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化护理模式在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4 08:45俞吉倩李莎吴敏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围术低血糖入院

俞吉倩 李莎 吴敏

(江苏省中医院骨伤科 江苏 南京 210029)

Ⅱ型糖尿病是骨折患者最常见的内科基础性疾病之一,因其较高的血糖水平,降低了患者术中对于手术及麻醉的耐受性,同时还影响术后切口愈合,增加感染发生风险[1]。目前,临床对于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多建议在术前采取综合治疗护理措施,提高身体机能,改善血糖水平,防止并发症发生,最大限度减少对手术效果及术后康复的影响[2]。精准化护理模式即针对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采取规范化、个性化的综合性护理干预,维持围术期血糖水平的稳定。在本项研究中,采用精准化护理模式对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稳定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 例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排除骨折手术禁忌症;确诊Ⅱ型糖尿病。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骨折类型及糖尿病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一般情况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围术期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围手术期宣教、糖尿病饮食、降糖药使用指导、监测七段血糖。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精准化护理模式。

1.2.1 个性化心理护理

骨折患者因突发意外、卧床时间久、功能恢复慢及手术等,容易出现术前焦虑[3]。责任护士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等给予积极的个性化心理干预。年龄较大、文化程度较低的患者可调动家属的协同护理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亲情关怀作用;年龄相对较轻、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重点讲解术后功能恢复情况、对今后生活质量有无影响,帮助其全面了解治疗方案,以稳定情绪。

1.2.2 充分发挥糖尿病专项组护士督导作用

对血糖过高或出现低血糖均及时汇报医生及糖尿病专项组护士,共同探讨分析,找出患者血糖水平出现异常的原因。糖尿病专项组护士定期对全科室护士进行理论及操作培训、考核,保证监测血糖及胰岛素注射等操作的标准化、同质化;并全程为患者及家属进行饮食指导,在保证手术营养的需求外,考虑到饮食的合理性。

1.2.3 重视无症状低血糖的对症护理

有研究认为[4],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高于非联合使用降糖药的患者。科室对联合用药的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作为低血糖防治重点监测人群,重视无症状低血糖的对症护理。一旦患者出现盗汗、烦躁等异常情况,立即提高警惕,进行加测血糖,判断是否为低血糖。当血糖≤3.9mmol/L时,按2013 版《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处理流程进行处理,能对答如流,即意识清楚者,口服2 ~4 块方糖,每隔15 分钟复测血糖一次,直至血糖>3.9mmol/L;意识障碍者,则给予50%葡萄糖液20 ~40mL 静推,每隔15 分钟复测血糖一次,直至血糖>3.9mmol/L;血糖在3.9mmol/L 以上,6.0mmol/L 以下,但距离下一次就餐时间在1h 以上给予4 片苏打饼干,并登记在低血糖登记表上,详细记录患者所用降糖药、采取措施后复测血糖值,直至低血糖被纠正。

1.2.4 病情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血压、血糖、心率等指标的变化,并对骨折切口部位进行观察,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1.2.5 皮肤护理

术后定期为患者更换体位,并对骨隆突处外贴减压贴,保持床单清洁、干燥,潮湿时及时更换,防止压力性损伤。

1.2.6 功能锻炼指导

术后重视患者主诉及自我感受,指导其适度功能锻炼,合理控制强度和频率;在康复锻炼过程中,关注患者有无胸闷不适、头晕等现象,以保证运动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患者入院时、术前3 天、术后1 周七段血糖水平比较

1.3.2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 <0.0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在血糖水平方面,入院时,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3 天,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术后一周,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入院时和术后一周相较,观察组组间相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入院时和术后一周相较,对照组在晚餐后2h 的血糖水平有差异,其余时间段无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2。

表2 围术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表2 围术期两组患者血糖水平对比(±s,mmol/L)

注:a 同本组入院时相比,P <0.05;b 两组术前3 天相比,P <0.05;c 两组术后一周相比,P <0.05。

组别n早餐前早餐后2h中餐前中餐后2h晚餐前晚餐后2h睡前观察组30入院时10.32±2.3214.16±2.5111.24±1.8615.60±2.8012.14±2.6016.21±1.7010.64±3.21术前3 天7.31±1.91b10.54±2.64b6.23±2.43b11.03±1.65b7.79±2.51b10.32±1.83b7.86±2.34b术后1 周6.71±1.81ac9.43±2.52ac5.94±1.63ac10.27±1.51ac6.76±1.62ac9.83±3.48ac6.52±1.57ac对照组30入院时11.31±2.7214.76±2.6910.58±3.4214.87±2.1711.57±2.8515.28±2.439.57±3.21术前3 天10.62±2.21b15.23±2.87b9.78±2.92b13.33±2.64b11.47±3.21b14.34±2.67b10.28±3.54b术后1 周9.81±3.62c13.57±2.54c8.86±3.52c14.22±2.86c10.62±2.54c13.56±1.62ac8.85±3.43c

2.2 在低血糖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低血糖发生率比较

3.讨论

近年来,骨科手术患者中的糖尿病患者例数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5],与单纯骨折患者相比,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术后易出现创口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多种并发症,且血糖水平不稳定易造成生命体征波动,对于手术的顺利开展造成不利影响[6]。因此,对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骨折专科护理的基础上,还要有效管理血糖水平,同常规护理相比,精准化护理模式的优势在于更加人性化、更具针对性,通过精准化的综合护理措施使血糖水平波动在合理安全的范围内,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效果。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骨折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围术期精准化护理更有助于对其血糖水平进行控制,减少低血糖发生率;同时个性化护理还有助于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可有效促进其对自身行为进行改变,提高治疗护理配合的依从性,对于顺利渡过手术期及术后康复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围术低血糖入院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围术期舒适干预应用于口腔颌外科的效果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围术期血液管理新进展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β受体阻滞剂在围术期高血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