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抑郁症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价值分析

2021-01-04 08:45秦伟张鸿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产褥期乳房例数

秦伟 张鸿

(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 山东 淄博 255000)

产褥期抑郁症是女性分娩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诱因是产妇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使其出现思想压力,进而引发抑郁症[1]。有学者提出,焦虑与抑郁会影响产妇的产后康复,甚至出现自残等极端行为,威胁其生命安全。临床多在产褥期实施护理干预,以改善其心理状态。本研究选取67 例产褥期抑郁症产妇,用于分析综合护理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对象为2018 年10 月—2020 年1 月间来院治疗的67 例产褥期抑郁症产妇。根据护理模式分组后,A 组35 例,年龄范围介于23 ~35 岁,平均(28.62±0.47)岁;病程范围介于4~21 个月,平均(8.26±0.41)个月;初产妇21 例,经产妇14 例。B 组32 例,年龄范围介于22 ~34 岁,平均(28.15±0.34)岁;病程范围介于5 ~24 个月,平均(8.95±0.34)个月;初产妇22 例,经产妇10 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B 组行常规护理,即产后指导、母婴接触、母乳喂养指导和生活护理等。A 组行综合护理:

1.2.1 健康教育

分娩后,护理人员应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普及抑郁症的诱导因素,并讲解负面情绪对于产褥期康复的影响,使其主动调节情绪。同时应讲解产褥期护理模式,使其掌握护理要点,增强其自我护理意识。睡眠紊乱是该病的常见症状,长时间的睡眠障碍会加重抑郁症,甚至导致自杀。应全面评估产妇的睡眠障碍诱因,向其讲解睡眠质量对于病情控制的积极作用。发放睡眠保健手册,指导其掌握科学的睡眠习惯。

1.2.2 心理护理

主动与产妇交流,并耐心、平和的解答其疑惑。善用鼓励性和安慰性语言,疏导其负面情绪。指导患者适度运动,可播放音乐或电视剧,舒缓情绪。若患者的负面情绪明显,甚至有自杀倾向,则应邀请心理治疗团队进行及时干预,同时进行药物治疗。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症的主要原因,在掌握产妇的心理状态后,应针对性干预。如耐心解释心理护理的作用,使其接受婴儿性别,掌握处理婆媳矛盾等方法,主动与丈夫沟通,进而认识到自身思维的病态性,努力战胜自我。

1.2.3 饮食指导

产褥期不可进食刺激性食物,应均衡饮食,制定食谱,了解产妇的饮食喜好,并个体化指导。应告知产妇与家属不可过度进补,避免因营养过剩使乳汁拥堵,导致乳腺炎,进而加剧产妇的负面情绪。

1.2.4 喂养指导

母乳喂养开展后,产妇可能因首次喂养出现诸多失误,使其精神紧张或过度担忧,此时应进行喂养指导。协助产妇保持正确的喂养姿势,使其放松心情。同时应及时解答母乳喂养的相关问题,给予产妇积极反馈,缓解其紧张心理。同时指导其进行乳房护理,产妇分娩后,泌乳素大量分泌,使乳房泌乳。多数产妇的乳汁不足会直接导致其心理状态不佳,或因乳汁分泌过多引发炎症,诱发心理应激反应。指导产妇定时清洁乳房,若胀痛明显可按摩乳房,使用温水湿敷,借助吸乳器吸出乳汁。

1.2.5 环境护理

调节病房环境,每日定时清洁病房,开窗通风,温度调为25℃左右,湿度调为55%左右。病房外应张贴“禁止喧哗”等标识语,并严禁吸烟,保证空气质量。

1.3 观察指标

利用焦虑与抑郁自评量表测评焦虑与抑郁程度,2 个量表均是20个条目,标准分值50分,心理状态与分数成反比。依从性:优:产妇完全配合护理操作,且完全遵医嘱治疗;良:产妇基本配合护理操作,且基本遵医嘱治疗;差:产妇不配合护理操作,且未遵医嘱治疗。总依从性=(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利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表(简称PSQI)评定睡眠质量,包括自评项目19 条与他评项目5 条,共计21 分,标准分为7 分,分数与睡眠质量成反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处理经由SPSS21.0 软件完成,计量资料表达为(±s),经t 检验,计数资料表达为(%),经χ2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 组低于B 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分)

分组例数焦虑tP抑郁tP护理前护理后护理前护理后A 组3554.25±4.3137.22±2.3419.8310.00062.55±5.3743.15±2.5118.6500.000 B 组3254.19±4.2843.68±2.4412.4830.00061.47±5.4250.32±2.1411.2550.000 t-0.05711.038--0.81912.615--P-0.9550.000--0.4160.000--

2.2 睡眠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后,两组的睡眠质量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A 组低于B 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2。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分)

表2 两组睡眠质量评分对比(±s,分)

分组例数护理前护理后tP A 组3512.51±1.628.02±0.34 15.3630.000 B 组3212.48±1.579.49±0.41 10.8760.000 t-0.07715.890--P-0.9390.000--

2.3 依从性对比

A 组的总依从性高于B 组,差异显著(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依从性对比[n(%)]

3.讨论

产褥期即产后4 周,该时期产妇可能出现恐惧、压抑和沮丧心理,进而导致抑郁症[2]。产褥期抑郁症和产妇的生理与社会等因素相关,病因是家庭支持少、母乳喂养不当等。临床多为其实施护理服务,其中以综合护理最为有效。该项护理要求对产妇进行全面性健康教育,以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3]。并评估产妇的睡眠状态,指导其科学睡眠,纠正睡眠紊乱情况。有研究显示,睡眠质量和抑郁症病情具有相关性,二者相互促进或抑制,应通过睡眠指导阻断抑郁症进展。此外,需对其进行饮食与喂养指导,使其尽快适应母亲角色,积极调整心理。乳房护理是喂养指导的关键,乳汁分泌量与喂养方法、乳房自护能力等因素有关。系统化乳房护理能够使产妇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避免因乳房胀痛或乳汁分泌过少而产生负面情绪。综合护理的重点是心理护理,通过产妇的心理状态评估确定其不良情绪诱因,并根据其护理需求,调节心理护理方案[4]。生活事件是导致抑郁症的原因之一,包括婆媳矛盾、无法接受婴儿性别和夫妻关系紧张等。为此,应强化沟通,引导产妇与家庭成员交心,使其主诉想法。环境护理能够调节产妇情绪,增强其幸福感与安全感[5]。必要时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辅以情绪引导,使产妇能够排泄负面情绪,减轻病情[6,7]。护理期间,需发挥家庭作用,亲人的呵护与理解能够提高产妇的康复信心,使其正视抑郁症,进而主动配合治疗与护理工作[8]。

结果中,A 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均低于B 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B 组;总依从性高于B 组,差异显著(P <0.05)。说明综合护理可改善产妇的情绪状态,增强其依从性。原因是:综合护理全面分析抑郁症的影响因素,如产妇的身体变化和角色转变等。并根据产妇的实际情况拟定干预方案,将其作为护理中心,充分尊重其主观意愿,利用同理心给予其人文关怀。同时注重引导,使其主动克服睡眠障碍或疾病症状,利于病情康复[9,10]。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可作为该病的首选护理模式,具有较理想的应用效果。

猜你喜欢
产褥期乳房例数
关爱乳房健康 从认识乳痛做起
母乳喂养需要清洁乳房吗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更正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患者术后躁动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