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苯酞在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神经损伤的影响研究

2021-01-05 16:37冯肖
中国医学创新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丁苯活化血小板

冯肖

脑梗死作为在我国常见且发病率仍呈现持续升高的一类疾病,其对患者的危害极为突出,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及致死率,而神经损伤是其致残的重要原因,因此对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神经损伤的控制与改善是重要研究方面[1-2]。另外,血小板活化在脑梗死患者中普遍呈现显著升高的状态,对其水平的控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循环状态,因此血小板活化也是脑梗死患者中亟待改善的方面[3-5]。本研究就丁苯酞在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及对血小板活化、神经损伤中的影响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92例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20~75岁;急性脑梗死;发病24~72 h。排除标准:合并心肌梗死等疾病;合并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合并创伤;合并感染;发病前即存在认知异常。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脑梗死治疗。主要包括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神经保护及其他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生产厂家:石药集团恩必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0299,规格:0.1 g)治疗。口服丁苯酞0.2 g/次,3次/d,连续应用14 d。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清神经损伤指标。(1)比较两组治疗2、4周后的临床疗效。以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幅度在90%以上为基本治愈;以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幅度在46%~90%为显著进步;以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幅度在17%~45%为进步;以治疗后的NIHSS评分改善幅度不足17%、不变或进一步加重为无效[6]。总有效=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独立生活能力,包括10个评估指标,总分最高为100分,分数越高独立生活能力越好[7]。(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清神经损伤指标。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采集两组外周静脉血进行检测,将部分血标本采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血小板活化指标检测,包括GMP-140、GPⅡb/Ⅲa及CD61;另将部分血标本进行离心,离心后取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进行神经损伤指标的检测,包括血清NSE、GFAP及S100B。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男26例,女20例;年龄43~73岁,平(62.6±7.7)岁;病程24.0~71.5 h,平均(57.6±10.1)h;其中合并高血压者17例,合并糖尿病10例,合并其他疾病8例。观察组男27例,女19例;年龄43~72岁,平均(62.3±7.5)岁;病程24.5~70.5 h,平均(57.9±9.9)h;其中合并高血压18例,合并糖尿病11例,合并其他疾病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2、4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361、4.929,P=0.020、0.026),见表1。

2.3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GMP-140、GPⅡb/Ⅲa及CD6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GMP-140、GPⅡb/Ⅲa及CD6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5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损伤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NSE、GFAP及S100B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观察组NSE、GFAP及S100B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表2 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 例(%)

表2 (续)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小板活化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损伤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神经损伤指标比较()

表4 (续)

3 讨论

脑梗死的危害广受各界认知,治疗需求极高。与脑梗死相关的各类研究中,神经损伤是研究的重点与热点,也是治疗过程中的重点干预方面[8-9]。临床中与神经损伤相关的血液指标众多,其中NSE、GFAP及S100B等对神经损伤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等均有一定的反应作用,且随着神经受损的控制,其表达水平可随之控制,因此可用于疾病控制效果的评估[10-12]。再者,脑梗死患者的血小板活化状态相对突出,其中的GMP-140、GPⅡb/Ⅲa及CD61等指标均显著升高,对血管及循环均造成不良影响,而对本类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上述血小板活化指标的控制是治疗干预的重点,也是治疗措施应用的重要参考依据[13-15]。临床中与脑梗死治疗相关的众多研究中,丁苯酞是应用率较高的一类药物,其有助于改善脑梗死预后[16]。但是对于脑梗死患者上述两大方面的直观影响研究匮乏,因此丁苯酞的综合应用效果与价值仍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同时也是临床研究的重要项目。

本研究结果显示,加用丁苯酞治疗2、4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相对更高,同时治疗后Barthel指数、血小板活化指标及血清神经损伤指标也显著优于未应用丁苯酞治疗的患者,因此肯定了丁苯酞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原因,丁苯酞可显著提升脑梗死患者的抗缺血能力,对于血管损伤的控制与修复作用较强[17-18]。对于改善局部循环及血供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其抗氧化作用也有助于损伤的修复,相关的神经损伤控制作用较好,同时相关的循环状态指标也随之改善,患者的生存能力显著改善,故肯定了丁苯酞的应用效果[19-20]。

综上所述,丁苯酞在脑梗死患者中的疗效较好,且可显著改善血小板活化及神经损伤状态,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丁苯活化血小板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丁苯酞联合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丁苯酞软胶囊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观察及配合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丁苯酞联合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治疗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手工浓缩血小板过滤白细胞的临床意义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