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院内感染安全隐患的危险因素加以分析并制定其防范措施

2021-01-05 23:45谢沥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血透医护人员科室

谢沥影

(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0 引言

当前,人们的法律意识在不断的提升,尤其在医院的疾病治疗上要求享受到越来越高的服务质量。这就需要医护人员要在工作中更加细心周到,但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工作量较大,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稍微不注意就会引发医患矛盾,增加了医疗纠纷事件的发生[1]。近年来,急慢性肾功能衰竭成为常见的疾病,而其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血液透析,血透室是主要的治疗场所。该类病人的增加导致护理工作繁忙,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安全隐患;再加上血透患者本身体质较差,免疫力与常人相比更低,也就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2,3]。本研究对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管理方案,选取了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了阐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的研究对象选取的是本院血透室收治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共计抽取了534例,其中有60例发生不良事件。收治的时间均为2017年1月至2019年2月。60例患者中最大的年龄为68岁,最小的年龄为32岁,所有患者均同意参与此次调查研究。

1.2 方法

对患者出现的不良事件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出相关的危险因素,将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科学可行的解决方案,从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4,5]。

2 结果

在所有抽取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的534例患者中共有60例出现了医院感染的情况,发生率为11.23%。对患者发生感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得出有以下几点:护理人员不具备较高的责任心、在给患者用药中未严格执行用药核查制度、技能水平较低或者操作过程不当未对患者病情进行动态观察、未能遵照医嘱、未能严格执行护理工作的相关规章制度,另外还有建筑布局不合理、管理制度不健全、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不高、侵入性操作导致感染、患者本身免疫力低下等,以上均会成为引发血透室护理工作隐患的主要危险因素[6-8]。

3 讨论

针对导致血透室感染发生的主要原因,血透室的护理工作存在的安全隐患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预防和管理。

(1)在透析室内完善相关的安全管理制度。以主任和护士长为中心,充分发挥出带头作用,建立出一个更加安全有效的管理系统,真正实现科室中的每个人都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每个人都为科室的安全负责任。合理利用高科技部署出严密的管理体系,对护理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好实时监控,保证每一个环节都实现标准化、规范化。科室内的每一个成员都应在工作中进行相互的监督,在科室内落实每一个文件和规范,从而在根本上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9]。

(2)保证使用仪器的安全。对于血透室的仪器设备也应建立一个安全规范的管理体系,由专门人员对仪器进行管理,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使其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也能保障患者在使用中的安全。另外,对仪器操作人员应进行定期的培训,使其能够掌握更多操作仪器的技能,能够严格按照操作规范流程进行操作,使其形成良好规范的操作仪器的习惯,在根源上杜绝不良事件的发生[10]。

(3)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风险意识。在科室内定期组织召开法律知识讲座,大大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及责任感[11]。使得每一位医护人员都能在工作中遵从法律,依照医院的规章制度进行各种操作,真正做好安全风险的预防工作,从口号到行动,从而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4)培养血透室医护人员的业务素质。对科室内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和检查,了解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从而不断调整考核策略,提高他们的业务技能。尤其是新医护人员应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积极主动地向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老人学习,向他们学习护理操作经验,并组织交流经验的座谈会,形成相互督促、相互交流的友好氛围,让护理工作的质量得以不断提升。

(5)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医护人员应态度和蔼地与患者交流,真正地从患者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的交流,让他们对患者的病情有深入的了解,从而给予患者更多的安慰,使其能够更加配合医护人员的操作,提高治疗依从性。加强与患者家属的沟通也会赢得他们的理解,减少和避免了医患纠纷的发生。另外,对于医护人员也应对他们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缓解他们巨大的工作压力,从而能够在最好的状态下为患者提供最好的护理服务[12]。

(6)合理布局。血透中心应该布局合理,分区严格,将清洁区与污染区严格分开,同时可以根据需要设置医护人员、患者、医疗废弃物等的专用通道,并贴好醒目的标识。相关工作人员进入透析治疗区域要注意着装,非本部门人员禁止进入。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做好登记,具体责任明确到个人。

(7)严控陪护人员数量。血透中心一般不安排陪护人员,除非病情确实需要,则允许安排一名陪护人员。陪护人员要减少走动等动作,避免制造浮尘,降低因陪护人员引起的交叉感染的发生率。

(8)监管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研究表明,一半以上的医院感染与医护人员的手传播有关。在预防与控制感染的过程中,手卫生是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日常诊疗护理工作中,医护人员要格外注意手卫生,每季度对医护人员手部细菌采样培养,每月监测其手部卫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处理,避免导致感染的发生。

(9)加强患者管理。制定完善的登记制度并落实到位。患者入院后,先要对其进行乙肝、梅毒、艾滋病等可能传染的疾病的检测,并进行统一登记,登记册及时进行复查更新。对传染病人要做好隔离措施,专房专机,所有物品均专门用于该患者,并严格执行消毒措施。

综合以上,为了有效减少血透室院内感染的情况,医院要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理的预防措施,培养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全面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养,并在护理过程中注意加强护患沟通,为病人的治疗提供有力保障,使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更加满意。

猜你喜欢
血透医护人员科室
消毒供应中心与临床科室建立有效沟通的实践与探讨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集束化护理策略对维持性血透患者高磷血症的影响与分析
法国用免费拳击课感谢医护人员
《海峡姐妹》志愿者为医护人员送温暖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等疫情过去,你要记得这四件事
爱紧张的猫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