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对策探讨

2021-01-05 23:45宋林雪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9期
关键词:障碍性贫血用药

宋林雪

[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河南 郑州]

0 引言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造血干细胞含量减少引起的一种疾病[1],是由于患者的造血干细胞功能紊乱,导致的外周血中的全血细胞含量减少,引起患者的免疫力降低,容易出血,发生炎症感染,出现贫血症状等表现[2]。笔者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5例为观察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分析对于该疾病的有效护理对策,为患者的治疗与护理研究提供支持和参照。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45例为观察对象,对患者在治疗期间的相关临床资料和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45例患者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有关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相关诊断标准,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患者。其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患者的年龄介于24-5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4.12±9.25)岁。其中45例患者均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体温升高30例,皮肤黏膜出血23例,乏力34例,头晕18例,肝脾肿大0例。

1.2 方法

在对45例患者实施护理的过程中,均严格执行标准化的护理程序,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积极主动地为患者提供心理方面、感染预防方面、输血方面、饮食方面、服药方面和健康教育方面等的护理,具体方法如下。另外于治疗结束之后,观察患者的护理效果。

1.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急性发作期患者的疾病具体情况,包括感染部位和程度、出血的部位及量等,特别是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有重要脏器的出血,如脑出血等。采集患者的血液标本后及时送检。配合医生进行骨髓穿刺检查。观察患者血象中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含量有无变化。观察患者的皮肤及口腔黏膜,查看是否发生鼻腔出血。由于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的减少,其免疫功能较正常水平降低,患者容易感染。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密切观察患者是否出现感染等表现,一旦发现体温异常,则应及时告知医生,判断其是否发生感染,以及感染的原因和部位。

1.2.2 心理护理

由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治疗时间一般较长,患者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等消极情绪。患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担心和顾虑,担心自己会成为一个不能独立生活的残疾人,甚至是否会因此死亡。患者长期处于精神紧张的状态,丧失了治疗的信心,不利于疾病的治疗,形成恶性循环。护理人员应积极主动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耐心地倾听患者的内心诉求,使得患者的内心压力可以得以释放,帮助患者分析其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开解和安慰,帮助患者重新建立治疗的信念,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配合相关的治疗与护理。需要注意的是,在与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要言语温柔、态度诚恳真切。

1.2.3 预防感染护理

及时为患者提供保护性隔离措施,谢绝他人探视,避免由于患者的免疫力较低而发生呼吸道交叉感染。保持病房环境及床单元的干净整洁,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清新,避免产生异味,定期对病房进行消毒,防止滋生细菌。注意气温的冷暖变化,及时嘱患者增减衣物,避免发生呼吸道感染。督促患者注意个人卫生和口腔清洁,尽量避免在公共场所逗留,外出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如若患者出现口腔溃疡等的症状,及时进行口腔护理,涂抹碘甘油。注意保持肛周的干燥和清洁,其中女性患者还应保持会阴部的清洁卫生,可使用高锰酸钾进行坐浴。如果出现感染症状或迹象应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对其进行处理和治疗。

1.2.4 输血护理

输血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主要方法[3]。护士给患者输血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的操作规范和规章制度。严格遵照医嘱为患者缓慢静注相关的抗过敏药物。为患者进行输血操作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输注速度,不可过快或过慢,并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出现不适症状或不良反应。如有异常表现,应及时停止输血,告知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处理和治疗。

1.2.5 饮食护理

患者应尽量多食用高蛋白、易消化的食物,注意食物的新鲜度,避免吃辛辣、寒凉等刺激性食物。食物的温度要适中,以免损害患者的口腔黏膜。患者食用的食物、碗筷等餐具均要经过消毒处理或高压灭菌,避免由于饮食不洁出现胃肠道感染。另外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要注意维生素的补充和摄入。

1.2.6 用药指导

指导患者用药,向患者说明正确的用药方法、科学的用药剂量和用药指征。服药期间,患者应定期检查血象。如患者出现血常规指标异常,应暂停用药,并及时通知医生调整用药。

1.2.7 健康宣教

对患者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患者出院后,发给患者疾病相关知识手册,督促患者按时服药,定期回院复查。出院后护理人员应定期进行电话随访,督促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和饮食习惯,保持规律休息。

2 结果

经有效治疗和护理人员精心的护理,本研究的所有患者的临床不适症状均得到有效的改善,其中部分临床症状获得痊愈,而且未发生不良反应事件。

3 讨论

再生障碍性贫血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一种贫血综合征,患者主要症状表现为骨髓红细胞减少、造血干细胞功能障碍、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3-5],从而出现进行性贫血、体重减轻、疲劳、感染和出血等。在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应坚持为患者提供多方面的整体护理原则[6-10],规范护理操作和流程,充分考虑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满足,从而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程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综上所述,对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而言,为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其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障碍性贫血用药
补肾活血方联合枸橼酸氯米芬在排卵障碍性不孕症中的应用
精准用药——打造您自己的用药“身份证”
联合用药与单一用药在高血压治疗中的有效性对比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母牛繁殖障碍性疾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及防治
夕阳红难以启齿的元凶——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中小学生贫血原因调查与分析
第五届百姓安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