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在廊坊市防汛工作中的应用

2021-01-06 12:49田海莉
河北水利 2021年2期
关键词:廊坊市防汛互联网+

□田海莉

廊坊市位于京、津之间,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有10 条行洪河道贯穿辖区,廊坊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在防洪上既承担着保护辖区内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使命,又承担着上保北京、下保天津的特殊责任,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为此,“互联网+”在防汛工作的应用对提高防汛工作的信息化、科学化、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建立健全完善的防汛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防汛安保能力。

1.廊坊市防汛基本概况

廊坊市分属北三河、永定河、大清河和子牙河4 个水系,地处海河流域中、下游,有“九河下梢”之称。境内有永定河、赵王新河、北运河、青龙湾减河、潮白河、泃河、引泃入潮、子牙河、子牙新河、白沟河等10 条主要行洪河道,总长度408km,堤防长度605km。有永定河泛区、东淀、文安洼和贾口洼等4处列入国家蓄滞洪区名录的重要蓄滞洪区。

从气候特点上看,廊坊市为暖温带半干旱半湿润季风气候,位于燕山南麓,暖湿气流遇到山坡被抬升容易使降水增大,故四季降水量分布尤其不均匀,主要集中在夏季,6 月—8 月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71.8%~74.2%,年平均降水量519mm。从地理位置上看,廊坊市位于华北平原北部与北京、天津和雄安新区接壤,北有北京客水入境,西南有白洋淀的警戒水位,东部的中亭河在东沽港进行了截流。因此,气候特点和地理位置共同决定着廊坊市防汛工作的严峻性和复杂性。

2.“互联网+”概述

2015 年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同年7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在其中对“互联网+”进行了解释,即“互联网+”并不是简单的与某行业相加,而是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智能管理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模式。其中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4 大核心技术是“互联网+”的重点,因此要利用好“互联网+”必须发挥好4 大核心技术的作用。

3.“互联网+”在防汛工作中的思路

面对目前发展迅猛的互联网技术,如何利用“互联网+”思维来提高廊坊市的防汛工作,是一项重要和紧要的艰巨任务,也是向“智慧防汛”发展的必然条件。

一是加强物联网在防汛工作中的应用。防汛工作首先是加强监测,在信息化的今天,需要加强水情、雨情等各类防汛信息的采集,例如中小河流、蓄滞洪区、堤防、水闸、泵站等防洪设施和实时雨量的监测;再者,对防汛工作所涉及的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归类、规范,查漏补缺,确保防汛工作涉及信息实现全覆盖。

二是做好大数据的应用。大数据主要体现在“大”,要求整合多部门的数据,例如中小河流、洪水风险图、水利普查、墒情、气象等数据,而且要从各种各样类型的巨量数据中快速获得有价值信息,对当前状态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更重要的是对其作用因素进行分析,探索提炼出有规律性的指标或成果,并利用该指标或成果预测未来的趋势,为防汛工作提供大数据分析的产品服务。

三是充分使用云计算资源。创建云环境、利用云资源是我们未来防汛工作的一个重要技术支撑,目前云计算平台已经在不少大型企业中进行应用,因此廊坊市水利等部门可以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整合、共享、充分发挥利用云计算资源,在云计算中心将数据和业务应用系统同时发挥作用,不仅可以节约建设成本,也能解决维护维修能力薄弱等问题。

四是加快移动互联网的应用。随着智能手机、通信网络(3G、4G、无线WIFI)等基础设施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智能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因此,应当加快移动端应用,例如微信、APP 系统的开发,将一些信息查询、预报预警等系统转移到移动端上,以适应廊坊市防汛工作的突发性、重要性等特点。

4.“互联网+”在防汛工作应用中注意的问题及建议

一是强化监测设备的维护维修。在提高监测设备的布置点位时增加了工作量,这就要求加大人力投入,以便做好设备的维护,或通过聘请社会化公司进行维护维修,确保设备采集数据的正确性,为防汛决策服务或公众服务提供可靠数据。

二是加强部门合作,保证数据统一。“大数据”中除了要求数据“大”外,还要求“准”。由于之前各部门有专业的监测设备,这就导致多部门数据整合时,必然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标准不统一等问题,因此必须要求相关部门提供的数据是统一数据和资料,否则将导致分析结果严重偏离。另外,对于雨情、雨量等数据尽量利用气象、城建等专业性部门的数据或分析结果,这不但能增加预报预警的准确性,还能避免资源浪费。

三是确保网络安全和数据的保密。防汛工作大多数属于应急性质,尤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网络安全极为重要。目前在廊坊市发展“智慧水务”的基础上,必需考虑灾备问题,不仅包括数据灾备,也包括网络和业务系统等的灾备,做到应急状态下服务准确、及时。另外,在“互联网+防汛”上,相关部门之间网络和数据是互联互通的,因此更要做好网络安全和数据的保密性,对于保密性质的数据严禁公开。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今天,确保廊坊市和周边地区人民群众安全度汛非常重要,依据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和移动互联网等“互联网+”技术,是廊坊市未来防汛减灾的重要手段,也是廊坊市“智慧水务”的必要条件。□

猜你喜欢
廊坊市防汛互联网+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弘正 《火系列之寂》
河北省廊坊市第二十三小学学生作品
乡村防汛 浚沟当先
防汛,就是要和隐患“对着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