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阳益胃汤配合中医特色优质护理治疗腹部手术后功能紊乱的回顾性分析

2021-01-04 08:45罗映桦郑燕生何丽卿
医药前沿 2020年25期
关键词:胃动素升阳胃肠功能

罗映桦 郑燕生 何丽卿

(1 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办公室 广东 广州 510000)

(2 广东省中医院胃肠外科 广东 广州 510000)

手术后胃肠功能紊乱(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在腹部手术后多见,是手术中创伤、麻醉药物、CO2 等理化因子刺激等因素[1,2]共同引起患者出现一系列术后消化道不良症状的临床综合征,表现为术后腹胀、排气、排便延迟以及恶心、呕吐等症,个别患者也出现腹泻的症状。作为外科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中医相关治疗与护理措施不断深入应用,其中升阳益胃汤就是在临床研究中被证实对于胃肠道术后功能恢复有良好的效果[3],结合了优质高效的护理方案,更利于患者术后恢复[4]。对此本次研究旨在探讨升阳益胃汤配合中医特色优质护理起到的作用。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 年10 月—2017 年10 月本院胃肠外科术后并发FGID 患者60 例,分为两组:对照组26 例(男14 例,女12 例),平均年龄51.15 岁,治疗组34 例(男19 例,女15 例),平均年龄47.20 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中医证形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 年制定的《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中医病症部分》[5]和《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西医诊断:根据1988 年国际胃肠学杂志发表的《罗马标准Ⅲ》,以腹痛、腹胀、恶心、呕吐、腹泻及排便困难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胃肠疾病综合征。

1.3 纳入标准

(1)18 岁≤年龄≤65 岁;(2)符合中医诊断标准;(3)胃肠道手术术后;(4)符合术后胃肠功能紊乱诊断。

1.4 排除标准

(1)年龄不符,处于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相关药物过敏史者;(2)合并各系统功能不全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糖尿病、活动性结核患者;(3)严重合并症,不能配合治疗者;(4)术后出现参加其他临床研究并影响本研究的患者;(5)术前已经发生胃肠功能紊乱的患者。

1.5 治疗方法

1.5.1 对照组

不予患者性中药干预治疗,采用常规术后护理;

1.5.2 治疗组

予患者升阳益胃汤,药房统一制备,100mL/袋,日一次,疗程5 天。方药:黄芪、半夏、党参、独活、防风、白芍、羌活、陈皮、茯苓、柴胡、泽泻、白术、黄连、炙甘草。治疗组同时采用我科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做好患者的综合评估,制订个性化护理方案:(1)中医情志护理[7]:与患者亲切交流,教会病人保持乐观心态能促进人体生理功能,避免情志过激,能有益于疾病恢复,调动病人主观能动性,针对病人不同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进行心理疏导,不仅帮助患者提高对疾病的认知度,同时带动患者战胜疾病的积极性。(2)疼痛护理[8]: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合理给予药物止痛,并配合穴位按摩、局部热敷等辅助措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状态。(3)管道护理:保证引流管固定良好,确保其通畅性,避免弯折、堵塞、脱落等不良事件发生,动态观察引流液量、色、质等变化情况。(4)饮食指导:重视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患者胃肠功能恢复度,并动态评估耐受度,指导患者正确饮食过渡。(5)其他护理:指导患者有效咳嗽、辅助拍背排痰,积极预防肺部感染发生。(6)中药宣教:饭后半小时温服中药,服用中药期间宜清淡有营养的饮食,不宜进食刺激性食物。(7)练功导引(功能锻炼):术后2 小时开始指导病人翻身,术后1 天可督促病人坐起,术后2天鼓励病人下床活动,术后3 天可在家人或护理人陪同搀扶下室内行走。逐渐可独自慢行至生活自理。(8)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宣教方法可通过建立微信群、医院,科室公众微信平台、折页手册发放等。

1.6 观察指标

1.6.1 主要症状积分

依据《胃肠疾病中医证候评分表》[9]。(1)疗效指数(n)=(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2)临床疗效评定:治愈:n:95%~100%;显效:n:75%以上;有效:n:55%以上;无效:n:50%以下。

1.7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20.0 软件包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 检验,当P <0.05 时,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治疗结果

2.1 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指标变化,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判定

2.2 治疗前后胃激素变化程度

治疗前,两组患者胃动素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胃动素下降幅度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素比较(±s,ng/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胃动素比较(±s,ng/L)

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 <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n胃动素治疗组34治疗前48.12±7.34治疗后61.06±6.66△*对照组26治疗前46.72±5.86治疗后51.67±5.63△

3.讨论

中医理论中认为胃肠道功能紊乱的基本病机为脾胃不和,胃肠道术后患者,多因术中创伤导致机体受损,尤其胃肠手术中对于解剖结构的破坏直接损伤脏腑功能,导致气血亏损,在脏腑功能未能恢复期间,化源不足,脾胃气虚不得恢复,运化失常,出现脾胃不和相关的纳呆、嗳气、腹胀、反酸、呕吐等表现。升阳益胃汤出自元·李东垣的《脾胃论·肺之脾胃虚论篇》,是治疗脾胃虚弱的常用方剂。本单位也常用该方加减治疗脾胃伤正证,包括各种胃肠手术后功能紊乱,取得了良好效果[10,11]。本研究过程中也发现,对患者采取升阳益胃汤配合中医特色优质护理后能够帮助患者加快胃肠功能恢复可能与鼓励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相关,与传统外科术后饮食恢复要求对比,该方案是以尽量不损伤患者正常机能为依托,鼓励病人以食促恢复,也十分贴合快速康复外科的理念。

胃肠手术病人手术后,通常要面对术口疼痛、身体自由活动受限或不敢自主活动等问题,以及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由于术前对于自身的手术成功率有较高期待,术后对于疾病的真实情况、肿瘤的分期等结果具有迫切了解的心理,导致在恢复期间形成焦虑状态,间接影响胃肠功能的协调性恢复。所以重视胃肠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包括:尽量详细及时的解释病情,告知注意事项,解释术后疼痛的常态化,鼓励主动深呼吸和咳嗽,对于高龄患者尤其注意告知抑制咳嗽的不良后果,通过心理护理措施增加患者的依从性,肺与大肠相表里是中医经典理论之一,肺气宣降得宜,肺部感染率降低能预防胃肠功能紊乱的发生;多数患者在经历手术创伤后容易出现抑郁情绪,特别是老年人,容易导致不配合下床活动、不规律用药或有其他异常行为,同样影响胃肠功能的恢复,因此需要针对患者异常心理状态做出相应的疏导,帮助病人克服抑郁情绪。

医学模式的发展是成螺旋式上升的,对护理服务质量要求也不断提高[12],促进我们不断挖掘优质护理的核心概念——以人为本,临床中不断完善基础护理、专业性护理的具体内容,管理上落实护理责任制,除了给予患者规范性、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同时要求增进护理人员之间的工作协调性,在承担岗位职责的基础上,调动其主动性和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的效率,营造良好的医护、护患互动关系[13]。沟通是营造和谐护理关系的前提,一方面,使用亲切、真诚、尊重态度倾听病人诉求,利用温和的语言关心病人,也可恰当运用非语言方式安抚病人,另一方面,还应该掌握有效的沟通方法,在业务学习中可以不断揣摩锻炼、相互学习,促进共同进步。从而在面对患者时,保持态度亲切、仪表端庄,其次使用礼貌用语,贴近患者内心需求,针对性的给予患者交流和沟通,消除患者对病情及治疗手段的疑虑,以及因为手术产生的紧张、焦虑感,提高对治疗依从性。

优质护理是贯穿病人诊疗全程的护理方案,本研究发现优质护理特色点体现在就是重视心理护理以及将中医理念应用于护理措施的指导中,结合升阳益胃汤的使用,促进患者更快、更好的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胃动素升阳胃肠功能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疏风升阳治失眠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升阳益胃汤的临床应用
孕吐方治疗妊娠剧吐的疗效及对血清胃动素的影响
金杰教授运用升阳益胃汤治疗经验
升阳除湿汤加减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综合征的影响
胃动素对消化间期胃动脉血流影响的在体机制研究
改良足三里穴位注射对直肠癌Dixon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