病管理的基石。阿司匹林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具有解热、镇痛及抗炎作用,同时还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丹参是活血化瘀药,具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扩张冠脉增加冠脉血流量、抗心律失常及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等药理作用,本文探讨中西药联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0 月—2019 年3 月入院治疗的64 例冠心病患者,均符合WHO 有关冠心病的诊断标准[1]。其中女性30 例,男性34 例,年龄:45 ~75 岁;患者年龄平均56±11.5 岁;患者的病程3 ~5 年。根据随机方法将64 例患者分为治疗组(n=32)与对照组(n=32);所有患者均具有良好依从性,另外,在分组前排除一些疾病的并发症干扰因素,排除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患者在参与前一个月没有服用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药物(西药或中药)。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内科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将治疗组给予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联合用药治疗,其中阿司匹林肠溶片(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规格:100mg×30 片,国药准字J20130078)的用法:1 天1 次,每次用量为100mg;复方丹参滴丸(天士力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10950111):一天3 次,每次10 粒;而对照组只服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心电图,分别测定治疗组与对照组其治疗前后的血脂指标(TC、TG、HDL、LDL),进一步比较两组治疗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价标准

两组的治疗效果可参照治疗评价标准[2],包括有显效:冠心病患者各项症状有大幅度减轻,发作次数减少90%以上,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发作次数减少50%~90%;无效:患者的症状未改善或发作次数减少不足50%。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用SPSS11.5 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标准差±平均数(±s)表示,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若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变化

经治疗过后,治疗组的高密度脂蛋白(HDL)显著升高,低密度脂蛋白(LDL)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其HDL 与LDL 变化不明显,无显著性差异(P >0.05)。血清总胆固醇(TC)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 <0.05),但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 >0.05);甘油三脂(TG)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注:*与治疗前比较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例数TCTGHDLLDL治疗组32 治疗前 5.78±0.38 2.26±0.72 0.98±0.32 4.38±0.89治疗后 4.26±0.53* 2.03±0.44 1.46±0.27*# 3.02±1.05*#对照组32 治疗前 6.03±0.37 3.45±0.68 1.03±0.21 4.13±1.02治疗后 4.78±0.66* 3.15±0.41 1.18±0.35 3.96±0.96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治疗组在治疗过程中发生1 例不良反应,为肠道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1%;对照组发生2 例不良反应,1 例胃部不适,1 例头痛,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2%;两组无显著差异(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讨论

当今,由于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饮食的情况也愈加好,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下,人们的身心健康是一重大问题。因人们不注重膳食与营养的合理搭配,导致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这些疾病严重至引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又称冠心病)的发生,多数发生在中年人及老年人中。近年来,冠心病的患病率与致死率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已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造成了一定的威胁。冠心病的发病机理有很多,众多学者认为LDL 水平与冠心病危险性成正相关,HDL 水平与冠心病发病成负相关[3]。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灶沉积的大多数脂质均来源于LDL,LDL 可以通过受损和失调血管内皮层进入血管壁,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从而引起不稳定斑块所致的突发心血管事件。而HDL 是人体中一种可以抗动脉粥样硬化的脂蛋白,HDL 在将胆固醇代谢的过程中能使富集在动脉壁的泡沫细胞逐渐减少。

目前,临床上多用西药治疗冠心病,如用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进行治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对环氧化酶(COX-1、COX-2)的活性中心的丝氨酸残基进行不可逆的乙酰化修饰,可使环氧化酶失去活性。但随着阿司匹林的广泛使用,有时存在阿司匹林抵抗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反应。阿司匹林抵抗(AR)的定义主要是指阿司匹林在正常服用剂量下,不能预防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或不能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血栓素形成这一现象,因此,即使是接受了阿司匹林的治疗,COX-2 产生的PEG2 仍然可恢复血小板生成TXA2 的能力并促进TXA2 的合成,从而诱导血小板聚集发生阿司匹林抵抗。因此,临床上常与一些中药联合使用以提高疗效。

复方丹参滴丸的成分主要有丹参、冰片、三七,其中丹参在临床上发挥的药理作用的化学成分有:丹参酮、丹参新酮、丹参醇、丹参酚、丹参醛等脂溶性成分及丹参素、丹参酸、原儿茶酸、原儿茶醛等水溶性成分。丹参的成分对阿司匹林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水溶性丹参素钠影响阿司匹林的代谢,使其水解为水杨酸而失去抗凝活性,但小浓度的丹参素钠对阿司匹林酯酶诱导率较低,该浓度更接近制剂常用量中丹参素的平均血药浓度;所以,小剂量的丹参素钠对阿司匹林的代谢速度及药效影响不大。谢嵩等[4]的研究发现脂溶性隐丹参酮可以降低大鼠肝微粒体匀浆中阿司匹林酯酶活性,由此可推知隐丹参酮可减慢阿司匹林代谢为水杨酸而失活的速度,进而增强阿司匹林的抗凝作用。另外,丹参对白蛋白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与阿司匹林相互竞争白蛋白,使两者游离的药物浓度增加,合用时两者的药效均有所增加。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理作用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脑缺血、降血脂、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性及扩张血管等作用。二者联用可以进一步发挥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减少阿司匹林抵抗作用。

联合用药的安全性也是需要特别关注的内容,阿司匹林与复方丹参滴丸合用后是否会因增加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而增加出血倾向,在病例观察中未见有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组与对照组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复方丹参滴丸所含成分具有活血止血的功效有关,也可能与复方丹参滴丸可通过多途径改善患者血液动力学状况有关,因时间和条件等限制未能进行进一步探讨,需要在今后深入探讨,从而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开阔更广泛的前景。

综上所述,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不仅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又可以减少阿司匹林抵抗等现象,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而且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丹参滴丸丹参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天天在吃,但你可能从一开始就没吃对
丹参“收获神器”效率高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丹参叶干燥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
丹参叶片在快速生长期对短期UV-B辐射的敏感性
复方丹参滴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Meta分析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