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1-04 08:45郑汝娥翟燕珍廖全忠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中重度延续性家属

郑汝娥 翟燕珍 廖全忠

(南方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呼吸内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发生率高但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一旦发生,不仅会累及患者的肺部,还会对全身产生消极影响,晚期还可出现营养不良、体重下降、骨骼肌无力、精神抑郁等不良情况,出现呼吸衰竭可并发肺源性心脏病、肺性脑病等,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增加患者的发病率及死亡率。研究表明,延续性护理对于改善中重度COPD 患者生存质量具有积极作用[1]。本文选择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收治的70 例中重度COPD 患者为分析对象,探讨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我院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内收治的中重度COPD 患者中选择70 例作为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与干预组,每组各有人数35 例。对照组中,男性29 例,女性6 例;年龄56 ~70 岁(65.37±2.51)岁;病程1 ~9(5.3±1.1)个月。干预组中,男性28 例,女性7 例;年龄57 ~71 岁(65.24±2.48)岁;病程1 ~9(5.3±1.1)个月。纳入标准:入选对象经肺功能检查,均被诊断为COPD;研究内容已告知所有患者及患者家属,在同意、自愿参与的情况下开展研究。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院外护理及随访,随访每2 个月1 次。干预则应用延续性护理[2]。(1)构建COPD 延续护理指导小组:由临床经验丰富的呼吸内科医生与护士组成,掌握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病情进行科学评估,结果患者实际需求和自身病情的认知水平,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对出院患者的饮食、康复治疗等予以指导,予以个性化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指导。(2)健康宣教: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宣教,方式包括出院前发放疾病相关知识宣传手册、出院后微信、电话和上门随访等。(3)心理干预:①组织病友交流会:定期团结病友对预防急性发作的有效经验进行交流,并互慰互勉,帮助其树立治疗信心,提高依从性。②增强社会支持:出院后注重与患者的家属联系,强调有效社会支持对于患者病情康复的积极意义,指导家属注重加强与患者的交流沟通,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并对不良情绪进行疏导,以确保患者获得合理的社会支持,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接受救治与院外护理干预,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病情康复。(4)饮食干预:为患者提供饮食相关的科学护理干预,饮食宜以清淡为主,鼓励患者多饮水,保持气道畅通,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并确保正常所需的每日营养摄入量,保证营养均衡。(5)康复锻炼指导:对患者进行呼吸锻炼指导,帮助患者掌握正确的呼吸技巧;根据患者实际情况进行以有氧运动为主的体力训练,如扩胸、弯腰、步行、慢跑等,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6)医疗器械使用指导:对于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应指导患者家属如何操作,并医嘱患者或家属严格按照器械的操作说明进行相关操作;同时戴机过程应该注意咽部干燥、胃胀气等并发症并及时干预,譬如进行胃肠按摩等操作,引导患者始终保持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家庭氧疗机的使用,指导患者正确采用鼻导管进行低流量持续性吸氧治疗,氧流量应控制在1.5L/min,氧疗时间控制在12h/日左右。(7)随访:通过电话、微信或短信方式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了解患者的饮食、生活、用药、病情及心理状态等,每2 周一次。其中在出院时医嘱患者及其家属定时复诊,使其明确认知到定期复诊对于病情康复的积极意义,以引起重视;并于临近患者复诊时,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提醒,以保证其按时复诊,确保病情康复得到有效保证。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方式采用SGRQ量表进行分值评定,评分指标包括症状、活动能力及疾病对生活的影响[3]。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的生存质量越低。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肺功能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 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s 表示,用t 检验。P <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分析

在护理前,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且干预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x-±s,分)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分析

干预组护理后的FEV1(%)和 FEV1/FV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分析(±s)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分析(±s)

注:组间同期比较,#P <0.05。

组别nFVC(%)FEV1(%)FEV1/FVC(L)干预组3564.05±15.0360.84±8.69#91.07±8.56#对照组3565.20±16.5251.21±9.1480.31±9.22

3.讨论

COPD 是造成病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一种以慢性支气管炎、小气道闭塞、炎症、纤维化和肺泡受到破坏为特征的性肺部炎症性疾病[4]。资料显示,我国慢阻肺患者人数近1 亿,慢阻肺已经成为与高血压、糖尿病“等量齐观”的慢性疾病,带来沉重疾病负担。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为止,在临床研究中,没有一种治疗慢阻肺的药物可以延缓肺功能的下降[5]。但是,经临床实践证明,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能尽可能有效地促使中重度COPD 患者躯体和社会功能及自主性得到改善,减轻呼吸困难症状,提高运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以达到和维持个体最佳独立生活能力,减少疾病复发,促进康复[6,7]。

本文显示,在护理前,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干预组的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护理后,干预组的FEV1(%)和FEV1/FVC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对中重度COPD 患者应用延续护理的相关干预措施,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肺功能,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猜你喜欢
中重度延续性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探讨Scarf截骨术治疗中重度拇外翻的疗效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中重度宫腔粘连术后预防宫腔粘连的临床分析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中重度颈脊髓压迫患者术前术后MRI研究
Ustekinuma b 治疗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的系统评价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