跌倒风险分层方法实施在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1-01-04 08:45刘万花冉小青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住院部例数分层

刘万花 冉小青

(四川天祥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0036)

跌倒主要指的是,在非预期的情况下突然发生跌坐地面的情况。跌倒的情况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见,而跌倒的发生,所可能导致的损伤程度则是因人而异的,也与发生跌倒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老年人本身体质就属于偏虚弱的,大多数老年人步伐无力,因此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较高的跌倒风险。在医院的住院部中,收治的患者大多都为老年患者,且在住院部中的大多数患者,其自我保护能力较差、自我保护意识较弱,因而在医院中,住院部的跌倒风险较高,对住院部患者的安全影响较大。尤其是住院部中的老年患者,其本身的各项机能就远不如年轻人,因而在这类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后,老年患者的恢复很难,恢复周期也较长,而发生跌倒后,也会对其疾病的预后效果造成较大的影响,患者容易发生心理及生理方面的一些障碍,对老年患者的恢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控制医院住院部的跌倒风险,对于住院部患者的治疗十分重要。在住院部开展相应的跌倒预防措施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临床护理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减少临床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成为了临床的关注重点[1,2]。本研究就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跌倒风险分层方法的实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1 月—12 月间收治的50 例患者(未实施跌倒风险分层方法)作为对照组,50 例患者(实施跌倒风险分层管理)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女22 例,男28 例,年龄为41~76 岁,平均年龄为(53.47±10.39)岁;对照组中,女23例,男27 例,年龄为42 ~77 岁,平均年龄为(54.03±10.41)岁。患者纳入标准为:①精神正常者,能良好沟通;②均为本院住院患者;③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为:①处于哺乳期等特殊时期者;②肝、肾等脏器功能衰竭。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P >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开展护理。观察组采用跌倒风险分层法开展护理。具体方法如下:①在收治所有患者入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评估内容主要包括个体差异、疾病类型等11 项。按照患者的评估结果为患者实施分层管理。对于评估风险为轻度与中度的患者,除了为患者采取常规防跌倒护理措施,同时定期为患者开展防跌倒知识讲座,提升其防跌倒意识,促进其临床配合度的提升。对于评估风险为高风险患者则应用标准化综合护理措施进行干预。②在病房的床头位置贴上“谨防跌倒”的标志,根据患者的跌倒风险评估结果,采取不同的颜色,使巡房护理人员能及时识别,给予患者保护及关注。此外还能引起病房清洁人员的注意,使其在打扫病房环境时,仔细清洁地面,吸干水渍,将清洁剂清理干净,保持病房地面的干燥,为患者提供安全的病房环境。③健康宣教。在收治患者入院后,所有患者及其家属讲解住院的重要注意事项,尤其是跌倒的严重性以及预防措施,引起患者及其家属的重视。④增加病房的巡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住院部病房的巡视,每隔1h 便巡视1 次。每次巡视时应当为患者强调,不可独立行动,若需下床,应当呼叫护理人员或陪护人员陪同。若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患者存在不恰当行为应立即制止。⑤做好交接班工作。在进行交接时,护理人员应采用床旁交接的方式,换班人员应向接班人员详细沟通患者的情况,并将记录表交给接班人员,使接班人员能更好地了解患者的情况。

1.3 观察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跌倒知识掌握情况,采用本院自制的跌倒知识掌握量表进行调查,以80 ~100 分代表患者熟悉掌握,以60~80 分代表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较为熟悉,以低于60 分表示患者对跌倒知识掌握度较差,不熟悉。总掌握度=(熟悉例数+较熟悉例数)/总例数×100%。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使患者填写,对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以80 ~100 分代表患者对本次护理满意,以60 ~80 分代表患者对本次护理感到较满意,低于60 分代表患者不满意。总满意度=(满意例数+较满意例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跌倒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18.0 软件分析、处理,用t 检验计量资料(±s),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跌倒知识掌握情况

观察组的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跌倒知识掌握率对比[n(%)]

2.2 护理满意度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满意度对比[n(%)]

2.3 不良事件

观察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护理安全意识也不断加强。如何提升临床护理安全管理的质量逐渐成为了临床关注的重点内容[3]。跌倒是住院患者中的常见问题,是一种非预期性的意外,跌倒的发生可能导致轻微磕伤、软组织损伤等情况发生,甚至还可能导致患者发生骨折、脑部损伤等严重问题,对患者的影响很大。尤其是老年患者,其本身的机体能力就较弱,在医院活动时发生跌倒的风险更大,且发生跌倒后造成患者出现严重后果的风险更高。而住院部的老年患者人数本来就较多,因而医院的住院部是发生跌倒的高风险区域。防范跌倒是临床护理安全管理中的重要问题,护理安全管理的水平也是衡量医院整体治疗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4]。跌倒的发生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还可能导致严重医疗纠纷的发生,跌倒情况严重还可能造成患者正常生活能力受到较大的影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预防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十分关键[5,6]。跌倒风险分层方法是通过对入院的患者首先进行跌倒风险评估,再根据患者的跌倒风险不同等级开展对应的护理措施,这样能使护理工作中分工明确,通过分层方法,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护理人员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风险标识,对高风险患者给予重点关注,以便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的治疗环境。

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跌倒知识掌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的跌倒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

综上所述,在住院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跌倒风险分层管理模式,能有效预防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使医疗环境得以良好的维护,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保障,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住院部例数分层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更正
雨林的分层
基于我院2012-2015年住院部中成药使用情况探讨临床合理用药
住院部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项目管理在住院部整体搬迁中的应用
住院部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