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刍议

2021-01-07 16:06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袁吉红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甘州小调民间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安阳乡中心学校 袁吉红

民间音乐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承载了民族文化和艺术特色,将民间音乐融入中小学音乐课堂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不仅能够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体验,更有利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甘州地区历史文化悠久,艺术气息浓郁,甘州民间小调是对中小学生进行美育的天然土壤,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操。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突出音乐特点,弘扬民族音乐,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开发地方音乐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小学音乐教师要设计多元化的音乐教学活动,开发带有乡土气息的民间音乐,体现出民间音乐的教育意义,使民间音乐成为宣传甘州的重要媒介。

一、中小学民间音乐教学的现状

(一)教师对民间音乐不够重视

音乐学科在很多学校都不受重视,给音乐安排的课时量少,对音乐的师资投入不足,导致音乐教学困难重重。同时很多教师对于民间音乐也不够重视,没有为学生提供民间音乐资源,很少鼓励学生去拓展民间音乐知识。

(二)音乐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

在一些中小学课堂,音乐教师选择的教学方式呆板、枯燥,不利于学生学习音乐,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导致音乐教学效率偏低。教师只是将民族音乐展示给学生,并没有告诉学生民族音乐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学习民族音乐,学生面对民族音乐时一脸茫然,根本体会不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进行民间音乐教学时,缺乏系统化的音乐教学方案,也没有挖掘出民间音乐蕴含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

(三)学生对民间音乐缺乏兴趣

在实际教学中,首先,很多中小学生都对学习民间音乐的兴致不高,缺乏参与音乐课堂的主动性。其次,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喜欢程度要大于民间音乐,一方面流行音乐朗朗上口,另一方面由于受“追星效应”的影响,学生更乐于传唱流行音乐。再次,大部分学生认为民间音乐相对乏味,与学生的年代相距较远,因此不愿意学习民间音乐,甚至有的学生对民间音乐产生抵触情绪。

二、民间音乐在中小学课堂中的传播途径

(一)尊重传统,把握音乐教学方式

甘州有着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在这里孕育、传唱的甘州民间小调源远流长,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为了传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已将甘州民间小调引进了中小学音乐课堂,并且发挥着与众不同的美育作用。所以,音乐教师必须要转变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充分尊重历史和传统,打破按部就班的音乐教学方案,让学生自觉投入到传统音乐的学习中。比如讲解甘州小调《说唱甘州》,由于其属于甘肃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有着独特的节奏节拍,因此,音乐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舞美歌甜的视频资料,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在以上基础上,教师可继续讲解说唱的艺术风格和传承价值,最后让学生谈谈音乐感觉,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

(二)拓展资源,增强音乐审美能力

中小学的音乐教育面对的是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广泛的兴趣。对此,音乐教师要立足学情,不断拓展民间音乐教育资源,从学生的心理角度出发,使学生沉浸在美妙动听的民间音乐中,增强他们的审美能力。甘州民间小调是当地喜闻乐见的一种演唱形式,音乐教师可以为学生带来一些参加大型演出的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民间音乐的朴素恢谐和博大精深,从而加深学生的自信心。

(三)引入乐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民间音乐展现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社会的发展变化,具有一定的民族性和艺术性。为了促进民间音乐在中小学音乐课堂的传播,音乐教师可以引入民族乐器教学,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养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人生观念。甘州民间小调在演唱时使用的乐器大致分为三类,分别是吹奏类(唢呐、竹笛等),打击类(干鼓、包鼓等)和拉弹类(板胡、三弦等),音乐教师可以给学生展示一些乐器,并且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使用这些乐器,听听这些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感受甘州小调强大的生命力。音乐教师鼓励学生在校园活动或者家庭活动中演唱甘州民间小调,使用乐器增强音乐的感染力,加深对民间艺术形式的理解。

(四)坚持创新,学会欣赏民间音乐

音乐教师要坚持音乐教育的正确方向,不断创新和改革教学方式,将民间音乐作为教学的重要工作,使学生正确处理好流行音乐与民间传统音乐的关系,更好地感受和欣赏民间音乐。所以,中小学音乐教师要充分的重视借鉴与融合,提倡“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教学方法,促进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发展。“请进来”指的是可以邀请一些甘州民间音乐艺人到学校进行授课,走进中小学音乐课堂,向学生讲述甘州民间小调的历史,让学生体会到其独特之处,也可以即兴给学生演唱一些民间小调,如赞美勤劳致富和尊老爱幼的《十二月忙》《小放牛》等。“走出去”指的是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实地观看甘州民间小调,欣赏淳朴的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激发民间音乐兴趣。

(五)师志传承,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音乐教师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引路人,教师对音乐的理解和运用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因此教师必须努力学习民间音乐知识,掌握民间音乐技巧,为中小学生带来最正宗的甘州民间小调,将自身的音乐品质传承给学生,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中小学要加强对音乐教师的选拔和聘用,选择具有较高音乐素养和扎实音乐基础的综合型人才,积极改善音乐教学软硬件。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间音乐代表了一个地区的音乐发展史,展示了当地的音乐文化底蕴,是开展音乐教学的重要途径。音乐教师要提高对民间音乐的重视,将民间音乐文化与现代科技教学结合起来,展示出民间音乐的魅力,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民族文化的重视程度。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丰富的民间音乐形式,加强对理论和学术层面的教育,感受优秀的民族文化,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达到美育的最高价值。

猜你喜欢
甘州小调民间
舒定坤
四 季 相 思
思 夫
八声甘州
五河小调
亮剑吧,甘州少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
高人隐藏在民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