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发展研究

2021-01-05 11:37彭劲松
科技风 2021年36期
关键词: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摘 要:如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科学技术的不断改革与创新。我们处于信息全球化的时代,科技创新对于我国的经济地位提升以及文化实力的强大有着关键性的作用。高等院校作为青年人的聚集地,有着独特的人群优势,所以我国科技管理的创新与发展很大一部分上取决于高等院校的科技管理工作。高校不只是肩负教书育人重担的地方,也是我国科学技术研发与实现的场所。探讨了高校科技管理的含义与机制创新的意义,结合目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总结了几点高校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高校;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竞争影响到地区甚至国家的经济实力,且科技的进步有助于提升我国的文化自信和民族团结。高校作为科技知识的汇集地与青年人才的培养基地,肩负着为国家培育高素质、高学历的创新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在传统的市场经济环境下,高校管理工作中的教学评价、创新机制、监督体系等存在一系列与新时代经济体制不符合的地方,不利于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改革与创新,阻碍了当今高校学生综合管理工作的高效实施与科学技术的大力研发,无法达到现代化社会对于高校科技发展的需求。因此综合教学资源、树立科技创新理念、提升高校科技管理水平等是高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

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含义与创新意义探讨

1.1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含义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具有复杂、全面、开放等特点,涉及多学科领域。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属于高校学生管理的一种,在高校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全面的政策支持下,将教学资源进行整理、集中,合理使用并开发资源以进行科学技术的研究,培养综合技能与创新能力并存的人才,提升高校的科技实力,为祖国的科技进步贡献力量。管理工作是一种技巧性工作,并不只是依靠高校的规章制度就可以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需要综合学生组织的特点、管理工作的经验和对最新科学技术的掌握等,发挥高校管理部门的控制方式与领导能力,帮助学生组织实现科技的改进与研发。管理的方式与目标需要结合现实社会发展环境与市场经济背景进行实时更新,以解决个人之间和人与环境之间的种种矛盾。高校的科技管理是国家科技管理与创新工作的重要分支,高校需要有更加全面的科技管理能力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这对推动我国科学技术管理与创新工作顺利进行有着重要作用。高校作为教育机构,同时也是科学技术的实验与生产基地,科学研发与培育人才分别是我国普通高校的两大工作重点,为了高校能够持续地进行科学技术的生产与创新,需要高校改革科技创新理念,结合当下教育事业的特点进行科技管理工作机制与体系的改革创新。

1.2 高校科技管理創新的意义

(1)社会各行业的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都离不开“创新”这两个汉字,创新是提高自身竞争力的重要工具,只有树立高效的创新理念并坚持创新才能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争得一席之位,高校科技管理的目的就是鼓励在校大学生大胆进行科技的研发与创新,管理的方式要根据高校的资源环境与学生群体的整体特点不断更新,定期开展学校科技创新活动,成立学生管理组织,以达到最理想的管理效果,将创新理念与管理方式积极地应用到现实的高校科技管理机制中,保证高校科技研发的科学性,培养高科技人才[2]。

(2)高校进行科技管理工作的前提是遵循科学发展的规律,结合当代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特点,进行人力、物力与财力的合理调整与分配,实现科技管理体制更好地服务于科技目标,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基础保证。在正确的理念基础上,科技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学研究对象逐渐多元化,涉及领域正在慢慢扩大,科研所需知识不再是来自单一的专业,而是多学科、多专业的融合,因此,单学科的知识与人力资源无法很好地满足当下科学研究的需求。与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等技术的融合,使得科学研究的方式得以创新,研究的对象与产品得以遍布各个领域,缩短了科研成果应用于市场的周期,加快了科学研究成果的产业化。在国家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下,对科研人员的实力与科学技术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科技管理的内容与方式上均实现创新发展,才能应对社会不断对于高校科技管理提出的新要求。

2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高校科技管理理念陈旧

一般普通高校都有设置科学研究管理部门,但高校较为重视教育的理念,对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问题和成果转化问题不够重视,管理理念陈旧必然会阻碍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执行。高校科技管理部门没有意识到管理理念的重要作用,只将其当作一项传达任务,更没有跟进科学技术的研发进程,无法做到将教学资源进行协调与整合,没有完全尽到高校科学技术管理岗位的职责。我国重点大学的科研成果较为出色,且数量较多,但这些科研成果转化率普遍偏低,很大程度上是由于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缺乏对科技管理创新理念的认知,没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导致科学研究学术界脱离了研究成果产业界,没有很好地将科技成果应用到人们的生活中[3]。

2.2 高校科技管理机制落后

高等院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全面且高效,但对于科技管理的制度却不能满足社会对于高校科技研发制定的标准,在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中,常常会忽略掉科学技术管理的更新。落后的科技管理制度在新时代科学研究的高速进行中无法发挥出其应尽的责任,以至于科技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从本质上阻碍了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的创新与作用的发挥。科技管理机制是引导甚至决定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需要高校足够重视,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投入更多的人力与精力去管理,以构建能良好服务于市场经济的科技管理机制,促进科研成果的产业化与我国经济实力的提升。

2.3 资源整合较难

我国教育事业与科技事业存在相互融合、相互影响的关系。科学研究资源是有限的,尤其是新兴科技的资源,二者之间的关系就变为了竞争关系,由于市场调节能力有限,同时又缺乏完善的共享与合作机制,这就加大了资源整合的难度。在资源的零散利用下,经常会出现投资分散、重复建设和成果相似的局面,使得各行业间的科技竞争压力变大,但因资源的分散,科技的实力得不到快速的提升,使得国家科技战略任务的实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国家计划缩小为行业计划。同时,由于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过度分散,造成集团化的实力欠缺,缺乏团队的科研精神,无法承接难度很大的科研项目,阻碍了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4-5]。

2.4 高校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21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使用便利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更是推动了各行业的经济发展,影响着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应用。目前很多高校都已经重视信息化的建设,但是建设力度还是不够,达不到理想的信息化普及程度。高校建设经费不足或者政策的支持力度不够都是阻碍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因素。高校设施的网络化应用和课堂信息化建设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完成的,需要政府的资金与政策扶植,以加强高校的信息化管理程度。

3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3.1 树立科技管理创新理念

高校传统的科技管理理念较为落后,更加使得科技管理职位的人员工作态度不积极,在各行业以创新谋发展的背景下,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进行创新是推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前进的必经之路,是关乎我国科技管理事业的重点问题。对于以往高校科技管理部门只是负责传达一些方案而没有进行实际监督管理的现象,必须要树立正确的科技管理与创新理念,才能真正地发挥资源的协调与整合作用。高校得以进行科技研发与创新发展的主要力量来自先进的科研项目和综合能力非常高的科研人员,高校要秉承正确的创新理念,提高科研人员的实力和科技管理工作的意义,在如今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他们的科技研发成果要与市场需求相结合,服务于社会,以推动我国科技研发的进展。

3.2 完善高校科技管理创新机制

3.2.1 调动高校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

创新科技管理理念只是第一步,要想完全地发挥科技管理工作的作用,同时要完善科技管理创新机制,对科技管理创新的各方面都要有明确的改进与规定,形成一个完整的制度,营造一种浓厚的科技管理创新氛围,为科技管理创新发展促成一个良好的开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激发他们的科研灵感。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創新环境,可有效提升科研创新成果的成功率。尽量多地争取国家的资金与政策支持,提升科研人员的创新动力,全心全意为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发挥自己的才能。紧跟国家的科研发展方向,使得高校科研人员的利益更贴近于国家的利益,充分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吸引更多的科研人员参与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6]。

3.2.2 创新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体制

改变高校的科技管理工作体制,将一些发挥不出实际管理作用的制度进行调整,可充分借鉴国家科研机构的管理工作体制或者引用一些发达国家的科技管理工作经验,逐步向我国科研部门的工作体制以及中央的管理体制靠近,实现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创新体制的科学性与统一性,有利于实现我国科技管理创新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作用。通过合理调整高校科研与教育任务的实施比重,实现高校教育和科研的宏观协调管理,依据高校的教育资源情况和生源特点有效改进科技管理工作体制,因地制宜,将科技管理工作进行分类,不断更新科技管理工作体制,更好地促进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3.2.3 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优势

政府给予高校的科研资源有限,因此高校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多学科的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资源,发挥其最大作用。但目前很多高校内不同专业和学科之间的科研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联系和共享,这就使得不同学科间的科研资源和科研成果相互独立,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高校综合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大了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难度,无法实现整体创新与统一化的协调管理。在合理利用高校科研资源时,需要挖掘其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以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多学科科研资源数据库,有利于综合使用高校的科研设备、创新科研成果、汇总科研经费等,增强高校的科技管理实力,以良好应对难度较大的科研项目。另外,多学科的科技管理工作有助于使得高校各学科的科研规范与准则相契合,有利于推动高校的快速综合发展[7]。

3.3 推动高校科技管理信息化

在信息化的时代,信息的交流有助于促进双方共同的发展,因此要保证高校之间、高校与科研机构之间和高校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共享,以帮助高校及时接收到最新的科技发展成果和科技管理工作新知识。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高校可以实时关注当今社会科技市场的发展现状和需求,但是高校科技管理部门没有将信息与管理工作实现同步也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所以要加强信息化覆盖范围和同步更新能力。国家科研人员与高等院校大学生之间的科技交流可以开拓大学生创新思维,调动学生的科技创新研发积极性,推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进展。

3.4 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调整功能

科研机构与高校科技管理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扩大了科技研发的社会影响力,能够争取政府的关注,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与政策扶植。为了能够发挥科技的公益效应,实现科技服务于社会的作用,可在公共卫生领域、交通安全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国防安全领域等加大科技研发力度,这样在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调整功能的同时,也促进了科技的创新与发展,有利于为高校科技管理工作获得更多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支持,也有利于科研成果的社会市场转化。另外,充分发挥政府的服务调整功能,为高校的科技管理增加科技机构和科研企业等方面的资金与技术投入,借助产学研结合推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鼓励科研企业人员参与到高校的科技研发与创新管理工作中,为我国科技水平提升与经济实力增强贡献力量,实现科技的信息化、功能的社会化以及成果的产业化,推动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体系的全新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科学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离不开高校科技管理工作。随着时代的更新,我们要减少高校科技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资源整合难、理念落后等问题,创新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机制、调动科技人员的研发积极性和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资源等,不断完善科技研发与管理机制,推动高校甚至我国的科技管理事业创新发展。随着国家各行各业对创新体系的高度重视,给高校科技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发展机会,只有不断改进高校科技管理高效工作体制,才能促进我国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的持续提升,有效发挥时代赋予科技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黄俊彦,吕建秋.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现状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7,37(03):129-132.

[2]吕建秋,蒋艳萍,秦钟,等.高校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趋势探讨[J].农业科技管理,2016,35(04):1-4.

[3]管晓霞.新时代高校科技管理部门综合办公室工作思考[J].办公室业务,2020(23):181-183.

[4]董升荣.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探究[J].科技创业(月刊),2020,33(04):105-107.

[5]李辉,兰乐.“双一流”建设中高校科技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20,39(18):57-58.

[6]范继,路丽梅.新时期独立院校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8,5(06):37-39.

[7]徐杰.高校科技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技创业(月刊),2018,31(03):11-13.

作者简介:彭劲松(1969— ),男,汉族,广东汕尾人,硕士,研究员,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社会企业方面的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发展
一体推进“三不”体制机制
最俗的创业故事是“离开体制”
经典来信
有效运用科技管理提升物业服务水平的途径探讨
创新发展背景下的高职本科人才培养对策
基于供给侧改革理念的高职教育创新发展策略研究
我国数据新闻的传统因素及创新策略
群众文化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创新发展
科技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针对加强企业科技管理工作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