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思考

2021-01-07 16:06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马翠琴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节气樱桃基地

■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小学 马翠琴

将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引入小学的语文教学课堂,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还能激发学生对自然规律的观察思考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为学生将来的传统文化教育奠定牢固的基础,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意义

二十四节气被称作我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11月30日,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先辈们长年累月地仔细观察日照的时间变化、强度并识别季节、气候的变化对应的农业耕种规律,从而总结形成的一套规律体系,充分体现了中华智慧。它需要我们所有的中华儿女去继承和发扬,同时去学习先辈们那不断探索与发现的精神。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积极汲取知识的年龄,但这个时候的学生常常对枯燥的历史文化提不起兴趣,这就会导致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缺乏了解。从长远的教育培养的角度来思考,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有重大意义。语文老师可以通过二十四节气的学校课程的教学引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为以后的传统文化教育埋下伏笔,从而实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二、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具体举措

(一)准备节气的专题讲座,激发学习兴趣

二十四节气中蕴含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诸多智慧,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比较复杂,若是教师教授方法不当,就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难度。所以当班级出现这种情况时,学校可以组织围绕二十四节气的主题讲座,将二十四节气的内容进行简化、调整,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去讲授知识。在讲座的开头,教师可以率先将现实生活与二十四节气联系起来,在突出其重要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后可以有效利用关于节气的有趣故事,引入二十四节气的主题,给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同步激发学生对节气的学习热情。

(二)开设对节气的研讨,感受节气魅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内容中可以侧重于重要的节气知识,带领学生开展关于重要节气的研讨。在学习宋代翁卷的诗《乡村四月》,品读“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时,让学生知道农民的艰辛,采桑喂蚕后又去插秧种田。还可以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述有关于“蚕神的诞辰是小满”的有趣传说;给学生解释“祈蚕节”的缘由,为学生展示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教师还可以创建由学生组成的“二十四节气”直播团队,通过“钉钉”直播有关二十四节气的来历、物候特点、习俗、美食、传说、诗词、歌曲等,来吸引学生对节气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搭建教师比拼平台,提高教学水平

开设比拼平台是提高教师教授水平、让教师们相互交流、取长补短最有效的途径。由学校提供交流的平台,让教师们相互比教节气说课的教课功底、创新意识。鼓励语文教师们积极参与说课比拼,畅谈自身对于教授节气的理解,相互分享和交流自己对节气感想领悟,使教师们在赛课过程中广泛学习有关节气教学的小技巧,拓宽节气教学的思维方向,从而有效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二十四节气中的每个节气都具有独特的意义和情感,充分学习可以让学生得到不同的收获。比如小暑有“斗蟋蟀”的习俗,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斗蟋蟀”的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写出斗蟋蟀的过程及感想。这样的活动对学生来说是既新奇又有趣,有实际体验后再去写作,学生颇有“下笔如有神助”之感。

(四)带领学生实地体验,提升核心素养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有助于节气观察的各种实验基地,比如:有机樱桃试验基地、小麦种植地、油菜花基地、向日葵基地……老师可以带领学生有计划、全面、有条有理地漫步于实验基地中,四处搜寻顺应节气的作物、农事以及收获,让学生切身感受节气,使学生脑海中有关节气的印象不再空洞乏味。俗话说“经历是一个人成长的最好方式”,有关于节气的实践经历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而蘑菇的种植基地、农场、田野等地方都是学生进行节气实践的首要选择,学生们可以在清明前后去种植基地的“种瓜点豆”,在教师的指导帮助之下一步一步地,在做好有关功课后,进行瓜豆的栽种、浇水、施肥。在谷雨时节前往有关蚕桑养殖基地、参观针对“蚕宝宝”的研究基地以及桑树繁茂的“桑叶园”等地方,聆听相关人员讲述的养蚕小知识。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养蚕,近距离地认真观察记录蚕宝宝的成长过程中身形的变化、食量的变化,亲眼看见蚕食桑叶、作茧、破茧,让学生学会敬畏伟大却也渺小的生命,敬畏自然,热爱自然。通过把各个不同节气与相应的时间点、时间场所、具体农事进行有机结合具体实践的这种方法,不但能够让学生们在现实场地进行自由实践,还能体验二十四节气中蕴含的愉悦情感,培养学生们热爱自然、相互帮助、共同合作、不断探索、学会学习的核心素养。

(五)开展有关节气的活动,调动学生的热情

学校可以尝试开展各种关于节气的PK活动。比如说针对节气的海报设计比赛、书法比赛、各种节气的拍摄作品比赛、节气的理解绘画大赛、有关节气的诗歌朗诵比赛等等,鼓励孩子们积极踊跃地采取各种形式来展示自己对于“二十四节气”这一传统文化的理解体会。让学生们一起在赛前学习节气、在赛中分享理解、在赛后互相交流,通过这样的竞赛可以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对于学习、探讨节气的兴趣,增强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与认知。比如芒种这一节气存在于夏季,这时的阳光照射正烈,刚好是樱桃、小麦成熟收获的季节,在这样的节气中,让学生走出校园,走向田野,去樱桃园采摘,去田野看看麦子成熟的样子……去拥抱大自然,去享受大自然。学校还可以开展以“我爱樱桃”为主题的比赛。师生一同参与比赛小组设计“我爱樱桃”的海报,然后开展关于“我爱樱桃”的比赛活动,采摘、清洗、品尝,评选出最美味的樱桃。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的实践活动,让参与比赛的师生们都感受到收获的愉悦。

三、结语

总的来说,作为我国学生们素质教育基础的重要学科的小学语文,基础知识的教育、文化基础的奠定是需要循序渐进的。在这样的过程里,不但需要学校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还需要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将二十四节气之类的传统文化与教材课文进行有机地融合。让学生们感受到传统文化、历史知识的神秘魅力,掌握五千年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精髓。这对于处于人生起跑线上的小学生而言,是将来人生成长道路上的一笔财富。

猜你喜欢
节气樱桃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樱桃肉,让年味飘香
一树樱桃带雨红
我的基地我的连
吃不到的樱桃
失踪的樱桃
24节气
24节气
24节气一小满
24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