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治疗联合运动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01-04 08:45闫慧赵鹏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

闫慧 赵鹏

(1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医务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2 长治医学院附属和济医院心内科 山西 长治 046000)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具体发病机制还未阐明,其特征在于阳性症状(如幻觉、妄想、思维紊乱、敌视、怀疑)和明显的阴性症状(如反应迟钝、情绪淡漠及社交淡漠、少语)且会丧失一定的工作能力,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精神分裂症还具有比较高的复发率,患者常需反复多次住院或长期住院。现有的药物治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有较好的治愈效果,但阴性症状很难彻底治愈[1]。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有会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良反应,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因此近年来多种康复治疗方式逐渐兴起,对慢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还有待探究。本研究选取120 名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心理治疗联合运动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接受治疗的60 位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男17 例,女13 例,年龄19 ~53 岁,平均年龄为(37.22±4.59)岁;病程为9~28个月,平均病程为(17.86±3.79)个月;文化程度小学5 例,中学18 例,大学7 例。研究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20 ~55 岁,平均年龄为(36.55±5.64)岁;病程为11 ~30 个月,平均为(19.12±4.82)个月;文化程度小学8 例,中学17 例,大学5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受教育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本次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通过,所有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中确定的诊断标准;(2)住院时间大于六个月;(3)年龄为18 ~60 岁;(4)入组检查时无其它疾病[2]。

排除标准:(1)妊娠及哺乳期患者;(2)伴有有严重器质性疾病、代谢综合征、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3)有相关药物治疗或其他治疗方式干预患者[3]。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治疗加运动干预的护理方式。①心理护理:为患者提供良好舒适的环境,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引导患者通过听音乐等类似舒缓的活动排解焦虑情绪,讲解病情好转的方式和规律,鼓励患者进行社交活动等[4]。②运动治疗:安排患者在每周周一到周五的下午16:00—18:00 进行有氧运动,运动方式包括慢跑、打乒乓球、羽毛球等。运动强度:每次20 ~30min 后休息10~15min。理论程度将患者运动后心率控制在(220-患者年龄)×60%以内,且需观察患者运动时状态,以便及时调整和停止。两组均进行为期6 个月的干预[5]。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方法

干预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以下评估:①Morningside 康复状态量表(MRSS),包括依赖程度、活动能力、病态行为、社会交往等4 方面(28 条项目),评分越低越好[6,7]。②阴性症状量表评分(SANS),包括情感平淡、思维迟钝、意志缺乏、 兴趣障碍、注意力障碍5 个分量表(24 个条目),每个条目为(0 ~5 分)评分制,分值越高,阴性症状越明显[8,9]。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 检验对组间进行比较[10,11];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对组间进行比较;P <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2,13]。

2.结果

2.1 两组MRSS、SANS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MRSS、SAN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之间治疗前的MRSS、SANS 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RSS、SANS评分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降低(P <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同组治疗前后MRSS、SANS 评分的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同组治疗前后MRSS、SANS 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例数治疗期MRSSSANS研究组30治疗前29.21±6.27 31.96±10.61-治疗后23.17±6.03 26.64±11.23 t1--11.2569.648 P1--0.0000.000对照组30治疗前30.77±5.6232.53±8.96-治疗后28.39±5.89 33.11±10.28 t2--1.9431.553 P2--0.0570.076

表2 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MRSS、SANS 评分的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组间治疗前后MRSS、SANS 评分的比较(±s,分)

组别例数治疗期MRSSSANS研究组30治疗前29.21±6.27 31.96±10.61对照组30治疗前30.77±5.6232.53±8.96 t1--1.8571.752 P1--0.0730.081研究组60治疗后23.17±6.03 26.64±11.23对照组60治疗后28.39±5.89 33.11±10.28 t2--10.92512.313 P2--0.0000.000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住院时间长短往往可预测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长期住院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更高,出院可能性较小。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未完全治愈出院后患者长期的阴性症状表现不明显不容易引起家人注意,症状未能得到改善,严重影响患者工作、生活质量。所以还需采取更加有效积极的护理方式提高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14]。

本研究显示,两组治疗后的MRSS、SANS 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治疗后的MRSS、SANS 评分以及与对照组治疗后相比均显著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说明心理治疗加运动干预的护理模式可使患者长期的阴性症状得到缓解,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促进其精神状态的恢复。

综上所述,心理治疗联合运动干预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为明显,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心理治疗精神分裂症阴性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心理治疗有七大误区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浅析壮族巫医治病中的心理治疗作用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中老年脑溢血患者采用精神护理与心理治疗干预的效果观察
脑尔新胶嚢治疗精神分裂症的初步临床观察
氨磺必利治疗精神分裂症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