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中的运用

2021-01-07 16:06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吴海树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金字塔理论信息技术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实验小学 吴海树

创新教育理念下,要求教师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教学创新,不断革新教学方法,牢牢把握“学习金字塔理论”要点并让它更好地渗透在小学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因此,相关小学学校,需要结合学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教育创新,确保在掌握“学习金字塔理论”的前提下,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推动教学进步。

一、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概述

“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提出,掀起了教育教学模式革新的浪潮,经过不断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不同的教学手段、方法,产生的教学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学习金字塔理论”重点强调,课堂教学,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计划、布置教学任务;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确保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学习金字塔理论”的提出者,采用数字表达方式展示了学习的各个阶段,“学习金字塔理论”通过定量教学方式,促进教师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转变教师的角色,将课堂的主导地位归还给学生,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确保为学生营造一种体验式学习环境,进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金字塔理论”,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你听我说”授课模式,更加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应用的空间和机会,促进小学生学习的主观性、能动性,通过教师优化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促进抽象知识的转换,更好将课本理论知识学以致用。

“学习金字塔理论”塔尖的“听讲”,作为第一种学习方式,也是基础的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的倾听能力,在具体的实践教学应用中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并伴随着的延长,对知识的记忆能力呈下降趋势;其中“阅读”“视听”“演示”部分,占据少数比例,“互动”学习方式可占50%,“实践”部分,达到了75%的比例,最为显著的学习成效为“传授给他人”。通过不同的学习模式对比发现,互动性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学习方式,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更加明显。小学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改变,需要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按照合理化教学方式,加强课堂中的互动环节,通过游戏互动、翻转课堂等形式,点燃小学生的学习激情,进而活跃课堂氛围。

二、促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学习成效的有效途径

(一)加强信息技术课堂的“讨论学习”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加强课堂的互动效果,同时,教师要建立师生评价、生生评价、自我评价的长效机制,加强课堂反馈,学生通过评价机制,可正视自身的不足之处,不断完善自我,弥补自身的短板。同时,“学习金字塔理论”中,明确指出合作互动学习,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手段,是保证学生学习效果的关键。例如,教师在教学苏教版信息技术课程中的《认识Word》一单元时,教师在教学前,将学生划分为3-4人/组,引出问题:“怎样在Word文档中输入文字?如何修改文字?同学们知道怎样插入图片吗?”教师提出问题后,给足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增强学生合作探究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师要提升在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参与度,及时帮助学生答疑解惑。问题讨论结束后,教师要鼓励小组成员,进行手动操作,包括顺利启动“Word”文档,进行文字修改、图片插入、退出“Word”等。确保经过小组讨论,学生基本了解“Word”窗口结构,能够熟练掌握“文件”“编辑”“视图”“格式”“工具”等菜单项目的操作命令、掌握“Word”文件的保存方法、可初步使用快捷键等。

(二)加强课堂问题引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需要通过学科内容,加强问题引导,小学生的思维跨度本身较大,需要教师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做好问题引导。首先,对于新知来说,学生对知识本身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可以对新知进行描述,学生基本了解情况后,导入课程教学,并结合学生实际需求进行引导;其次,要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手、脑、眼的结合,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学习金字塔理论”中强调了“视听”教学的重要性。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技术、PPT等,通过视频讲解和演示,强化学生理解记忆。

(三)重视课堂训练,加强知识整合

信息化技术学科,自身综合性较强,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具体开展教学活动中,需要抓住课堂有限的时间,强化学生训练。教师要积极转变“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理念,紧跟时代发展形势,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提取优质的教学资源,将碎片化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结合学生的当堂课学习任务,为学生提供实践发挥的空间,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层次分明,加强典型试题的讲解和演示操作,增强学生对信息技术课程全过程的了解。创新教育背景下,教师可将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制作,以课件上传网络的形式,进行播放,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确保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促进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最大化提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成效。

(四)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强化评价反馈

“学习金字塔理论”中,积极倡导教师在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感悟。教师在具体组织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要充分结合学生实际,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引导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学习金字塔理论”强调在“视听”的基础上,大力渗透实践操作,确保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强化对知识的记忆,进而延长信息的保留时间,增强学习效果。例如,教师在“电子相册制作”模块教学中,通过结合“学习金字塔理论”,提升教学的实践性,更好为教学提供指导。教师可借助PPT进行初步的演示,学生掌握基本制作流程后,教师可以设定游戏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学习制作软件的兴趣,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智能,通过实践演示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及时更新学生的知识体系,保证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中,感受实践动手操作的乐趣。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教育教学中,积极沿用“学习成效金字塔理论”,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明确把握教学方法的不同,学生产生的学习效果大不相同,在“学习金字塔理论”指导下,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明显提升,通过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较高,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金字塔理论信息技术
“金字塔”
坚持理论创新
神秘的混沌理论
A Study of the Pit-Aided Construction of Egyptian Pyramids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