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2021-01-07 16:06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范中军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板书课文语言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二中学 范中军

一、语文教学中欣赏情感的表达

语文教学中主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欣赏能力,只有体悟了作者的情感世界,才能更好地领悟课文的主题思想。比如,学习古诗《鸟鸣涧》,首先要了解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就是要追求田园生活,追求一种平静的生活,求得心灵上的净化。那么这种情感在古诗当中是通过一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作者在这里通过桂花、村民、春山、月亮、小鸟,这些日常生活当中普遍的意象,赋予自己的情感色彩,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视引导学生感知古诗情感,带领学生一同翻译解析原文“春耕农忙时节过去了,人们开始闲暇了,坐在桂花树下聊聊家常做做家务,过着一种非常闲适的生活。在一个天气晴朗的夜晚,月亮从东山顶升起来了,山中留宿的小鸟以为是天亮了,就扑棱一下飞起来了,鸣叫的声音在山谷中久久的回荡……”这是一种何等宁静和谐的夜晚,这是一幅何种宁静和谐的农村生活景象,这种境界需要教师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才能体会得到。

二、语文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复的朗诵,让学生体会作者的爱国情怀。因此,在初中语文课程的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重视对学生的个人素质和道德的培养,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围绕学生的思想教育开展教学工作,把爱国主义教育落到实处。如在教学爱国课文时,详细诉说故事背景,联系中国历史上的著名爱国战士首领,体会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爱国情怀,把学生真正培养成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华民族,热爱科学文化,尊敬师长,团结友善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只有在教师的培育下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才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实现正向发展,更能够深刻理解中华优秀文学中所体现的爱国情操,实现德育与语文教育成果双丰收。

三、在小组合作中学习语文

一个班级是由很多学生组成的,每个学生有自身的优点,教师根据学生的优点把他们组合成不同的小组,让每一个学生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语文小组合作中,有的学生善于组织安排,能够调动起小组成员的学习积极性;有的学生思考能力特别强,喜欢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这样的学生是小组成员当中的骨干,教师应引导他们发挥自己思考问题能力强的优势,带领其他组员共同进步;有的学生善于总结,喜欢把各种问题综合起来形成组内的集体观点,这样的学生适合代表小组组织语言,进行小组发言;有的学生喜欢逆向思维,总能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观点,引起小组内部同学的热烈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往往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

比如,教学《落花生》这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子女”,对花生身上的优点进行深入讨论,并让一位小组成员对小组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发言。这样的方法不但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也为提高他们语文学习能力打开了新的大门。通过小组活动,不同的学生总是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给大家带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并引导其他学生站在新角度去思考问题,构成学习共同体,有利于充分发挥集体智慧和实现学习目标,促使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提高。通过小组合作,发挥学生的特长,全面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四、语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要多样化

一篇课文的板书应该怎么设计,一方面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来设计,另一方面也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老师的教学风格来进行设计,板书设计不应该一成不变,而应当丰富多样,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比如教学一首诗歌,教师可以尝试设计出一幅美妙的画面。王维的诗句:“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句是最好的写照。像这样的教学内容,板书只用文字可能难以重现诗中所述,教师可尝试将板书内容设计成一幅清静优雅的中国山水写意画,增加板书与课文的契合度。有些课文中,存在着体现中心思想的重点词句,那么教师在设计板书的时候,便要着重围绕课文当中的重点词语和中心句子。如课文整体呈现并列式结构,每一段有一个中心句,教师可以把这些中心句罗列在黑板上,清晰且易懂。又如说明文,往往会运用各种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形状、颜色、大小、结构、数量等等,这个时候教师如果把这些数据罗列成一个表格的形式,便能够全面细致地向学生反映出事物的特点。在一些逻辑性非常严密的议论文当中,可以用推理的方式,清晰的表达作者的推理逻辑思维。

总而言之,要根据课文的实际内容,灵活多样的设计板书的内容和形式,用此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快速理解课文内涵,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五、听、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需要多方共同完成,因此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学会倾听和表达十分重要。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听多看,提高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说在教学有关新闻类的文章时,教师可以不必局限于课文内容的阅读,有选择地让学生听听广播新闻,鼓励他们尝试把所听到的内容复述出来。这样的做法一是训练学生集中精力倾听对方言语的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训练学生良好的语言能力,毕竟学生在复述的过程中,需要经历思维加工的过程。通过听的训练,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提高基本的语言技能技巧。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身边的节日、活动,引导学生多写,用笔尖记录生活。如学生参加清明节话题作文比赛,述说参观烈士陵园后的感想,教师可抓住这个教学机会,把“先抑后扬”的写作手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参观烈士陵园时“听”到的故事,编写成文章。如作文的前半部分是对革命烈士英雄事迹的描写,到了结尾部分就要高度的颂扬革命烈士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的革命精神,赞扬他们为了新中国的诞生,前仆后继英勇献身,正是因为有了他们的这种精神,才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才有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实现,这样就能把革命者的伟大意义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六、学习网络语言提高语言艺术水平

随着网络走进千家万户,与人的生活紧密融合到了一起,网络流行的术语,有的契合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比较新颖奇特;有的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反映时代热点问题;有的与老百姓的油盐酱醋茶深度融合,已经成了人们的常用语;有的是新生事物的代名词,代表了时代潮流。这种语言艺术形式,在文学作品里时常能看到。比如:“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和木莲们。”(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Ade”是德语“再见”的意思。运用夹杂的修辞手法,表现作者的心境——对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的热爱与留恋,也表达了作者那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心境,使行文起伏跌宕、曲折多姿。还比如:“你的话,我连标点符号都不信。”“人生就像打电话,不是你先挂,就是我先挂。”这些比方非常贴切生动,语言风格诙谐幽默,起到了理想的修辞艺术效果。诸如此类的语言不胜枚举,从修辞的角度去欣赏,妙趣横生,别有一番味道。那么在实际的教学中,就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类语言的艺术特色,分析此类语言所运用的修辞手法以及遣词造句的方式方法,在自己的写作实践当中,活用此类语言,使自己的语言生动形象,妙趣横生;还可以仿写,提高自己运用语言的能力。语言艺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需要长期的积累才能有所成就,教学实践中,需要一边探索积累一边学习运用,循序渐进,才能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

总之,学生学习语文是一个长期积淀的过程,语文学习涉及的内容方方面面,教师在教学时应更加谨慎,选择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内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和综合文化素质。

猜你喜欢
板书课文语言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语言是刀
硬笔书法教学板书实录(二)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背课文
好的板书是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我有我语言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