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医院手术器械清洗消毒的方法

2021-01-05 23:45卢淑芬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灭菌器手术器械无菌

卢淑芬

(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山西 忻州)

0 引言

消毒灭菌是质量的保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安全水平,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或灭菌成功的关键。传统手术器械管理清洗、包装等都是由手术室内部工作人员完成,灭菌则送至供应室完成,两者配合难以明确责任或规范,容易造成包装、消毒灭菌不规范或器械损耗丢失等[1]。我们消毒供应中心对手术器械的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实行一体化管理模式[2],确保手术器械消毒合格率。

1 建立完善的医院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的培训机制

(1)加强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的素质培训。①首先要培训员工的自我保护技能。医院需要根据相关消毒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职业安全防护制度,并制定相应的应急计划,对于不熟悉自我安全防护技术的相关人员以及对制度不熟悉、不了解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技能培训及教育学习,从而全面提高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的自我安全防护能力与素质,进一步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概率。②规范医院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的培训工作。在院内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中,每位工作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以下几点:快速准确判断各种手术器械和物品,合理使用各种清洗消毒工具,并对其器械和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操作;明确各清洗消毒设备的使用方法及操作流程;明确清洗、消毒、灭菌效果的检测方法和具体标准;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必须要熟知医院感染防治知识。

(2)加强医院感染防治以及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和管理知识的更新:医院消毒供应室相关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在掌握和运用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掌握专业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和应用情况,及时更新知识,掌握新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加强供应室各区域管理和再生物品环节的质量管理:保持供应室环境干净整洁,按照相关要求详细划分内部区域(污染区、清洁区、无菌物品存放区等),保证具有充足的采光,保持空气流通,墙壁与天花板光洁无死角,地面设有排水道,便于洗刷消毒。设回收间、洗涤间、清洁物品包装间、敷料间、消毒间、无菌物品存放间、办公室,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要求进行布局设置,污染路线与清洁路线保持独立,减少供应室各区域内工作人员的流动性,便于相关人员掌握消毒工作环境和操作要求,明确各区域责任,使消毒工作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3 手术器械回收

手术结束,器械护士与巡回护士对器械进行清点,确认无误后,器械护士立即对手术器械进行第一时间的简单清洗,此时手术器械上的残留血迹、附着物最易清洗掉,时候后的器械要及时处理,这是降低消毒供应中心清洗难度、提高并且保证清洗质量的重要一步。然后交手术间外器械回收人员进行器械预处理。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要及时、定时每日分批次收集,收集时使用专用回收车,并由专人运至消毒供应中心进行清洗。

4 手术器械清洗

手术器械的清洗消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消毒灭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清洗质量的好坏。清洗不彻底时,手术器械上残留的血块、黏液会阻碍消毒灭菌因子与微生物充分接触,相当于给细菌、芽胞提供了保护,灭菌不彻底[3]。器械因清洗不彻底,器械表面会残留有机物,高压蒸汽灭菌合格率仅为70%-95%。传统模式下护士对器械的清洗消毒过程缺乏应有的重视,对于器械的包装更加随意,导致器械清洗、灭菌不合格率较高。研究显示传统模式下手术室内器械管理人员经常按自己习惯进行器械清洗与包装,甚至自主简化清洗流程,导致后续灭菌效果较差[4]。如果清洗前就直接采用物理或化学的消毒方法,可使附着在器械上污物的蛋白质凝固变性,不易清洗干净。在相关消毒技术规范中,对有特殊污染的器械,可采用含2000 mg/L 有效氯消毒剂浸泡[5],其他的医疗器械使用后一般都是采取先清洗后消毒的方法,即采取标准预防的原则[6]。一般器械通常用40℃以下水温的流水进行冲洗[7],去除器械表面污物。对一些结构复杂的器械,如果可以顺利拆卸,应在清洗前进行分解,有管腔的将管芯拔出,避免遮盖洗涤面。

污物干枯的器械,清洗难度增加,直接清洗效果不理想,应先采用酶液浸泡,使粘附在器械上的污物松解,在使用多酶浸泡器械预处理3h 后,供应室在清洗前采用含氯消毒剂浸泡也便于清洗并提高洗涤效果。

5 手术器械包装

手术器械采用闭合式包装方法,由双层包装材料分次包装。闭合式包装用专用胶带完全包绕整个器械盘,封闭包严密,闭合完好。器械包体积不超过30×30×25cm,重量<7kg,包内放置3M 的爬行式压力蒸汽灭菌化学监测卡。手术器械盘使用专门订制的蓝框。剪刀止血钳,等轴节器械我们自行设计了专用铜丝环,使器械不锁扣。单独包装的小器械使用一次性皱纹纸包装,不常用的器械选用无纺布的包装材料包装。各类治疗包内放化学指示卡,包处贴化学指示胶带,并标识物品名称、包装者、校对者,灭菌器编号、批次、日期、失效期、器械包的体积、重量符合质量标准。

6 手术器械灭菌

灭菌器应严格按照《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工作人员要对工作负责,熟练掌握灭菌器的操作方法和检测手段,注重把握灭菌的三大要素(灭菌温度、时间、饱和蒸汽)。每日灭菌前对灭菌器进行例行检查和卫生清洁,待排空管道内冷凝水后才可进行灭菌操作。灭菌后物品手感干燥,灭菌后的物品要全部合格。

7 加强灭菌后无菌物品的质量管理

灭菌合格后,应将灭菌后的物品标明灭菌日期、有效期,粘贴合格标志,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记录灭菌物品的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灭菌日期与操作者等,并归档备查。无菌区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区域,采取封闭式管理,由无菌物品发放人员负责,严禁随意出入[8-14]。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无菌间柜内保存,并按有效日期的先后顺序放置。

8 严格执行《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严格按照卫生部发布《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等有关要求定期做好设备的校验或校准、监测检查,加强行业设备的监督管理[8]。对符合设备召回条件范围的,及时按规定办理设备召回处理[9]。

猜你喜欢
灭菌器手术器械无菌
自带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灭菌器的检验要点
RBI在超期服役脉动真空灭菌器定检中的应用
手术器械预处理在手术室的应用
追溯系统在手术室无菌物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与验证
外来手术器械一体化规范管理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意义
消毒供应中心标准操作程序在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清洗质量控制中的应用
“扇形折叠法”治疗巾在“三巾”无菌盘中的改良应用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手术器械清洗质量的效果观察
无菌操作技术在无菌制剂生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