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治疗对2 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vWF、hs-CRP 的影响

2021-01-04 08:52聂春焰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下肢情况动脉

聂春焰

(南京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江苏 南京 210031)

2 型糖尿病是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患病主要类型,作为慢性危重症,该疾病可能会引起多种严重并发症,累及全身,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1]。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介入治疗方法主要以血管球囊扩张或支架置入成形技术,是2 型糖尿病合并下肢血管病变积极有效的治疗方式[2]。介入治疗可能引起vWF;hs-CRP 改变,本文对此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0 月期间收治的2 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患者60 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30 例,男16 例,女14 例,年龄41 ~89 岁,平均(51.32±8.87)岁,病程1 ~9 年,平均(4.89±0.45)年。对照组30例,男17,女13例;年龄43~85岁,平均(52.36±9.57)岁,病程1 ~10 年,平均(4.93±0.48)年。两组患者的年龄、男女比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的空腹血糖≥7.8mmol/L 或在进餐后2 小时血糖≥11.1mmol/L,有明确糖尿病史并已服用降糖药物。所有患者均知悉并同意本次实验开展,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患者;合并下肢血管原发性疾病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等终末期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药进行治疗,同时采用口服西洛他唑胶囊,100mg/次,2次/d,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

1.2.2 实验组 实验组患者采用介入治疗方式,内容如下:(1)患者在手术治疗前三天需要口服氯吡格雷以及阿司匹林肠溶片,其中氯吡格雷剂量为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剂量为0.1g/d,手术开展进行病情评估,分析患者病情情况,结合参考文献以及治疗经验制定治疗方案;(2)手术实施:规范麻醉,对患者实施规范CT 血管造影,观察患者下肢血管造影情况,合理选择穿刺部位,分析患者的病变情况,例如病变血管位于髂动脉或股动脉上端的患者可以选择对侧行逆行性穿刺,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顺行、逆行穿刺,穿刺成功之后需要植入4f 或者5f 血管鞘进行血管造影从而确定患者病变血管部位同时观察有无流出道以及侧肢循环。情况观察后经过置入导管进行3000U 肝素抗凝治疗,采用静脉滴方式,每小时的量约为1000U。随后置入4F 椎动脉导管秉性血管探路,观察患者的血管实际病变情况,对于存在明显血管闭塞或者狭窄可能引发下肢持续病变的患者选择血管扩张治疗,一般选择长度为0.0889cm 的导丝规范通过病变狭窄部位后跟进导管,针对长段病变血管的患者,则选取U 型导丝进行尝试通过,如果通过则可以开展球囊扩展治疗,扩张的参数根据血管病变情况选择5 ~10 个大气压,同时扩张的顺序是由远及近以此进行扩张,扩张时间需要控制在3min 以内,一次扩张完成后可观察扩张效果,对于效果不甚理想的患者可以视情况选择再次扩张,扩张的重复次数以患者的扩张效果以及耐受程度为准,规范对不良血管实施血管支架置入操作。观察扩张效果,同时保持血流的通畅,手术结束之后需要继续给予患者抗凝治疗与降血脂治疗,一般在术后每12h 进行低分子肝素钙的皮下治疗,用量约为5000U,持续三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口服氯吡格雷75mg/d,阿司匹林肠溶片0.1g/d,两种药物治疗之后连续使用至少3 个月。如果患者在手术之后保留了导管则需要视情况采用输液泵泵入尿激酶250000U/6h。为确保手术的术后效果需要并发症的预防,定时检测患者的凝血功能以及各项生命指标。

1.2.3 检测方法 在治疗之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以及高敏比浊分析法进行检测。

1.3 观察指标

(1)血友病因子(vWF)水平。(2)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3)治疗满意度。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 统计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 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治疗效果

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vWF、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vWF、hs-CRP 对比(±s)

表1 两组vWF、hs-CRP 对比(±s)

动脉脉hs-CRP(mg/L)实验组30 142.56±17.42 143.16±16.29 8.31±2.38.25±1.98对照组30 112.07±13.28 113.14±14.75 5.13±0.675.75±0.42 t-7.6247.4827.2716.765 P-0.0010.0010.0010.001组别例数 静脉vWF(%) 动脉vWF(%)静脉hs-CRP(mg/L)

2.2 治疗满意度

经过不同方式的治疗实施,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实验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治疗满意度对比[n(%)]

3.讨论

糖尿病下肢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并发症主要影响膝盖以下的血管,长时间的并发症可能会导致血管坏死、溃脓等严重后果,程度严重者可能需要截肢进行治疗,当前该疾病的治疗中引入了介入治疗,采用微创手术恢复血管解剖结构,达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当前治疗方式的不良反应仍然在研究中[3]。

当前大量临床治疗证明,介入治疗可引起动静脉血的血友病因子(vWF)、超敏C 反应蛋白(hs-CRP)水平升高,患者出现炎症加重的情况,其中hs-CRP 是由肝脏在肿瘤坏死因子(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1、白细胞介素-6 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合成的非特异性标志物,升高说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炎症反应是斑块不稳定和破裂的原因,在动脉粥样形成中,hs-CRP、泡沫细胞、补体复合物等沉积在动脉皮内,不仅能激活补体系统,还参与脂蛋白合成,从而产生大量炎症介质,释放氧自由基,造成血管内膜损伤,加重动脉粥样硬化所致的管腔狭窄,因而该物质在血液水平中的提高预示着心血管疾病以及炎症的可能性增加[4]。vWF 能同时与胶原纤维和血小板结合,当血管破裂时大量血小板以vWF 为中介,粘附在胶原纤维上,形成血栓,得以止血,vWFB 能够与凝血因子Ⅷ结合,稳定因子Ⅷ,避免其降解,作为载体具有稳定因子Ⅷ的作用;与血小板膜GP Ⅰb-Ⅸ复合物及内皮下胶原结合,介导血小板在血管损伤部位的黏附。因此能够反映内皮细胞受损情况,两者水平共同提高,对体内炎症情况加重验证性极强[5-7]。在本研究中,经过不同方式治疗,实验组患者vWF、hs-CRP 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满意度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介入治疗作为2 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常见方法,存在加重炎症病变反应的可能,如发现感染等情况发生,应当实施早期针对性治疗以防止感染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下肢情况动脉
胰十二指肠上动脉前支假性动脉瘤1例
中西医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研究进展
准妈妈要重视下肢静脉曲张的预防
“主谓一致”的十种情况
新情况新举措
新情况新举措
单纯吻合指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术中的应用
介入栓塞治疗肾上腺转移癌供血动脉的初步探讨
12例闭合性腘动脉损伤的治疗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