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藤汤中药配方颗粒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1-01-04 08:45尹晋仙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红藤盆腔炎灌肠

尹晋仙

(山西省中医院胜利分院 山西 太原 030009)

慢性盆腔炎具体指的是盆腔内部的生殖器及其周边的相关组织发生的一种慢性炎症反应,属于近年来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女性疾病。该病主要具有多发、病情发展速度缓慢等两大特点,以育龄期阶段的妇女为好发人群[1]。药物干预是目前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治疗后病灶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较大[2]。本文研究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中药红藤汤配方颗粒灌肠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4 月—2019 年4 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86例慢性盆腔炎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3 例)和治疗组(43 例)。对照组盆腔炎病史1 ~19 个月,平均6.4±0.8个月;本次发病时间1 ~8 天,平均3.2±0.4 天;患者年龄23~56 岁,平均37.9±5.4 岁;已婚患者28 例,未婚患者15 例;已产患者24 例,未产患者19 例;治疗组盆腔炎病史1 ~20 个月,平均6.5±0.6 个月;本次发病时间1 ~9 天,平均3.4±0.5天;患者年龄25 ~58 岁,平均37.6±5.3 岁;已婚患者29 例,未婚患者14 例;已产患者26 例,未产患者17 例。一般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以进行比较分析。

1.2 方法

对照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每次500mg,每天用药一次,连续治疗一个星期;治疗组: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每次500mg,每天用药一次,同时采用中药红藤汤配方颗粒进行灌肠,主要方剂组成包括三棱、两面针、莪术各20g,蒲公英、败酱草、红藤各30g,从患者月经干净后的第3 天开始,将组方中的配方颗粒加水进行煎熬,取汁100mL 左右实施保留灌肠。药物的温度控制在38℃左右,在每天睡前灌入,灌肠前需要嘱咐患者将大小便排尽。药液装入灌肠袋后帮助患者取左侧卧位,并将臀部适当的垫高,在导管的前端位置涂抹润滑剂,插入患者的直肠,插入深度控制在14cm 左右,在10min 内完成整个药液灌注操作。随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臀部要垫高10cm 左右,药液的保留时间控制在30min 左右,每天进行1 次,连续治疗一个星期。

1.3 观察指标

(1)药物治疗总有效率;(2)药物不良反应和半年内病情复发情况;(3)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4)对治疗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

1.4 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显效:盆腔炎临床症状表现彻底或基本消失,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附件完全恢复正常状态,不存在炎性包块及渗出液;有效:盆腔炎临床症状表现明显减轻,超声检查结果显示,双侧附件状态基本正常,炎性包块的体积缩小程度在50%以上;无效:盆腔炎临床症状表现没有减轻,超声检查结果显示病灶状态仍然没有任何改变,或病情加重发展[3]。

满意度:采用不记名打分的方式,在患者治疗结束出院当天以满分为100 分的问卷,对治疗方案及效果满意度情况进行调查。<60 分为不满意,<80 分且≥60 分为基本满意,≥80 分为满意[4]。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t 检验,P <0.05 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药物治疗总有效率

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数据统计结果[n(%)]

2.2 药物不良反应和半年内病情复发情况

治疗组药物不良反应仅有1 例,少于对照组的7 例,发生率分别为2.3%和16.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半年内病情复发仅有3 例,少于对照组的12 例,复发率分别为7.0%和27.9%,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3 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

对照组盆腔炎症状消失时间和住院治疗总时间分别为(5.31±1.20)d 和(8.74±0.62)d,治疗组分别为(2.36±0.71)d 和(6.12±1.84)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4 对治疗方案及效果的满意度

治疗组对治疗方案及效果满意29 例,基本满意12 例,2 不满意例,满意度为95.3%;对照组满意16 例,基本满意18 例,9不满意例,满意度为79.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讨论

慢性盆腔炎常为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疗,在患者体质较差的情况下,病程迁延所致;但是亦可无急性盆腔炎症病史过程,如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输卵管炎。慢性盆腔炎病情较顽固,当机体抵抗力较差时,尚可急性发作。急性盆腔炎如未得到彻底治疗,病程迁延而发生慢性盆腔炎;当自然防御功能遭到破坏,或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发生变化或外源性致病菌侵入,亦可导致炎症的发生。在中医学理论当中,慢性盆腔炎被划分在“带下病”“癥瘕”等疾病的范畴当中,中医学认为患者的身体虚弱、产后体虚是导致该病出现的主要病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是中医临床对该病进行治疗的基本原则[5]。由于该病患者从患病到发病通常会经历相对较长的时间,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或预防,患者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均会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6]。药物干预是目前对该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但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往往不是十分理想,治疗后病灶再次复发的可能性较大。红藤汤的方剂组成当中所含有的红藤主要具有活血通络的作用;蒲公英与败酱草两味中药联合可以达到祛瘀止痛、清热解毒的治疗效果;两面针具有活血散瘀的治疗功效。方中诸药联合应用,可以达到软坚散结、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治疗功效。现代药理学领域所进行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红藤汤可以对细菌的繁殖过程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使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水平降低,从而有效减少炎性物质的渗出,使组织的微循环状态得到显著改善,进一步增强白细胞吞噬功效[7]。而通过保留灌肠法给药,可以将药物使药物在盆腔相近的直肠内进行保留,直接渗透到病灶位置,使局部的血药浓度水平大大提升,且药液的温度保持在38℃左右,可以对血液循环及炎症消散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保留灌肠给药方式是将药物直接通过肛门灌入到患者的直肠,避免口服给药对患者消化道所产生的的不良刺激,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用药的安全性得到明显提升[8]。本次研究中,采用西药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红藤汤配方颗粒灌肠方案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慢性盆腔炎病情控制总有效率达到90.7%,高于单纯采用西药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的对照组的69.8%,且治疗组仅有1 例不良反应,3 例患者的病情在治疗后半年内再次复发,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7例和12 例,此外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时间、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和生活质量评分的改善效果等数据,也均较对照组更为理想,且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充分说明,对慢性盆腔炎患者采用西药阿奇霉素联合中药红藤汤配方颗粒灌肠方案进行治疗的有效性、优势性、安全性,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可以将上述两种药物,作为慢性盆腔炎治疗的常规药物应用,使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使更多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加迅速而彻底的治疗,使转归更加理想,提升广大女性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通过进行本次研究,并对结果进行分析,更加充分说明,慢性盆腔炎采用红藤汤配方颗粒灌肠方案治疗,能够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复发可能,改善炎症因子水平和生活质量,缩短治疗时间,使总有效率和患者满意度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红藤盆腔炎灌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红藤联合脉通散外敷对肺癌伴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栓弹力图的影响
鞋尖朝外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一例空气灌肠法治疗犬肠套叠
灌肠方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
热敏灸结合中药灌肠缓解慢性盆腔痛的作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3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8例
耳穴贴压配合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