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1-01-04 08:45王震赵莉通讯作者于鑫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消融术成形术射频

王震 赵莉( 通讯作者) 于鑫

(1 泰安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2 泰安市中心医院生殖医学科 山东 泰安 271000)

脊柱转移肿瘤是常见的脊柱疾患,临床症状主要以持续性的胸腰椎疼痛为主,随着病情的发展与癌细胞的转移,易发展为椎体病理性骨折,导致患者症状加重并容易出现神经反应症状,出现远端肢体感觉运动、大小便障碍甚至截瘫,严重地影响到患者的预后[1]。针对于脊柱转移肿瘤的临床治疗,当前普遍采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联合射频消融术(RFA)进行治疗,在有效缓解患者生理疼痛的同时,还纠正了椎体的塌陷与畸形,使得肿瘤侵犯椎体的难度提升,保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2-3]。本次研究中,研究样本为本院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依据临床治疗方案差异,分析不同治疗措施下的患者疗效与预后改善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收治的脊柱转移瘤患者46 例,依据治疗措施分为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对照组患者23 例,病历资料表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5:8,年龄46~57 岁,平均年龄(52.32±1.32)岁;接受射频消融+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干预组23 例,病历资料表示:患者男女比例为13:10,年龄46 ~57 岁,平均年龄(54.32±1.32)岁;基本资料分析无显著差异(P >0.05),入组患者均系术前告知自愿参与,且以签署手术知情意愿书。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在透视下以穿刺针穿刺成功后,置入工作套管至椎体前1/3 的部位,注入适量骨水泥,骨水泥凝固以后拔出穿刺针,手术过程均顺利。

干预组接受射频消融术+经皮椎体成形术,射频消融术:患者选择俯卧位,完成局部麻醉以后,贴好电极片,完成与射频治疗仪的调整,选择合适的穿刺角度,将RFA 电机顺着穿刺路径置入病灶,在影像学视频下,确定病灶部位,调整电机功率值150W,温度参数调整为70 摄氏度,时间限定于12 ~13min之内,消融结束后行经皮椎体成形术。与对照组相同[4-5]。

1.3 评判标准

于术后随访3 个月,记录每个月出现复发症状的患者例数,进行组间对比。

KPS 评分:总分100 分,分值与患者卡氏功能评分呈正比例关系,即峰值越高,患者状态越好。

VAS 评分:总分值10 分,分值与患者疼痛体感成正比,即分值越低,患者疼痛体感越低。

1.4 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分析

治疗干预后,在不同时段内两组患者均有复发,其中对照组总复发例数6例,复发率26.09%,干预组复发1例,复发率4.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复发率分析(例)

2.2 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

治疗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不良事件总发生例数7 例,发生率30.43%,干预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不良事件总发生例数1例,发生率4.35%,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骨水泥外渗不良事件发生率分析(例)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评价指标分析

在患者评价指标数据分析中,干预前,两组患者KPS、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KPS、VAS 评分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组间患者干预前后评价指标分析(±s,分)

表3 组间患者干预前后评价指标分析(±s,分)

组别例数KPS 评分VAS 评分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干预组2348.68±5.46 89.65±7.89 7.98±2.21 2.65±1.11对照组2348.65±5.65 75.25±7.51 7.85±2.13 5.25±1.65 t-0.01836.34000.20316.2703 P-0.98550.00000.84000.0000

3.讨论

脊柱转移瘤在临床中如果病情允许可以手术切除并辅助化放疗治疗,但手术创伤普遍较大,对患者的神经系统有着较大的干扰和风险,合并症比较多,同时,受到患者年龄及一般状况的影响,高龄及一般状况较差或多发转移患者接受该手术治疗方式对患者的预后以及生理功能的影响较大,导致手术实施难度较大[6]。因此椎体成形术和结合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给手术不耐受的患者提供了一种很好的选择。射频消融术是通过将射频电极植入肿瘤病灶之内,通过提升电机温度,使得肿瘤细胞在高温的作用下,发生不可逆转的坏死性变化,从而达到治疗肿瘤基本的微创热疗措施。经皮椎体成形术通过手术形式向患者脊柱内注入骨水泥,有效地增强脊柱的稳定性,降低因脊柱转移瘤的影响带来的骨折隐患。将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用于治疗脊柱转移瘤,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的支持下,使用射频消融术杀死病灶部位的肿瘤细胞、降低椎体内部压力,阻断对肿瘤组织的血液供给,接下来在实施经皮椎体成形术注入骨水泥,降低患者术中、术后骨折的文献,加强脊柱稳定性,有效地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着两种方案的联合使用有效地增强了患者脊柱的稳定性,抑制了肿瘤细胞在患者体内的转移,减轻患者所承受的机体疼痛,促进患者预后效果有效改善。目前医学环境中,经皮椎体成形术联合射频消融术广泛地应用与淋巴瘤、脊柱椎体转移瘤、骨质疏松、血管瘤等疾病的治疗中,临床治疗效果显著[7-8]。

研究结果分析:治疗干预后,在不同时段内两组患者均有复发,其中对照组总复发例数6 例,复发率26.09%,干预组复发1 例,复发率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干预后,对照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不良事件总发生例数7例,发生率30.43%,干预组患者发生骨水泥渗漏不良事件总发生例数1 例,发生率4.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患者评价指标数据分析中,干预前,两组患者KPS、VAS 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在KPS、VAS 评分方面,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 <0.05)。

综上,脊柱转移瘤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患者预后效果改善明显,临床应用价值显著,为脊柱转移瘤晚期患者提供了更好的选择。

猜你喜欢
消融术成形术射频
5G OTA射频测试系统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关于射频前端芯片研发与管理模式的思考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ALLESS转动天线射频旋转维护与改造
腹腔镜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改良导尿管在尿道成形术患儿中的应用
二尖瓣成形术治疗二尖瓣脱垂的疗效分析
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