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探索

2021-01-07 16:06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实验中学张雪芹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大气压物理探究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实验中学 张雪芹

在过去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更加重视学生在基础知识与技能方面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力度不足,从而导致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受到了严重限制的情况。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课程,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物理知识的本质,获得物理学习的有效方法,从而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着的问题,并且提出科学有效的探究能力培养策略。

一、学生物理探究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教师更加重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会更加重视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的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这就导致教师经常会忽视对学生的实践教学,学生很难通过实验等实践性质的学习去理解物理知识,无法有效参与到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限制了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

物理教学资源的使用受到限制。物理是一门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于物理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存在不足,往往只是让学生按照导学单上的任务去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对于媒体资源、生活中的物理实验资料的利用率不高,导致学生难以养成良好的观察意识,从而使制约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发展。

二、初中物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在课堂导入环节引起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激发学生探究潜能的重要因素,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从课堂导入环节入手,引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探究兴趣,促使学生灵活思考,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究意识。教师要积极开发生活资源、媒体资源、语言资源等教学资源,构建充满探究性的课堂导入活动,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浮力”这一节内容时,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更好地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笔者将从网络上搜集到的小视频呈现给了学生,让学生通过动画的方式去了解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并且用浮力的知识去测量金冠纯度的故事,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产生探究的动力;再比如,在学习“温度”这一节内容时,我使用了谜语导入的方法,让学生猜一猜“闪闪一银河,风吹不起波,遇热河水涨,遇冷河水落(猜一实验仪器)”这个谜题的谜底是什么,在有学生猜到了谜底是“温度计”之后,笔者再引出教学内容,让学生自然地过渡到知识的探究中去。因此,教师要充分地发挥出课堂导入环节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作用,通过充满趣味性和探究性的课堂导入去拉近学生与物理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探究的状态中。

(二)加强课堂提问环节的启发性

课堂提问是师生互动的关键手段,对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在实际的初中物理课堂上,教师对课堂提问的内容不够深入,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从而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延伸。因此,为了促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加强课堂提问环节的启发性,让学生积极调动灵活的思维去探究问题。比如,在学习“压强”这一节内容时,在讲解了教材上的基本知识之后,在课堂总结环节,笔者向学生提出了以下的问题:现在有同样重量的两个砝码,将一个砝码直接放在左手掌上,将另一个砝码首先放在一个塑料小圆盘上,之后再放在右手掌上,那么两个手掌获得的感受是相同的吗?有的学生受到思维惯性的影响,会直接说出右手掌会觉得更重的答案,但是联想到刚刚学到的知识,会发现问题并不简单,从而使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重视演示实验的有效使用

演示实验是初中物理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在促进学生探究能力提升的过程中,初中物理教师要抓好学生对物理演示实验的兴趣需求,通过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使用去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能够通过正确的示范、巧妙的引导去归纳和总结物理知识,给学生留下深刻的直观印象,促进学生物理探究能力的发展。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笔者提前作好准备,在课堂上通过演示实验的方式为学生展示了大气压强的存在。首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装满水的杯子,然后用塑纸片将杯子的口盖严,并且用手按住纸片,将纸杯倒置,学生会惊讶地发现,这个时候,纸片并不会掉落。这个实验真实验证了大气压强的存在,从而使学生可以将抽象的物理知识和直观的实验现象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物理知识结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使学生的物理探究能力得到提升。

(四)引导学生反思物理实验操作过程

在传统的课堂上,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教师占据着主动的思维,学生只需要听讲即可,从而导致学生对教师依赖性过高。因此,为了促进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初中物理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的学习,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反思物理实验操作的过程,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摆脱对教师的依赖性,通过独立的思考去构建物理知识,从而增强学生的探究能力。比如,在学习“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时,在为学生展示了“纸杯——纸片”的实验之后,学生大多认同了大气压强的存在。对此,笔者又向学生提出问题:真的是因为大气压强的存在,所以纸片才不会掉下来吗?会不会是因为水吸住了纸片?怎么才能够确定是大气压强起到了作用呢?提出这一系列问题后笔者让学生反思演示实验的操作过程,并且设计对照实验去确定实验的决定因素,从而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在独立的探索中形成概念。通过让学生真正地去思考物理实验操作过程,而不只是一味地听教师的指导,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物理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消化和吸收,让学生将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系统中来。

本文针对初中物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展开了一番探索。现如今的初中物理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存在不足。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培养,重视课堂提问的启发性,并且善于利用演示实验资源,引导学生反思物理实验操作的具体过程,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物理知识的构建中,在掌握基础的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形成良好的探究能力,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挖掘。

猜你喜欢
大气压物理探究
只因是物理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可怕的大气压
捣蛋吧,大气压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三脚插头上的物理知识
我不是教物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