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前超声诊断单纯静脉导管缺如2胎

2021-01-04 09:03武彦廷刘国辉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20年11期
关键词:核型门静脉系统性

武彦廷,刘国辉

(内蒙古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超声医学科,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病例1,孕妇28岁,孕18周,孕1产0,常规产前显示子宫底高17 cm,腹围101 cm,胎心率150次/分。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唐氏筛查低风险。产前系统性超声筛查显示胎儿脐静脉未入肝脏,亦未延续为门静脉,沿肝脏表面走行进入下腔静脉,属脐静脉异常走行肝内分流(图1A);诊断:宫内单活胎,胎儿静脉导管缺如,单脐动脉。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显示47,XN+16[16]/46,XN[26](图1B),共检查42个细胞,16个细胞16号染色体为三倍体,26个细胞16号染色体为正常二倍体,诊断为16号染色体嵌合体。综合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单脐动脉,16号染色体嵌合体。

图1 病例1,胎儿静脉导管缺如 A.脉冲多普勒频谱图; B.染色体核型分析图 图2 病例2,胎儿静脉导管缺如 A.系统性超声筛查所见; B.脉冲多普勒频谱示静脉导管区域异常 (UV:脐静脉,IVC:下腔静脉;LHV:左肝静脉,MHV:肝中静脉,RHV:右肝静脉,LPV:门静脉左支,RPV:门静脉右支)

病例2,孕妇29岁,孕1产0,孕24周。常规产前显示子宫底高22 cm,腹围110 cm,胎心率140次/分。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超声筛查胎儿颈项透明层时未见静脉导管。唐氏筛查低风险。产前系统性超声筛查显示脐静脉进入肝脏后延续为门静脉,分为左、右支,未见静脉导管与下腔静脉相连(图2A),静脉导管区域见异常频谱(图2B),属脐静脉异常走行肝内分流;诊断:宫内单活胎,静脉导管缺如。行羊膜腔穿刺术,羊水染色体微阵列分析结果阳性,arr[hg19]15q25.2(82,817,810-85,052,858)×1;诊断:胎儿15号染色体q25.2区域有较大片段缺失。综合诊断:胎儿静脉导管缺如,15号染色体q25.2区域缺失。

讨论静脉导管是连接胎儿脐静脉与下腔静脉的管状结构,具有括约肌结构,可调节胎儿血液分配。静脉导管缺如合并脐静脉走行异常分为肝内分流与肝外分流。本组2胎染色体分析结果均异常,超声显示静脉导管缺如,脐静脉经肝内或肝外分流入右心房从而进入全身。胎儿时期静脉导管缺如并脐静脉肝外分流可致肝门静脉发育不良;合并脐静脉肝内分流时,如血容量不足或贫血,可因血液无法通过静脉导管调节至全身而致发育迟缓。目前产前染色体筛查仅能做到普及唐氏筛查,结果呈低风险并不意味着其他染色体正常。疑诊胎儿单纯静脉导管缺如时,需行羊水穿刺,分析染色体核型及染色体微阵列。产前系统性超声筛查或宜将静脉导管及其频谱列入常规检测项目。

猜你喜欢
核型门静脉系统性
产前诊断指征与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
系统性红斑狼疮临床特点
系统性红斑狼疮误诊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抗核抗体荧光核型在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自身免疫性肝炎筛查中的作用评估*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细胞遗传学特征与临床的关系
肝外型门静脉血管瘤1例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肝移植术后门静脉系统并发症的血管内介入治疗
3.0T MR NATIVE True-FISP与VIBE序列在肝脏门静脉成像中的对比研究
以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为轴心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6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