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小学道德与法治学习方式的探讨

2021-01-07 16:06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枫林小学傅娇娜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梧塘枫林小学 傅娇娜

小学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与吸收能力有限,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加重视联系实际。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来激发学生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兴趣,同时增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小学阶段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有助于学生认知水平的提高,通过教育来保障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也可以让小学生们在更加安全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一、生活化教学法

任何知识都来源于生活,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可以从社会的规律以及日常生活中进行案例的提炼以及知识总结。在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知识本身的局限性,引入生活中的具体案例,调动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要保持稳定的课程节奏,同时兼顾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达到完全吸收知识的目的。在课后作业的安排方面要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安排一些与生活相关的作业,让学生能够将课上所学的内容实际应用到生活当中。避免与其他科目一样采用背诵和抄写的作业模式,这种千篇一律的教学模式非但不会让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还会产生抵触心理。

二、故事教学法

(一)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进行故事编写时可以设定主题,每一个主题都包含着较为丰富的道理。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讨论来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对故事中的案例展开探索,这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发挥故事教学法的优势。教师在进行故事讲解时,要将故事与教学内容联系起来,让学生在思考故事的时候能够灵活运用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并且从中获取到有用的信息。同时也可以用故事来降低教学内容中的难度,提升教学效率。

(二)丰富教学内容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关系,道德与法治教学苦涩难懂,很难让学生对知识产生较为深刻的理解。这不仅会影响小学生的道德法治意识,也会导致教学失去效率。教师应当有目的地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更加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与体验。利用故事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增强小学生的代入感,进而培养小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强化学生自主体验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除了一些基础性知识以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故事进行相关知识的拓展。让小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懂得更多道理。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实际上与生活息息相关。利用故事进行知识内容的拓展有助于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的理解并且培养道德与法治意识。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故事来对教学内容进行辅助。在进行知识拓展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对故事中的案例进行思考和讨论,并且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师通过对学生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来让学生们更加理解所学的内容。这样在拓展知识面的同时,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加深刻的体验,进而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探究教学法

(一)针对性探究式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身心发展尚未健全,思维模式也并未完善,同时也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无法识别真善美与世间的险恶。因此学生的安全意识也相对淡薄。这样的情况下,教师要针对学生各个年龄段的特点来揣摩学生的内心世界。小学阶段是成长的重要时期,刚刚接触世界的学生们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为了学生们能够安全快乐地成长,教师有责任让学生掌握突发事件如何处理的知识以及加强保护自己的能力。新课改时期增加了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课程,期望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养成遵守社会道德并且具有公德心的良好生活习惯。

(二)开展安全演习活动

小学生的年纪较小,缺乏正确的安全防护意识。由于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并且自控能力较差,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往往存在着各种安全隐患。如学生在玩耍或者走路的时候缺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应当采取道德与法治方面的教育来提升小学生的安全意识,加强学生对于高危时间的应急处理能力。通过设置情境教学让学生通过实际演练学会规避危险的方法;或者通过多媒体进行专题教育片播放的教学模式来让小学生们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四、开放式教学

(一)打破局限创编教材

教材中大多是一些经典案例。教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过程当中,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进行教材的取舍。根据各个地区的不同、各个学校的不同、各个班级的不同来打破教材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从学习以及生活的周遭环境发现题材,发现问题,进而进行教材以及教学内容的创编。

(二)丰富内容整合教材

按照实际情况来对教材进行整合,系统地将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并且重组。有目的地调整教材内容的顺序并且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删减。有助于培养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打破小学生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利用教材来拓宽知识领域和实际运用范围,真正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全面开放,让小学生们在相同的教学内容中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学到不同的教学内容。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过程中拓宽小学生的视野,加深情感熏陶,有助于小学生的思想塑形,培养较为健全的人格。

(三)拓展教材的外延性

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典型案例和生活中的原型。根据实际情况来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拓展。深层挖掘教材的具体价值,最大限度地进行教材内容的发挥。将知识内容外延开来,让学生们对教材中的案例产生共鸣。

五、结语

综上所述,道德与法治教育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为培养学生的道德标准树立了明确的标杆。我国新课改以来大力推崇素质教育,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和公德心。利用情景教学以及多媒体来向学生们渗透道德法治观念,增强学生对自身行为的注重,潜移默化地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影响,进而逐渐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

猜你喜欢
法治道德教学内容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