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辅助治疗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

2021-01-04 08:45董滔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亚胺头孢哌酮腹膜炎

董滔

(镇江市第三人民医院 江苏 镇江 212000)

对于自发性腹膜炎患者,以细菌性为主,患者发病后会出现腹部压痛、肠梗阻、肠粘连等症状,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所以针对该病症,应采用合理的治疗方式[1]。鉴于此,本次共纳入56 例患者,探究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对自发性腹膜炎(细菌性)辅助治疗效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病例时间为2017 年12 月—2020 年3 月,共选取56 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8 例。研究组患者:年龄段40 ~79 岁,平均年龄62.46;男女比:20:8;对照组患者:男女比:19:9,年龄段38 ~77 岁,平均年龄61.07。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其内容主要包含保肝、全身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两组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遵医嘱放腹水治疗,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辅助治疗方式。

对照组:头孢哌酮舒巴坦,每天引流量在2000 毫升以内,将2.0 克的头孢哌酮舒巴坦融入到100 毫升的生理盐水内,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2 小时给药一次。

研究组:亚胺培南西司他汀:每天引流量在2000 毫升以内,将1.0 克的亚胺培南西司他汀融入到100 毫升的生理盐水内,给药方式为静脉滴注,12 小时一次。

以上两组患者均用药10 天。

1.3 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痊愈:患者的体征和症状全部消失,经过细菌培养检查结果显示为阴性,腹水减少,腹水内的白细胞< 3×108/L;有效:患者体征、症状减轻明显,腹水内的白细胞< 5×108/L,多形核白细胞<2.5×108/L;无效:患者体征、症状未改善,腹水明显增多,腹水内的白细胞、无限制性的下降。有效率=(痊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炎性因子:CRP(C 反应蛋白)、PCT(降钙素原);(3)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胀、体温;(4)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皮肤瘙痒、消化道反应、药物热,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不良反应例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比较

研究组的CRP、PCT 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s)

表2 两组炎性因子比较(±s)

组别例数CRP(mg·mL-1)PCT(μg·mL-1)研究组2865.37±3.373.17±0.23对照组2898.33±1.7311.87±3.31 t-46.04113.875 P-0.0000.000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腹部压痛反跳痛恢复正常时间、腹胀恢复正常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s,d)

表3 临床症状恢复正常时间(±s,d)

组别例数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胀体温研究组285.23±1.074.31±0.512.55±0.31对照组287.63±1.176.33±1.013.39±0.39 t-8.0109.4478.922 P-0.0000.0000.000

2.4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7.14%(皮肤瘙痒1 例、消化道反应1例、药物热0例)显著低于对照组14.29%(皮肤瘙痒1例、消化道反应1 例、药物热2 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47,P >0.05)。

3.讨论

自发性腹膜炎(细菌性),属于处在失代偿期的肝硬化患者比较常见一种并发症,其主要是因为肝硬化身体免疫功能下降,肠道菌群失调,并繁殖,从而出现菌群易位的情况,使得腹部感染,从而使疾病发生[2]。而为帮助该疾病患者控制疾病发展,改善预后,应积极采用合理方式治疗。

头孢哌酮是一种抗生素药物,它的作用机制是对细菌细胞壁合成起到抑制效果,针对于铜绿假单胞菌有着一定的抗菌性,但是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比较差,可被β-内酰胺酶破坏。而头孢哌酮舒巴坦,能够将细菌延缓,极易使患者产生耐药性,因此在治疗该疾病时,效果欠佳。亚胺培南西司他汀为烯类人工合成碳青霉素抗菌素,其中的亚胺培南属于新型β 内酰胺类型的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菌谱,并且抗菌活性大,该药物对革兰阴性菌的效果更显著。其在为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治疗中,在为患者给药后,能够将抗生素浓度提升,从而可快速的发挥出抗菌效果[3-4]。同时,亚胺培南分子的质量较小,能够更好被患者吸收,患者在用药之后,可以迅速将细菌细胞壁穿透。采用静脉注射亚胺培南方式,为患者治疗,不仅能够对该疾病进行较早治疗,也能可控制该疾病的发展,避免发生有关并发症,对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炎性因子具有重要意义。朱晶晶等[5]指出肝硬化属于慢性进行性的一种肝病,也是肝硬化常见的一种并发症。对于肝硬化患者来说,由于自身机体抵抗力降低,所以腹腔易受肠道细菌侵蚀,并且细菌繁殖、感染使得患者的腹腔感染逐渐加重,从而有较多腹水出现。其是因为受到营养障碍、病毒性肝炎等因素的影响使得肝脏受到损害,伴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病情逐渐进入到肝硬化晚期阶段,而在这个阶段,患者会引起自发性的腹膜炎,该疾病的病死率极高。临床针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疾病,采用抗菌药物开展抗感染治疗。对于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来说,主要病原有革兰阴性菌等,因此在对该疾病治疗时候,应与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结合进行选药。亚胺培南属于人工合成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有着一定的广谱抗菌效果。对灭杀革兰阳性菌效果显著。同时该药物对于β-内酰胺酶具有极好的稳定性,可以将持久、快速的抗菌效果发挥出来。其在实践当中,予以对照组患者,头孢哌酮-舒巴坦,予以治疗组患者,亚胺培南,经过实践总结得出,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8.64% 明显高于对照组70.45%,差异显著(P <0.05);治疗组临床症状(腹部压痛反跳痛时间、腹胀、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 >0.05)。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患者的腹部压痛反跳痛、腹胀、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显著(P <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这一结果充分表明了,对肝硬化患者伴自发性腹膜炎治疗,亚胺培南效果及安全性明显比头孢哌酮-舒巴坦更好,并且也可帮助患者加快临床症状消退。另外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CRP、PCT 指标低,差异显著(P <0.05)。这一结果可以看出,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对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效果好。

综上得出,在对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辅助治疗中,采用亚胺培南西司他汀,可在帮助患者提升治疗效果的基础上,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加快疾病恢复,并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猜你喜欢
亚胺头孢哌酮腹膜炎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
自发性肝内胆管破裂致胆汁性腹膜炎的急诊诊治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