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社对棉花质量的控制策略及建议

2021-01-06 06:00孟宪哲孔冬青罗茗月
化纤与纺织技术 2021年4期
关键词:棉农棉花农户

孟宪哲,孔冬青,罗茗月,张 祎

山东省济宁市高新区如意科技集团,山东 济宁 272000

1 目前棉花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了全国农业科技调研机构、教学机构、农作物种植专家,对当前我国新疆棉花质量问题进行了深入调研和分析,并总结了新疆棉花质量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据病虫害越冬技术、季节气候变化趋势和棉花种植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发现2020年中国新疆吐鲁番辖区内棉花种植面积约为8.45万亩,其中高昌区0.13万亩、鄯善县0.62万亩、托克逊县7.7万亩,平均亩产量约为350公斤。种植集中地主要在托克逊县库米什一带,主要以人机采棉方式为主。吐鲁番市2019年国民经济发展变化趋势统计显示,棉花种植面积8.07万亩,同比增长4%。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统计局统计,2020年新疆棉花播种面积3761.38万亩,吐鲁番棉花仅占千分之二左右。

从数据可以看出,吐鲁番辖区棉花总体种植面积较少,辖区纺织企业基本以收购外地籽棉为主,2020年,新疆棉花质量总体下滑趋势比较明显,棉花品质在不同程度上存在超水棉、轧工质量差等问题,影响了棉花纤维整齐度、颜色级、长度、断裂比强度等棉花参数的稳步提高,导致棉花品质有所下降。另外,随着机采棉方式的推广,新疆棉花质量也和纺织企业实际需求不符,比如长度强力问题、品质问题,还存在杂质棉和马克隆种植等,导致纺织企业由本地供给向进口方式转变,因此急需提高新疆棉花质量。

2 合作社概述

2.1 合作社类型

第一,农机业主为主的合作社,该合作社主要运用采棉机和种植大户结合的方式,实现了种植采摘一体化运作模式。第二,扎花企业为主的合作社,通过国家优惠政策购置采棉机,形成了种植推广、采摘、加工等一体运作合作社,但是其对种植地区不具备一定的管理权。第三,扎花厂为主的合作社,其利用土地资源和优惠政策,可以自行选择棉花种植品种,对种植地区有一定的管理权。

2.2 合作社经营特点

第一种合作社经营方式较为分散,农户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经验进行种植,并和农机方签订采摘合同,以此获取相关采摘服务和条件,但是农户需要及时关注市场信息,根据市场需求科学选择种植品种,并加强农地管理,以此有效保证籽棉的质量,满足相关企业的棉花需求。第二种方式应用较为普遍,其与扎花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和用户之间保持良好的关系,指导用户根据需求品质进行种植,可以为用户提供质量担保。并在种植前签订收购合同,将种植风险转移到扎花企业上,当棉花市场行情不好时或者棉花质量不高时,扎花企业需要按照合同进行收购。当棉花市场行情较好时,农业有一定的销售自由性,但是企业需要承担更大的风险。第三种合作社方式刚刚出现,企业占有绝对权力,企业全面参与品种选择、田间管理、采摘、销售等环节,在负责质量管理的同时,也需要承担风险,由于我国小农经济的根深蒂固,这种企业合作社方式还需要不断探究[1]。

2.3 棉花专业合作社

棉花专业合作社是棉花种植、棉花生产、棉花技术加工、棉花生产经营和棉花纺织企业等为一体的合作体,该合作社可以有效提高棉花质量、产量,稳定棉花生产,增强棉农收入。该合作社不同于前三者,其主要通过现代化的技术研究,实现棉花集约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由此提高棉花科技含量,提高原棉和棉花附属品的质量。另外,该合作社具有以下优势:第一,提供精品良种,组织棉农统一播种,由此提高棉花质量和经济效益。第二,合作社统一组织棉农购买生产资料,通过优惠价供应,有效降低生产费用,并统一购买肥料、统一销售,由此实现诚信经营、科学种棉、专业化生产的棉花生产格局。第三,合作社通过技术指导,增强了棉农对合作社的信任感,有效提高了棉花生产组织化水平。

3 合作社对棉花质量的控制作用概述

3.1 扎花厂可以直接根据现实需求对棉花质量进行控制

扎花厂可以直接面向市场指导新疆棉花种植,扎花厂在分析市场行业的基础上,对当前新疆棉花目标价格进行改革,如果农户棉花销售价格达不到目标价格时,需要国家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进行销售,但是这种方式导致企业承担的风险更大,棉花质量不高时,扎花厂收购后难以和纺织业进行对接,导致市场受限,容易出现亏损。因此扎花企业在收购前,还需要对纺织企业实际需求和市场进行了解,采取针对性措施,避免影响自身收购和加工,这也是企业合作社自身的优势[2]。

3.2 扎花厂可以在把关原材料的基础上收购棉花

扎花厂在收购棉花时,需要对自己加工的棉花品质负责,并在棉花收购时要重视籽棉的质量,随着国家政策的出台,扎花企业已经改变了传统统一收购的方式,其通过一试五定的方法逐渐向着长度、马克隆种植等指标方面转变,只有各项指标达到规定后才进行收购,如果不符合标准,就中止收购。扎花厂自身也具备收购验收条件和资质,和其他合作社相比有很大的优势。

3.3 可以有效指导农户根据市场变化种植棉花,缓解品质同质化问题

对于新疆棉花种植地区农户而言,最关心的是收益,因为合作社管理权有限,难以对农户进行有效管理和约束,只能通过指导来保证质量。早期,合作社只注重对农户进行棉花质量的指导,农户对纺织行业并不了解,而扎花厂可以促使农户和市场进行对接,帮助农户获取一些市场信息,让农户了解该种植什么品种的棉花,如何进行管理。对于一些特殊需求,企业还会安排一些农业技术人员指导农户,尤其是特殊天气的指导。以上三种合作社方式前两种优势显著,在一般情况下农户可以自行决定,第二种方式农户虽然有一定种植决定权,但是还需要根据信任度服从企业管理。

3.4 为农机应用提供指导,有效保证采摘过程中的质量

在使用农机采摘棉花时,需要当棉花吐絮达到90%以上才可以进行大面积采摘,避免采摘时出现质量问题,也便于后期加工。在采摘前,需要及时检查落叶效果,避免出现杂质棉,或者籽清、皮清等问题,以此影响棉花纤维长度和轧工质量。以上第三种合作社可以在确定落叶效果后采用机采棉,这种方式只考虑面积采摘,没有考虑棉絮情况,第一种和第二种方式都需要农户先了解吐絮情况,根据情况申请采摘,但是农户忽视了落叶情况。第二种合作社需要企业进入现场进行指导。

3.5 专项加工,保证质量统一

合作社可以科学选择棉花品质,保证籽棉质量,在棉花采摘前需要进入种植地预试轧棉质量,可以保证后期棉花进厂后的加工管理,且合作社也可以将不同品质的棉花进行分类存放、专项加工,以此有效保证了棉花质量的统一。

3.6 提高农户对扎花厂的信任度

新疆土地面积广阔,棉花可耕种面积较大,随着我国农业种植结构的不断调整,可以有效替代棉花的农作物还不足。考虑到新疆地区农户收益,必须加强棉花种植管理,保证棉花种植质量和加工质量。合作社可以实现对农户的基本条件保护,通过一定的优化政策、农机、收购合同等保障,有效提高农户种植棉花的主动性,有效保证棉花产量。通过合作社可以保持扎花企业和农户之间的联系,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即使后期不断丰富合作社,也可以有效提高农户对扎花厂的信任度[3]。

4 合作社对棉花质量的控制策略

4.1 大力建设棉花专业合作社,提高棉花生产力

在我国新疆地区推进棉花专业合作社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鱼龙混杂的现象,需要政府部门加强审批和引导,从而进行综合治理、有效约束,增强合作社的服务功能,对此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做起:第一,在新疆地区建设棉花生产主区,加强专业合作社试点工作,规范试点单位执行力度,及时对试点单位进行调研、帮助,由此探索出符合中国农业特色的现代化棉花专业合作社之路。第二,不断完善棉花生产行业支撑体系,推进棉业企业、研究社向棉花专业合作社进行转变,充分发挥合作社力量,推动棉花技术创业、棉花企业生产进步;整合各项资源,增强棉花市场占比,提高棉花市场竞争力。第三,对现有的棉花合作社进行管理、分析、研究,择优选择。第四,转变合作社投入力度,加大力度扶持一些规模大、前景好、功能健全、服务效率高的合作社,由此推动合作社健康、绿色发展。第五,加强新进棉花地基建设,完善各项质量提升措施,通过政策补助,加大示范棉花基地建设,不断提高棉花种植技术,从而实现辐射周边、带动一方的建设目标。

4.2 增强认识,充分发挥合作社功能

当前,我国新疆地区一些扎花厂已经实现了一体化经营,大多数企业已经进行了升级改造,实现了皮棉加工、棉籽榨油、织包皮布等一体化的复合型企业。在此生产模式下,扎花厂经济收入不断提高,生产规模不断提升,籽棉收购不断增加,各种高品质棉花成为销售热点,其主要通过田间作业及车间管理模式,生产出了高质量的棉花。田间生产可以提高棉花生产质量和加工质量,确保企业稳定发展,田间生产也加强了和棉农的合作,和棉农之间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在田间精细化管理中,可以有效改进棉花生产技术,分析各种棉花产量降低、质量降低问题,并加强信息流通,通过科技研究,调动了棉农的生产积极性,有效提高了棉花的品级质量,为新疆棉花加工厂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产原料。因此,必须加强棉花合作社建设,将棉纺织品作为我国一大出口产品,从而增强各地方政府部门的重视力度,推动新疆地区棉农富裕、棉花产业发展。

4.3 建立专业棉花生产团队,有效落实扶持计划

棉花种植季节和棉花加工季节是相反的,对于扎花厂而言,需要加强对棉花种植技术人员的培训和教育。聘请一些大学相关专业、农科院相关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的棉农进入合作社内对棉农进行相关技术知识的讲授、实践操作帮扶,通过培训考核,颁发相应的棉花合作社帮扶人员证,并制订合作社帮扶人员管理制度,以此形成合作社辐射作用。

4.4 加大科技投入,培育良种

良种是提高棉花质量和产量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加强对原品种的养育、推广工作,加强科技投入,从而明确合作社工作重点。合作社可以通过品种测试对比,对不同品种进行优劣对比,以此选育出良种进行引进、推广,同时加大原种地区的扶持力度,以此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为合作社生产出高品质的棉花奠定基础。在播种前,合作社需要做好宣传、推广活动,可以通过广播和实物载体进行宣传,邀请一些专家对新疆地区棉花产区进行分片管理,并下发相关棉花生产技术指南,加强棉农的认知。

具体的良种养育方法如下:第一,通过灵福包衣、干籽播种,丰富播种形式,对传统的浸种方式进行改进,及时消灭各种病菌,提高种子的抵抗力,增强种子的发芽能力。第二,对特殊地区进行地膜覆盖、营养钵育苗移栽,从而培养一批全苗、壮苗。第三,进行测土配方、科学施肥,通过先进的测土仪器,安排专门的测土人员对不同合作社土质进行精准测量和分析,从而根据土质情况和不同品种的棉花生长规律,科学施肥、科学播种,以此最大效果地提高绵种成活率,降低施肥成本。第四,帮扶人员需要进入田地进行示范指导,通过典型个例,全面推进新种植技术,根据棉株生长规律,确保棉株高低适中,由此提高成株率。第五,加强虫害预测,帮扶人员需要指导棉农科学用药,并加强和植保人员的合作力度,加强棉田虫害监测,以此及时进行棉虫通报,指导棉农精确用药,降低用药盲目性。

4.5 全面指导,推动棉农富裕、产业兴旺

帮扶人员需要发挥自身力量,真正融入新疆农村生活中,吃苦耐劳,科学指导,由此获取棉农的支持和信任,指导棉农科学购买花费、施肥、农药喷洒等。在进行棉花采摘时,必须严格按照扎花厂指定要求购买包装袋,以此保证棉花质量,帮扶人员还需要指导棉农进行分级销售,以此提高棉农收入。对于扎花厂而言,需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品牌效应,促使棉农、乡镇干部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从而实现棉农富裕、产业兴旺的目标。另外,国家也可以放开棉花市场价格,促使棉农根据价格优势自由收购或者出售棉花,以此为棉花企业提供优质的原料,帮助企业扩大资本,实现棉花产业链建设。当遇到棉花滞销时,扎花厂需要进行公平收购,以最低保护价收购棉农棉花,避免损害棉农利益,由此进一步拉近扎花厂和棉农之间的合作关系。

5 提高棉花质量的相关建议

第一,想要有效提高棉花质量需要从根本上做起,通过良种培育和管理技术提升,不断提高棉花质量,帮扶人员和合作社工作人员需要常常进入田地间进行查看,加强棉花质量提升的宣传和推广,增强棉农质量意识。扶持棉农加强良种种植,并进行科学种植、采摘、加工、销售等,增强棉农对棉花品种品质的认识,便于后期收购时做好服务工作,促使棉农、企业、国家实现利益共享。第二,相关部门还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尤其是棉花质量监督,切实保证棉花收购和加工时的质量监督。质检人员需要在棉花加工厂、收购站、棉农服务时尽心尽责,国家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质检人员的培训和指导,由此通过质检工作,共同探寻出提高棉花质量的方法路径。第三,通过合作社,建立紧密的社农关系,由此保证供销社的经济效益。对于合作社而言,可以通过提高服务质量,树立自身的市场形象。

6 结束语

总之,合作社对棉花种植、采摘、销售都有着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国家加强对棉花合作社的支持力度,推动其不断发展,并加强整治,以此保证新疆棉花质量不断提升。对于棉花企业而言,需要加强产品质量,将棉花质量作为一项重点工作,从根本上分析影响棉花质量的因素,也需要在棉花种植、采购、加工生产、经营中加强质量管理,更需要通过合作社的方式,有效组织棉农,实现高质量棉花生产目标。

猜你喜欢
棉农棉花农户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棉花是花吗?
可食用香水玫瑰成农户致富新选择
棉农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棉花
在改革中绽放青春
——记鹏远棉业公司棉检员杜军
农户如何称取和配制小用量固体农药
不可思议的棉花糖小村(上)
印度棉价暴跌导致棉农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