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2021-01-07 16:06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南湖小学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小班化测验分层

■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清泉镇南湖小学 赵 睿

小学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已经成了一种教育趋势,在现在的小学教学中运用广泛,成了许多教师良好运用教学模式的先决条件,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改变了学生的惯性思维,并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课堂体验。本文立足于发展大局,提出分层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成为教学课堂的主体,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优势,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本文以小学数学为例进行简单分析。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整体的出发点,是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的重要教学环节。教师进行课堂教学需要进行充分的备课,在备课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发展规律制定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上课时跟上教师教学节奏,快速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的有效吸收。小学是学生发展的初级阶段,是推动学生思维智力发展以及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势在必行。为了更好地进行教学,教师要对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完整化的把握下,提高教学效率,在科学的教学目标引领下加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那么,应该如何把握教学目标,制定教学策略呢?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需要立足于课本,小学数学课本知识都比较简单,主要目的是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提高他们思考问题多样性的能力,形成一个初步的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系统。对前面所学进行整理回顾,对在学的新知识融入已学旧知识,达到温故知新的良好效果;其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适应课堂分层教学节奏;最后,在已经分好的小班中进行集中教学。小班化教学也是近年来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有益尝试,使教与学个体可支配的时间得到增加以及空间大大拓宽,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互动环节的密度提高,每个学生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与教师进行问题互动,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二、分层组织教学过程

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的策略,深入了解小班化课堂教学的意义,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多样的思考问题的思维为目标,提升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奠定其学习基础。教学过程包含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注重教学的完整性是教学目标的进一步阐述。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体现小班化课堂分层效果,应该从以下步骤进行分析和应用。首先是教学态度,分层教学态度能够呈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不同,表现出差异性的态度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个体享用的教学资源和教学关爱的均值递加,教育教学内容、方式、技术和过程等随之发生相应的动态的巨变。比如,在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教师创设一个在生活中最常见的教学情境——买菜。教师告诉学生买菜的主要过程,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对条形统计图便有了初步的概念。对于参与教学过程的学生的表现,教师应该保持宽容且客观的态度,对于表现不理想的学生,教师应予以鼓励;对于表现好的学生,教师应该予以奖励。其次在创设的教学情境中,教师也应该融入分层教学。在创设情境第一步,教师帮助学生将之前所学的内容简单回顾一遍,为学习新知识做铺垫;第二步,教师进行好奇心引导,并在引导的过程中应用互联网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学生的好奇心得到调动,教学便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步,加深学生理解。教师提出问题并带动学生解决问题,在加强练习的同时及时解决学生的困惑。分层教学使不同程度的学生学到不同的知识,让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学生自由学习的空间得到放大,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提升,也让分层教学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三、分层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同样也是教学环节不可或缺的一步,是构成整个教学环节的重点之一,小学小班化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学评价提供了评价基础,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在教学中,教师面对小班同学能够全面而具体地制定出适合每个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依据整体的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教学评价有两个核心环节: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在量化评价与质性评价中融入并体现课堂分层教学的精髓,而在此文章中,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分析。学生的教学评价主要从考试和测验中体现,教学评价中体现小班化课堂分层教学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首先,测验作为一种检验学生学习习态度和学习效果的一种方法和手段,是教学过程中的小结,为教学评价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依据。因此,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便可以依据测验的结果进行较为客观的总结,但需要注意的是,测验只是评价的依据而不是最终目的,发挥好测验的作用,通过一次次的小测验评估学生学生效果,检验自身教学质量。其次,考试与测验稍有区别,考试相比较测验来说难度更大,要求更高,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更加全面,但这能进一步帮助教师了解到学生的学习情况。像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都是较为大型的含有阶段性质和总结性质的考试,这一类考试更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教师可以从中获取更为全面的关于学生的信息,也更有利于教师对自身教学水平进行较为客观的评估。总而言之,想要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是应该回到学生本身,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才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做出较为全面的评价。

四、分层布置课后作业

测试与作业都是教学环节中加强教学效果的手段之一,其目的是能够有效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吸收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同时,提高其处理问题的能力,提升其自主学习性。小班化分层教学符合学生的个体差异,体现因材施教。在传统课堂教学制度中,同内容、同进度、同目标要求、同评价标准等出现了一刀切的普遍不合理现象,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忽视了学生的理解差异。忽视学生差异带来的后果是学生自身得不到发展,个性被压抑,学习状态大打折扣。想要规避这种情况,处理好该类问题,就需要教师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学生差异性,运用分层教学法扬长避短,合理规划,因材施教。学生作业是加深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学生在课后的作业是为了巩固已学的新知识。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抛弃题海战术,拒绝任务式布置作业的方式。因此,布置作业时可以从生活中一些常见且有趣的问题入手,通过自己出题与客观练习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问题,能够让享受解答的过程,收获学习的快乐。在实际问题中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题目的本质,并递增了解本章的学习内容,巩固重难点,将知识有效内化。

猜你喜欢
小班化测验分层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新年大测验》大揭榜
两个处理t测验与F测验的数学关系
小班化教学的几点思考
小班化教学方法体系的探索
农村学校如何应对小班化
你知道吗?
基于专业特色的《数学分析》课程小班化教学改革探讨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