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神经生长因子在治疗突发性耳聋中的效用分析

2021-01-04 08:45金加欣钱茂华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国药准字

金加欣 钱茂华(通讯作者)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江苏 南通 211600)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黄河银[1]等人研究结果标明,目前青年人发病人群逐年上涨,其次高发人群是中年人。突发性耳聋患者常在3 天内听力快速损失,主要表现为单侧听力下降,伴或不伴耳鸣、耳堵塞感、眩晕、恶心等。主要是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耳蜗毛细胞的不可逆性损伤。但目前关于突发性耳聋的发病原因及机制尚未有标准定论,较多研究认为与患者的病毒感染、药物中毒、内耳缺血等原因相关[2,3]。因是不可逆损伤,所以治疗越早,疗效越佳,患者预后越佳。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7 年7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突发性耳聋患者90 例,对鼠神经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效果展开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7 年7 月—2019 年6 月收治的90 例突发性耳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诊断标准参考中华耳鼻咽喉科学分会、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上海会议制定的《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4],本次90 例患者均符合该诊断标准。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5 例患者。对照组45 例患者,其中男23 人,女22 人,年龄31 ~50 岁,平均年龄(39.5±7.6)岁,左耳20 例,右耳22 例,还有3 例为双耳;观察组45 例患者,男26 例,女19 例,年龄32 ~49 岁,平均年龄(39.3±7.2)岁,左耳23 例,右耳19 例,还有3 例为双耳。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获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后开展。纳入标准[4]:①全部患者均经颞骨CT、MRI 检查及听力学检查,符合《突发性耳聋诊断依据和疗效分级》诊断标准;②首次发病;③病程≤72 小时;④年龄>18 岁。排除标准:①复发患者;②不愿意参与研究的患者;③颅内病变如中耳炎、内耳道畸形等患者。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丹参多酚酸盐(上海绿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49,50mg×4 支)200mg,静脉滴注1 次/d;疏血通注射液(牡丹江有博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10100,2mL×5 支)10mg,静脉滴注1 次/d;口服甲钴胺片(卫材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43107,0.5mg×10片×10板/盒)0.5mg,3 次/d;口服泼尼松(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3021207,5mg×100 片)30mg,1 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治疗上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60052,18μg(9000U)/瓶)进行治疗,肌肉注射,1 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0d。若患者病情较重,可酌情加用1 疗程。复查纯音测听,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后6 个月回访复发率。

1.3 疗效判定标准

按中华耳鼻咽喉学会标准[3]:①痊愈:受损频段听阈恢复至正常水平,或可达到患病前健耳水平;②显效:受损频段听力平均提高>30db 以上;③有效:受损频段听力提高15 ~30db;④无效:受损听力改善不足15db。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26.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计算分析,临床疗效等计数资料比较以%表示,临床疗效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1.11%显著高于对照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不良反应发生率

对照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出现3 例(6.67%)注射部位疼痛情况,可自行热敷缓解,未见其他不良反应,对照组与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79,P=0.240)。

2.3 复发率

治疗后6 个月,回访患者。观察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患者复发6 例(13.33%),观察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4,P=0.035)。

3.讨论

近年来我国突发性耳聋发病人群有上涨趋势,根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突发性耳聋发病患者中左耳发病率约为右耳发病率的两倍左右,且较少出现双耳一同发病的症状[5,6]。突发性耳聋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病因定论,发病原因可能为病毒感染、变态反应、内耳血液循环障碍等。最终造成耳蜗组织缺血缺氧,耳蜗毛细胞变形,听力丧失[7]。患者发病时常常伴随晕眩恶心等,多为单耳发病。突发性耳聋治疗手段有药物治疗及手术治疗,手术治疗效果不是非常理想,大部分患者术后不能完全恢复听力,因此目前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尚未出现针对该疾病的特效药[8]。目前,该疾病的治疗原则为:早发现早治疗,进行听觉训练及人工听觉锻炼。常规的突发性耳聋治疗包括改善微循环、活血药物抗凝、扩张血管、营养神经类、激素治疗、高压氧等疗法。鼠神经生长因子是目前使用的神经营养因子中最早被发现的一种,是用于神经营养的一种蛋白质,对周围神经元及中枢神经的生长有较好的作用,可维护神经正常形态[9,10]。主要提取部位为小鼠的颌下腺中,与人类的神经生长因子有大约90%的同源性。它可对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元产生调控作用,包括促进神经元的生长发育、分化再生及功能特性的表达。当神经有损伤时,可减轻所受伤害,促进神经的恢复[11,12]。根据本次研究结果,观察组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后治疗突发性耳聋疗效较佳,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的出现,是较为安全的药品。治疗后6 个月回访患者,加用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的患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 <0.05)。

综上所述,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效果较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复发率也较低。是治疗突发性耳聋的较佳选择,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突发性耳聋国药准字
颈夹脊穴为主治疗突发性耳聋验案1则
深刺听宫治疗耳鸣、耳聋验案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关于注销盐酸吡格列酮片等15个药品批准文号的公告(2019年 第50号)
不能耽误的急症:突发性耳聋
更 正
突发性消防新闻宣传报道的相关思考
耳聋耳鸣辨证施护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3年1~2月份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违法广告的公告
北京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2010 年第12 期违法药品广告公告》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