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的应用初探

2021-01-05 20:16姜玲芝
科技风 2021年36期
关键词:值班员层级基础知识

摘 要: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对人才培养的数量、质量等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培育阵地,如何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以培养更多的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岗位要求的人才,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学生实际为基础、以岗位需要为目标,本文探讨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分层次教学;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2019年9月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中明确指出,建设城市群一体化交通网,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提高城市群内轨道交通通勤化水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轨道交通专业领域亟须大量的高水平技能型人才。高职院校作为高水平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培育阵地,更应针对城市轨道交通专业各岗位所需要的能力素质,注重对学生技能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水平。因当前学生在知识水平、认知水平、实践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明显差异,且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与岗位能力需求匹配度较低等问题,给教学带来诸多挑战。

基于分层次教学,多位学者对不同专业教学应用实践进行了研究。王红对应用型高校数学课程的分层次教学进行了研究,从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改革、个性化需求等方面进行具体研究[1]。亓燕燕针对高校不断扩招下,对如何实施分层次教学,更好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行研究[2]。崔毅对建筑设备类专业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提出层次划分、融入思政教育、教材开发、质量评价体系等相关建议[3]。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及城市轨道交通不同层次的岗位需要,分层次教学在专业教学中无疑是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

1 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

(1)适应生源渠道多元化的需求。随着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持续深入推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需求旺盛。高职院校作为重要的培育阵地,受到更为广泛的重视。2019年高职院校扩招116万人,2020年扩招157万人。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日益扩大,生源渠道在不断拓宽,由过往应届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扩大为应往届高中和中职毕业生、下岗职工、农民工、退伍军人。招生方式也由单一的高考转为单独考试、综合评价、春季高考、夏季高考等不同方式。通过不同生源渠道、招生方式进入学校的学生,其基础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等参差不齐。即使是普通高中生,由于新高考选课制的实行,这些学生在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而他们要进入同一专业、甚至同一班级学习,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来很大挑战。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及技能水平等进行分层次教学,更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学生均可接受到适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2)激发学生兴趣、保证课堂教学的需求。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一般采用的同一大纲、同一讲授、同一进度。目前,为最大程度保证不同能力水平学生学习的均衡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般是重点满足中等程度的学生。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教师会不断降低要求,即便如此这部分学生仍难以完成学习任务,且易产生厌学情绪。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同一班级中只能接受相同的教育,如此一来,这部分学生学习潜力得不到充分挖掘,对更深层次知识的需求难以得到充分满足,学习积极性会持续降低,教学效果也将大打折扣。

(3)满足行业对多层次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城市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逐渐扩大。城市轨道交通由于速度快、时间准、空间利用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正逐渐成为大城市交通重要组成部分,从而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截止到2020年年底,我国内地城市运营总里程突破7700千米,增长超过20%,年需要人才3万人以上。另一方面,城市轨道交通岗位众多,不同岗位对于从业人员的能力有不同的要求。但目前高职院校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对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主要以站务员的岗位知识和能力为主,缺乏针对性,无法满足企业对不同层次岗位人才的需求问题。为此高校有必要根据学生未来从事岗位的工作能力需求来进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与岗位能力的契合度,有助于学生未来工作中的岗位晋升,同时也能更好地满足适应企业对不同层次员工岗位能力的需求。

2 分层次教学的实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就业后从事的岗位主要为轨道交通企业的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站长等。站务员岗位主要是从事票务管理中的售票、补票、咨询等工作,以及站台、站厅巡视工作;行车值班员主要落实本班组行车工作,客运值班员主要落实本班组客运及票务相关业务处理的工作;值班站长负责本班行车、客运、票务及相关业务处理、人员管理等工作。站长全面负责车站行政管理工作,并负责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理[4]。

从运营管理各岗位职责及所需能力而言,站长和值班站长重在培养沟通协调能力、突出事故应对能力、综合管理能力,值班员重在培养贯彻落实能力、应急处理能力,站务员重在培养服务能力、基本故障处理能力。以各岗位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为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为基础,在授课过程中进行分层次教学。

2.1 学生层次的划分

要实施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学生层级划分是至关重要的。根据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岗位设置、岗位职责、岗位能力要求等,将学生培养目标划分成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三个层级。

基于专业学习现状,第一学年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根据学生入学渠道、入学成绩、能力测试等,将学生分为基础较差、基础一般、基础较好等三个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促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职业认同和热爱。

第二学年和第三学年开设专业课程。在第二学年根据学生的专业学习能力、求学热情、对本专业的兴趣、实操能力及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初步分層,将学生划分成站务员、值班员、值班站长三个层级。站务员层级学生为专业基础知识水平较差、学习主动性相对较弱的学生。值班员层级学生为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实操能力较强,学习主动性较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值班站长层级学生为专业基础知识水平比较强,实践能力强,专业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分层中,通过面对面交流、专业基础知识测试、问卷调查、职业性格测试等方式,将学生学习能力、对未来职业的兴趣、主观能动性等作为分层重要依据,从而做到精准分层。第三年学年,根据学生前两年学习表现、主观意愿、实习企业建议等,安排学生到不同岗位开展实习和毕业设计。

2.2 教学目标分层

在教学中,因不同岗位层级的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活动不同,教学目标也不同,所以需要打破原有授课班级,重新分班教学,由教师根据各层级岗位能力要求安排不同的教学任务和要求。站务层级的学生因学习能力和主动性不高,应着重于基础知识的夯实,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信心;适当渗透挑战性的知识,为向着值班员层级迈进奠定基础。值班员层级的学生在充分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增加部分有一定挑战性的知识,提升该层级学生的岗位能力;适当渗透综合性、创新性知识,为进一步晋级值班站长层级奠定基础。值班站长层级的学生,因学习能力强,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高,在充分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安排有一定难度的内容,注重培养这部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各层级任课教师应注重学生层级的差异,做到因材施教,促使三个层级的学生都能取得一定进步,提高教学质量。

2.3 教学评价分层

在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中,统一的评价标准显然是不合适的。为适应分层次教学的需求,考核评价的标准、方式方法等都要针对不同的层级重新设计,力求科学、合理,满足各层级教育教学评价的需求。站务层级的学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核;值班员层级的学生在基础知识考核的基础上,适当考核一些值班员岗位能力的知识;值班站长层级的学生除考核相应的基础知识外,适当加入值班站长相关岗位能力知识点的考核。

3 分层次教学的建议

3.1 融入工匠精神培养

高等职业院校作为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主要输出主体,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是其内在要求。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众多高科技的集合体,其对从业者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等具有更加严格的要求。

在教学过程中,将工匠精神融入公共基础课、专业课中,促进工匠精神培养。公共基础课程、学科专业课程一体化建设、协同发展,建立“以学生为中心发挥主体作用,以工匠精神融入日常课程的协同模式为载体发挥核心作用”的模式。在《城市轨道交通概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中,加入我国盾构机历程。在2000年前,我国主要是组装进口零部件,没有自主核心技术。我国自2002年开始研究自己的盾构机,仅两年后第一台盾构机研制成功。而在2017年,我国盾构机销量已处于世界领先。

3.2 丰富的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老师主讲、学生主听”教学方式,通过情景模拟教学、分组讨论教学、翻转课堂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全过程,从而激发学习内生动力。在情景模拟、讨论分析中提升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和安全第一的思想意识。

3.3 改善教学评价

丰富评价内容。在制定评价标准时,应该用发展的眼光,从单一的传统考试走向多样化的评价,从重视结果评价走向基于情景化的过程评价[5]。建立多渠道、多方式的评价标准。在教学评价中,把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作为考核重点,适当补充富有挑战性的知识。在评价过程中,注重过程性评价,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程度、实践能力、职业素养等作为考核中重要内容。

通过问卷、测验、课堂活动、组织技能比赛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内容、能力水平、认知结构、思维方式等变化进行动态评价,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学设计改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过程。

3.4 完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层级准入标准,并引入动态调整机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以将调整周期设置为一个学期。根据学生一个学期的学习、发展情况,在当次学期结束后,重新进行层级划分。对于表现较好的学生,可以调整到上一个层级中;而对于学习松懈的学生,可调整到下一层级中,给予一定的学习压力,激励学生更好地完成所在层级的教学任务。

完善动态交流机制,畅通不同层次间学生的交流。一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学习进步等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学生的个人意愿,实现学生在不同层级间动态流动;二是组织不同层级学生进行交流。例如在组织学生进行客运组织实训时,根据不同岗位工作职责,由不同层级的学生担任相应岗位,学生分组进行大客流处置模拟演练。有助于不同层级的学生发挥所在层级岗位能力,同时在具体情景中进行演练,便于学生对未来工作中各岗位工作职责和能力的理解与掌握。

3.5 双师素质的再提高

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既要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水平、职业认知等深入了解,又要对职业岗位充分对接,了解岗位职责和岗位能力要求。要立足于培养岗位能力的目标,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评价等进行细化,以适应不同的岗位要求和学生的差异化实际,实现以岗位能力需求为基础的分层次教学需求。这就要求教师通过积极参加理论分析、案例培训、实践操作等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和实践,对不同岗位从事工作进行充分调研,更深入地掌握企业对不同岗位能力的需求,在企业中学习新的理念和方法,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只有这样,才能将岗位能力与专业培养更好地融合。

3.6 激励

引进考核激励机制,促使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根据考核结果,以层级进一步提升、发放一定数额的奖学金、树立先进典型等措施对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奖励,有利于激发各层级学生学习兴趣和上进心,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更加注重学生成长性进步,尤其要重视站务员层级的学生,从学习上和心理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激发学习动力,在补齐筑牢基础上,向着值班员层级迈进。

小结

基于岗位能力的分层次教学,一方面有助于教师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让每个层次的学生在夯实基础的前提下,学习信心和学习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提升和职业素养的增强,更好地满足企业对人才的新需求、新要求。

参考文献:

[1]王红.应用型高校数学课程分专业分层次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10).

[2]亓燕燕.擴招形势下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探索[J].海外英语,2020(6).

[3]崔毅.对建筑设备类专业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分层次教学的实施进行探讨[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9(12).

[4]永秀.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运作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5]钟志贤.教学设计视域:大学教学模式的局限于走向[J].开放教育研究,2007(02).

作者简介:姜玲芝(1985— ),女,汉族,山东寿光人,硕士,初级,研究方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猜你喜欢
值班员层级基础知识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层级护理模式对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试析如何提高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
2014—2016贵州英语学考、高考学生认知水平分析
通过变式训练,夯实基础知识
值班员的猴儿子
完善变电站值班员的倒闸操作规范性探讨
假期数学竞赛指导(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