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以平三焦辨证治疗肾与膀胱病验案举隅*

2021-01-04 07:52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上海20499
中医文献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中焦尿频尿常规

上海市奉贤区中医医院(上海,20499) 指 导

陈以平教授,著名肾脏病专家,行医50余载,学验俱丰。陈以平教授擅用三焦辨证治疗肾病,尤其是自创“斡旋三焦疗法”,用治肾病,常获奇效。现举陈师验案数则,以飨读者。

复发性尿路感染案一

王某某,女,73岁。因“尿频、尿急10余年”于2018年10月25日就诊。既往偶有尿痛、尿等待,2012年经膀胱镜确诊为腺性膀胱炎,并予手术治疗,术后症状仍发作,多次予头孢类及热淋清等治疗,效果差。刻下仍有尿频,上午解小便10余次,尿急,稍有尿痛,腰背酸软,纳可,大便调。舌红,苔薄腻,脉沉细。2018年10月9日尿常规:红细胞56.9/μl,隐血(++),细菌577.4/μl。证属湿热蕴结下焦,肾虚失于气化。治以清利下焦,益气滋阴,佐以温肾化气,宣畅上、中二焦。方药:生地12 g,麦冬12 g,玄参9 g,北沙参12 g,莲子心9 g,茯苓12 g,丹皮12 g,竹叶15 g,滑石12 g,灯心草9 g,通草9 g,乌梅12 g,僵蚕15 g,乌药6 g,麻黄3 g,覆盆子30 g,荔枝核12 g。

二诊:2018年12月20日。尿频好转。上午解小便4~7次,无尿痛,无血尿,余症平。舌红,苔薄,脉细。尿常规:红细胞20/μl,隐血(+)。守上方治疗。

三诊:2019年9月12日。尿频明显好转,已停药5个月。一周前觉尿道口灼热,肛门坠胀,稍有尿频,无发热,无肉眼血尿,纳可,大便日三行。舌红,苔黄腻,脉滑细。尿常规:红细胞9.4/μl,白细胞49.6/μl。证属下焦气阴两虚,中焦气虚下陷,兼中下二焦湿热蕴结。治以滋补下焦,升提中焦,兼清利湿热。方药:生黄芪45 g,山萸肉15 g,黄精15 g,川断15 g,狗脊15 g,猪苓15 g,茯苓15 g,鹿衔草 30 g,升麻12 g,菖蒲15 g,地力梗30 g,仙鹤草30 g,灵芝30 g,乌药9 g,石斛15 g,柴胡9 g,竹叶9 g,猫须草30 g。

四诊:2019年10月11日。尿道口灼热减轻,仍有肛门坠胀,纳可,寐欠安。舌红,苔黄腻而干,脉弦。尿常规:红细胞0.9/HP,白细胞1.1/HP。2019年9月12日方去乌药、柴胡、竹叶,黄芪改为15 g。

按:肾与膀胱同属下焦,为表里之脏腑,关系极为密切。《素问·灵兰秘典论》载:“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气化为肾所主。肾为主水之脏,主津液,需膀胱开合有度。陈师认为,虽然复发性尿路感染病位主要在下焦,但常常为二焦或三焦合病。该病以“肾虚膀胱热”为主要病机,且肾虚兼有脾虚、肝郁,邪实则以湿热为主,兼有瘀、浊、毒。湿热蕴结,下焦失于气化,则尿频、尿痛;湿阻气滞,三焦不利,病程日久,则下焦气阴两虚,出现腰背酸软,脉沉细。方中生地、麦冬、玄参、沙参滋补下焦,玄参合丹皮清热凉血散瘀;竹叶、滑石清热化湿,灯心草、通草清热通淋,四味合用以驱邪;三焦不利,中焦首当其冲,莲子心、僵蚕健脾助运,以复中焦枢纽之功;荔枝核、乌药温下焦助气化,乌梅、覆盆子酸收入肾经以治尿频;麻黄轻宣开泄,启动上焦,上焦启而下焦开。诸药合用,补虚泻实,三焦调畅,故收奇效。2019年9月12日来诊,此次病机与上次不同:中、下二焦湿热壅盛,故尿道口灼热;下焦气阴两虚,故尿频、脉细;中焦气虚下陷,故肛门坠胀、大便频。治拟滋阴补肾、健脾益气、清利湿热;方中山萸肉、黄精、石斛、川断、狗脊滋补下焦,黄芪、仙鹤草、灵芝补中焦,升麻、柴胡升脾气,合用猪茯苓、菖蒲健脾化湿;鹿衔草、地力梗、竹叶、猫须草清利中、下二焦湿热,乌药温下焦助气化。诸药合用,清利与补虚兼施,诸症得除。

重症IgA肾病案二

钮某某,男,29岁。因“泡沫尿3个月”于2018年10月11日就诊。无肉眼血尿,无少尿浮肿,纳可,大便调,面部发疹,无痒痛。舌边略红,苔薄白,脉细。2018年9月肾穿刺示:IgA肾病(IgAN),4/27节段硬化,10/27球性硬化,1/27球性细胞纤维性新月体,轻度小管间质病变,局灶小管萎缩,间质局灶纤维化和炎细胞浸润。肾功能:血肌酐(SCr)151 μmol/L,血尿素氮(BUN)14.7 mmol/L,尿酸(UA) 448 μmol/L。尿蛋白定量2.34 g/24h。尿常规:比重1.015,pH 6.5,蛋白(+++),红细胞89/μl。双肾B超:右肾99 mm×34 mm,左肾96 mm×38 mm。证属三焦热毒炽盛。治以清利三焦,滋补下焦,佐以化瘀解毒。方药:生黄芪30 g,黄精20 g,川芎15 g,葛根15 g,杜仲15 g,枸杞15 g,柴胡9 g,黄芩12 g,炒白术12 g,白芍20 g,白菊花12 g,苍术12 g,薏苡仁30 g,积雪草30 g,金蝉花15 g,藤梨根30 g。

二诊:2019年4月2日。仍有泡沫尿,稍头胀,口角时有溃疡,余症平。舌淡红,苔薄,脉细。肾功能:SCr 126 μmol/L,BUN 9.4 mmol/L,UA 441 μmol/L。尿蛋白定量2.76 g/24h。尿常规:比重1.018,蛋白(+++),红细胞47.6/μl。原方加竹叶12 g,小蓟30 g。

三诊:2019年9月12日。泡沫尿减少,余症平。舌淡,苔薄,脉细。肾功能:SCr 108 μmol/L,BUN 6.6 mmol/L,UA 336 μmol/L。尿蛋白定量0.81 g/24h。尿常规:比重1.016,蛋白(++),红细胞16/μl。证属下焦亏虚,湿热留恋。治以补益下焦,清热化湿。方药:生黄芪45 g,黄精20 g,川断12 g,狗脊12 g,当归12 g,虎杖15 g,菟丝子30 g,莪术15 g,金蝉花15 g,苍术12 g,生白术12 g,薏苡仁30 g。

四诊:2020年5月16日。泡沫尿减少,纳寐可。舌淡,苔薄,脉细。肾功能:SCr 93 μmol/L,BUN 6.9 mmol/L,UA 360 μmol/L。尿蛋白定量0.69 g/24 h。尿常规:比重1.015,蛋白(++),红细胞26.4/μl。上方加金雀根30 g。

按:陈师认为,重症IgA肾病病理损伤严重,常有炎细胞浸润、系膜增殖,甚至肾小球硬化、新月体形成[1]。本病常因病菌感染诱发病情活动,甚至导致肾功能恶化发展成终末期肾病。陈师总结上述病理损伤为湿热、瘀血、浊毒,其本为下焦气、阴、阳亏虚,从而形成邪盛正虚、正邪胶着的病理状态。上焦热毒炽盛,则面部发疹;中焦湿热壅盛,热毒上犯,则发口腔溃疡;下焦湿热成毒,灼伤脉络,可见血尿,邪热耗气伤阴,肾气不固,可见蛋白尿;三焦气机郁滞,瘀血浊毒内生,则肌酐增高。故予黄芪、黄精、金蝉花、枸杞滋补下焦;黄芩、菊花清上焦热毒,苍白术、薏苡仁、竹叶清化中焦湿热,畅达中焦,积雪草、藤梨根、小蓟清利下焦,解毒活血,凉血止血;川芎、葛根、白芍活血化瘀。三焦以通为用,不通则气水不运,诸邪内生。手少阳三焦经从上向下纵贯上、中、下三焦,发挥温和煦养功能,以疏通畅行上下、内外,故佐柴胡,以入少阳经,调畅三焦,通利枢机,如此则三焦决渎有权,水道通焉。2019年9月12日就诊时,邪气渐消,正气仍虚,治则为补益下焦,兼清除余邪,佐活血化瘀。予黄芪、黄精、菟丝子、金蝉花、川断、狗脊补益下焦。“三焦者,元气之别使也”,元气虚弱,三焦不畅,甚而衰败,故重用黄芪至45~60 g,以大补元气,畅达三焦。苍白术、薏苡仁化湿热余邪,健运中焦。气机不畅,瘀血内生,血溢脉外,故合虎杖、当归、莪术以活血祛瘀。诸药合用,如此方能元气充沛,枢纽得复,三焦调畅,气化行而水道通,湿热除而瘀血消。

糖尿病肾病案三

舒某,女,39岁。因“发现糖尿病2年”于2018年 12月26日就诊。有糖尿病家族史,目前用胰岛素联合“拜糖平”控制血糖,查空腹血糖5~7 mmol/L。2017年9月因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口服“黄葵胶囊”。刻下:腰酸膝软,无浮肿,纳可,大便畅。舌暗红,苔中腻,脉细。2018年12月22日查肾功能:SCr 50.7 μmol/L,BUN 4.3 mmol/L,UA 360 μmol/L。 尿微量白蛋白:1729 mg/L。尿常规:比重1.020,蛋白(++);肾活检:3/10球性硬化,2/10 球囊壁纤维化,间质少量至中量炎细胞浸润,病理符合糖尿病肾病Ⅱ型。证属上焦燥热,下焦气阴两虚;治以清利上焦,滋补下焦,兼运化中焦,调畅三焦。方药:生黄芪30 g,牛蒡子30 g,金银花15 g,丹皮15 g,龟板12 g,女贞子12 g,旱莲草20 g,生蒲黄10 g,苍术15 g,生白术15 g,蛇舌草30 g,薏苡仁30 g,怀山药15 g。

二诊:2019年7月3日。仍有下肢酸软,纳寐可,二便调。舌红,苔薄白,脉细。尿微量白蛋白336.9 mg/L。原方加桂枝6 g。

按:陈师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病”范畴,病机早期为阴虚燥热,中期阴伤及气,气阴两虚,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本病病及三焦,以下焦为本。病机传变为“始上焦,终下焦”。早期以上焦燥热,下焦阴虚为主,兼有中焦气虚、湿热等,治拟清利上焦,滋补下焦,兼健运中焦;后期为下焦亏虚,中焦不调,兼有痰、饮、热、毒、郁、瘀诸邪,治拟调补中下二焦,兼顾驱邪;另外,三焦受阻,气机不利,瘀血内生,故益气活血贯穿于治疗始终。方中黄芪、龟板、女贞子、旱莲草、山药滋补下焦;金银花、牛蒡子清利上焦;苍白术、薏苡仁健运中焦,化湿行水,且有“湿去热孤,孤热易除”之功;燥热成毒,故合用蛇舌草、蒲黄、丹皮清热解毒,凉血散瘀。本病以滋补下焦为本,清利上焦为标,而健运中焦为治疗之关键。概中焦为五脏气机之枢纽,中焦调畅,上焦燥热易除,下焦虚损易补,且可阻断甚至逆转病势,起到拨云见日之功。陈师常根据中焦虚实寒热之不同而辨证选用党参、苍白术、僵蚕、山萸肉、薏苡仁、茯苓、槟榔、木瓜、石菖蒲、吴茱萸、草豆蔻等药。

糖尿病肾病案四

宋某某,男,56岁。因“血糖增高10余年,泡沫尿3年”于2015年10月16日就诊。2012年发现蛋白尿,用药不详。2013年7月检查:24 h尿蛋白1419 mg,血肌酐有所上升(具体不详)。肾活检:病理符合糖尿病肾病Ⅱ型。后予“雷公藤多甙片”。2014年10月起停“雷公藤多甙片”,开始中药治疗,病情无明显缓解。刻下:纳寐可,小便量可,夜尿3次;舌净,脉弦。2015年9月26日查肾功能:SCr 181 μmol/L,BUN 11.8 mmol/L,UA 386 μmol/L;尿蛋白定量2.39 g/24h。双肾B超示:右101 mm×45 mm,左100 mm×43 mm,被膜不规整,皮质回声增强,集合系统模糊。证属中下二焦气虚不固,兼瘀毒互结。治以调补中下二焦,解毒祛瘀,兼斡旋三焦。方药:生黄芪45 g,黄精20 g,灵芝30 g,葛根20 g,川芎15 g,山萸肉20 g,牛蒡子30 g,苍术15 g,生白术15 g,金蝉花15 g,积雪草30 g,莪术12 g,五灵脂12 g,参三七粉3 g。

二诊:2016年7月15日。仍有泡沫尿,纳寐可,大便日行3~5次,质稀。舌淡红,苔薄白,脉弦。肾功能:SCr 135 μmol/L,BUN 13.6 mmol/L,UA 516 μmol/L。尿蛋白定量2.04 g/24h。上方减莪术,加仙灵脾15 g,巴戟天15 g,山药15 g。

三诊:2017年9月17日。仍有泡沫尿,纳寐可,大便调,夜尿3次。舌淡,苔薄,脉滑。2017年9月14日肾功能:SCr 141 μmol/L,BUN 13.9 mmol/L,UA 377 μmol/L。空腹血糖8.1 mmol/L。尿蛋白定量3.81 g/24h。上方加鬼箭羽30 g。

四诊:2018年10月10日。仍有泡沫尿,纳寐可,大便质稀,日行二三次,夜尿二三次,无浮肿。舌淡,苔薄,脉滑。肾功能:SCr 139 μmol/L,BUN 14.1 mmol/L,UA 397 μmol/L。空腹血糖8.95 mmol/L;尿蛋白定量2.16 g/24h。上方加僵蚕15 g,片姜黄9 g。

五诊:2019年6月5日。近一年来排尿后有少腹隐痛,可自行缓解,晨尿后出现,仍有泡沫尿,乏力,口干喜饮,纳寐可,大便调。舌略暗,苔中腻,脉滑。肾功能:SCr 166 μmol/L,BUN 16.6 mmol/L,UA 391 μmol/L。空腹血糖7.99 mmol/L。尿蛋白定量3.72 g/24h。调整处方如下:生黄芪45 g,黄精20 g,灵芝30 g,葛根20 g,川芎15 g,山萸肉20 g,牛蒡子30 g,僵蚕15 g,穿山龙30 g,参三七粉3 g,制大黄9 g,鬼箭羽30 g,莪术15 g。

按:本病为糖尿病肾病中后阶段,病情凶险,病机复杂,传变迅速,极易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文献报道,本病从临床糖尿病肾病期发展至终末期肾衰竭的平均时间为5~8年[2]。中焦气虚下陷,下焦气虚不固,可见大量蛋白尿;阴虚及气,下焦气阴两虚,肾失封藏,故夜尿频;先后天不足,元气亏虚,三焦衰败而郁滞,气血不行而成瘀成毒,蕴结积聚下焦。陈师认为,对于三焦衰败、正虚邪结者,临床应斡旋三焦,恢复脏腑气机,并注意扶正不养积、消积不伤正。故本方重用黄芪以大补元气,升提中气;黄精、灵芝、山萸肉、蝉花、西洋参调补三焦;苍白术、僵蚕健脾气、畅中焦;合用葛根、川芎、莪术、五灵脂、三七粉活血祛瘀,积雪草、穿山龙活血通络;佐以牛蒡子、鬼箭羽清热解毒,宣上焦而利下焦。诸药合用,则元气充沛,三焦调畅,精微得固,瘀毒得解。本病治疗以补益下焦为本,以祛邪为标,而斡旋三焦为治疗之关键。陈师认为,慢性肾病后期为三焦合病,水湿、痰、瘀、热、浊毒等各种病理产物阻滞机体,三焦元气不运、水火失调、气机阻滞。斡旋三焦为治疗此类病证之关键,具体可根据临床辨证予补益元气、益气活血、清利湿热、调畅气机、通调水道等治法,通补兼施,以通为补。经过长期调治,本案患者病情趋于稳定,肾衰竭进展得到控制及改善,肾功能保持稳定,达到带病延年的目的。

陈师曾言,三焦辨治肾病,以三焦为纲,以正邪为目;正气虚,以补下焦为根本,治中焦为关键;邪气盛,以驱邪为主,兼疏利少阳。此为三焦辨治肾病精髓所在。通过补虚泻实,斡旋三焦,使水火共济、气机通畅、气化得复,从而病体得愈。

猜你喜欢
中焦尿频尿常规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老了就应该尿频吗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尿频都是前列腺炎引起的吗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膀胱的谎言——尿频、尿急、尿失禁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查结果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临床尿常规检验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