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对乳腺癌患者的效果探讨

2021-01-04 08:45王垣晓柘磊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延续性活动度肌力

王垣晓 柘磊(通讯作者)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云南省肿瘤医院> 云南 昆明 650100)

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最早将多学科综合治疗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弥补了单一手法治疗的不足,在调查病人病情发展情况、剖析患者肿瘤病理类型、综合生物学特点后综合合理运用现有治疗手段,使治疗效果更符合预期[1,2]。目前分科治疗乳腺癌仍是目前国内医院的主要治疗手段,由于不同科室的医生仅对自己主治领域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对于其他领域的医学知识了解不够彻底,因为医学知识的局限性往往考虑不到疾病综合治疗的理念,医护人员对其他治疗手段及护理方案不了解制约了乳腺癌治疗效果的提升。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周期一般非常长,而且疾病有易复发的特性,患者及家属不仅承受沉重的经济压力还遭受着心理上的折磨,患者出院后还面临着肿瘤复发、疾病治疗信息匮乏等各种问题,因此延续性护理十分重要[3,4]。因此本文对多元专科护理协作开展乳腺癌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便利抽样方法选取2018 年1 月—2020 年5 月我院100名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1)医疗确诊为Ⅱ~Ⅲ期的乳腺癌患者;(2)三十岁以上且生存期评估大于一年;(3)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研究并签写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无认知能力;(2)精神疾病患者;(3)晚期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评估不到一年。实验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7.32±11.80 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46.89±11.73 岁,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延续性护理,具体为:医院成立肿瘤患者“一站式健康管理中心”,搭建出院患者信息网络平台,建立出院患者护理档案,进行个案管理;中心以护理部为依托,采用专人负责及管理,专职和兼职团队合作形式,运用Orem 自理模式对出院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模式的实践。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具体为:医院通过“一站式健康管理中心”及网络信息平台为出院患者进行病情监测和评估,组建乳腺癌延续护理多学科团队,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延续治疗护理指导、健康咨询、康复教育、心理与社会关怀等服务。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方法

1.3.1患肢肢体活动度 统计两组患者患侧肢体外展、内收、前屈上举、后伸的活动度情况。

1.3.2 肌力恢复情况 统计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

1.3.3 生命质量评分 从生理状况、社会/家庭状况、情感状况、功能状况和附加关注5 个方面进行评分,满分为100,分数越高生命质量越高。

1.3.4 并发症发生率 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患肢肢体活动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各肢体活动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患肢肢体活动度(±s)

表1 两组患者出院后患肢肢体活动度(±s)

组别例数外展内收前屈上举后伸出院1 月出院6 月出院1 月出院6 月出院1 月出院6 月出院1 月出院6 月实验组50100.31±7.14 165.31±8.1941.34±3.2372.14±5.2394.32±7.24150.13±9.1521.18±3.1447.19±4.37对照组5086.72±6.22134.39±7.0440.22±2.1455.24±4.1588.17±6.48129.27±7.9319.25±3.0231.47±5.11 t-0.8895.7380.1898.9840.7955.0670.7558.852 P-0.1880.0010.4250.0000.2150.0000.2270.000

2.2 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实验组患者肌力恢复优良率为92.00%(46/50)高于对照组54.00%(2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比较

实验组患者生命质量评分为98.67±11.99 分大于对照组89.15±10.91 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

表3 两组生命质量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比较(±s)

指标实验组对照组tP量表总分98.67±11.99 89.15±10.916.05<0.01生理状况20.18±3.7318.56±5.682.44<0.05社会/家庭状况 17.91±4.4516.40±4.542.44<0.05情感状况18.93±2.6912.20±4.6212.95<0.01功能状况18.16±2.8217.18±3.721.47>0.05附加关注26.01±4.2924.76±4.542.02<0.05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6.00%(3/50)远低于对照组24.00%(12/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据研究表明每年乳腺癌患者大约是去年患者的1.0002 ~1.008 倍,在每年确诊乳腺癌的一百四十万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会因乳腺癌而死亡。自2009 年左右至今增加了百分之三十七的乳腺癌患者,死亡率略高于增长率,乳腺癌成为了对女性生命威胁最大的疾病[5]。延续性护理被国内医护人员所重视起于2008 年,自此将延续性护理应用于出院患者的消息报道增多,运用延续性护理方法的病人中,脑卒中、外科术后及心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居多。出院患者在多专科护理小组的协助下,生活能力得到持续改善,幸福感与日剧生。出院患者延续性护理在中国三级卫生服务体系中缺乏完整性,因此延续性护理的推广应用已经成为必要的趋势。如何提高医护人员对延续性护理的重视、增加医护人员的积极性、使医护人员主动参与到病人的延续性护理中是在使患者延续性护理得到保证的过程中不断研究的问题。由于每个地方的发展有不同的特点,医疗条件的发展也受制于地方的发展状况,因此在我国偏远地区延续性护理的应用远远低于我国发达地区,在延续性护理中较少的应用了多元专科护理协作模式[6]。

随着医学上对乳腺癌的持续研究,医学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没有一种单一的手法可理想的治疗乳腺癌,要想使治疗效果符合甚至超出人们的预期就需要在提取各治疗手段的优势后将其科学、合理的整合。以小组协作决策模式代替传统的延续性护理,对患者的心理、生理运用专业的评估工具进行评估,多专科护理小组对出院患者进行专门、细致、科学的指导,使护理的专业性不断提高,在护理过程中更加规范,团队的作用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通过对资源合理评估,将适量资源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护理专业的水平,患者经过护理后恢复更加迅速,减少了患者在院治疗时间,使患者尽早融入社会、回归家庭,在住院治疗上的支出减少,同时也增加了医院医疗资源的利用率[7]。在延续性护理中配合多元专科协作使护理的整体性更加完善,架起了医患关系的桥梁,增加了出院患者的幸福指数[8]。

本文发现,实验组患者患肢肢体活动度、肌力恢复情况、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多学科合作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延续性活动度肌力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NLR、C3、C4、CRP评估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的比较分析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延续性护理管理在回访中心的应用
能量多普勒评价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度的价值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术前膝关节活动度对TKA术后关节功能的影响
WONCA 研究论文摘要汇编
———2 型糖尿病肥胖成人生活方式改变及活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