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一个陌生的班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2021-01-07 16:06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孙玉光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陌生积极性山东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第一中学 孙玉光

2019年11月18日,山东名师送教活动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县八一中学举行。来自山东曲阜的教师和一位当地教师以同课异构形式,讲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课《友谊与成长同行》的第二个课时《深深浅浅话友谊》。在听了两节课后,笔者对两位老师的课进行了反思(第一节是当地教师的,第二节是山东教师的),并思考了面对陌生环境,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的一些可行做法。

一、陌生环境下激发学生课堂积极性的思考

(一)教师备课要注意科学设问

设问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少教师在上课提问的时候,注重的是对知识的提问,注重的是围绕课本知识进行设问,学生往往因为对课本知识的不了解,不能准确回答,所以就不敢回答。

有教师认为,学生事先去预习一下,不就可以很好地回答了吗?但是这首先是违背了我们政治思想观点应该在情境中形成,在感悟中生发、在体验中获得的原则,变成了纯粹的知识传授、理解和掌握。其次,因为是陌生的环境和学生,教师难以保证所有同学都主动进行课前预习。所以,与其过度依赖学生的自主预习,不如教师提前做好功课,将问题从学生的生活中、实践中提炼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中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回答。

(二)教师上课要善于察言观色

上课之前,在和学生进行简短交流的时候,要注意哪些学生比较活泼,比较积极主动,表达能力比较好;在课堂提问的时候,要注意观察,多把课堂发言的机会交予学生,让积极的学生起到好的带头作用;有些想发言又不敢举手的同学,会表现出跃跃欲试的样子,教师要及时发现,适时鼓励;有的同学对于举手发言呈现纠结心态,但是身边的同学不断在用语言、动作、表情进行鼓动,教师要顺势而为,鼓励激发,以此带动全班参与课堂,活跃课堂气氛。

(三)教师提问要注意及时鼓励

有时候,学生鼓足勇气站起来,就是为了得到一个肯定。教师适时适当的表扬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关键的作用。但是很难保证学生的每一个回答都是正确的,无论学生的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持以客观宽容的心态,向学生表示肯定。及时恰当的表扬不仅仅会让回答的同学感觉到自信满满,能继续保持积极性,还会激发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欲望,向勇于回答问题的学生看齐,从而推动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

(四)及时引导学生形成简洁答案

有时候学生在经过深思熟虑后给出了较为完整的答案,条分缕析,甚至将我们要讲的内容都基本涉及到了。这个时候就不要为了所谓的课堂氛围,再找更多的同学去回答。面对一个近乎完美的答案,其他同学要么是在拾人牙慧,简单重复,要么就是曲解题意。这样继续提问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教师应该及时肯定这个答案,并组织大家对它进行分析,引导大家学会如何能形成简洁答案。这是对优秀者的肯定、对思考者的褒扬,更是对其他同学的有效引导。

(五)启发学生回答要注意技巧

有时候我们去发动学生回答的时候,可能一开始效果不是太好,在启发学生积极回答的时候,不要去说“大家积极发言就行,答错了没有关系,不用紧张”之类的提示语,因为“紧张”是一个负面的词,我们的大脑接收到这样的词之后,就会产生与之相应的反映。至于前面的“不用”,则是会被大脑给自动过滤掉。所以教师的提示其实就成了一种暗示:同学们不回答是因为太紧张了,太紧张是因为这是面对一个陌生的教师,所以我不紧张是不对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将问题进行变换,用学生更容易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通过观察,发现并鼓励那些跃跃欲试但是又没有胆量直接站起来的同学。

二、山东教师授课带给我们的借鉴

(一)课堂前的交流

这对于我们到一个新地方新学校新班级上课是很有必要的。不过我想即便是这样的“随意”交流,最好也要有充分的准备:提问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回答,这个问题可能就是课堂上的某个知识点,教师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教师提一下刚才我们班那个同学是这样认为的,这可以使当事人很兴奋,也会让其他同学很感兴趣,从而刺激他们积极参与;这个问题也可以当做导入课堂的话题,通过一个简短的对话,让教师和陌生的学生建立了联系,让他们熟悉了教师,减少了陌生感,也就能较好地激发积极性了。

(二)很好的课堂导入

这位来自曲阜的老师很好利用了自身的资源,但可惜没有用透。他不应该以孔子为载体,而是应该以“有朋自远方来”这句话为载体。

这里笔者谈一下自己的设计思考:

第一个环节的设计,可以设计成作为一个来自陌生地方的他,希望成为大家的朋友。请大家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帮他想个对策,然后引申到教材理论上。

第二个环节,可以抓住第一个环节回答的同学,问他和朋友是一直关系非常莫逆的吗?有没有发生过矛盾。如果没有,你是怎么做到的?引申到课本理论: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需要学会尊重对方。如果有,这个时候可以再拓展,问问有没有发生过矛盾的,让他谈一下他是怎么处理两个人的矛盾的,学会正确处理矛盾。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两位教师都发生的一个问题:当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学会道歉,在别人道歉的时候要谅解别人。但是我们真的要原谅所有有矛盾的人吗?对待那些真的伤害了我们的人,我们的正确做法是什么?这样才能顺利引申到第四个知识点: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也就顺理成章地引申出断绝关系这个知识点了。

第三个环节,通过创设情境,让大家利用本堂课所学知识,理智、机智地去处理一些在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同时进一步升华,如何换位思考,与朋友结成真正的友谊。

(三)准确定位师生关系

这位山东教师注意了让学生通过自学去构筑学科知识,很好地解决了时间问题。这启发我们课堂上要多用学生自主学习这个法宝,这样在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的同时,也让你自己在时间的把控上更加高效和自由。山东教师非常注重学生谈,教师评;学生读,教师说。相对当地教师的满堂灌,全时段讲,导致的自己累,时间紧,节奏赶,学生还调动不起积极性,山东教师相应就从容多了。其实这两点都是山东教师注意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结果,关系定位的准确,带来了课堂表现的不同。

以上种种做法,可以帮助我们在初到一个陌生环境中,面对一群不熟悉的学生时,尽快融入环境,走近学生,调动他们的课堂积极性,从而高质量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猜你喜欢
陌生积极性山东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人最怕:深交后的陌生
熟悉的陌生词(四)
熟悉的陌生词(三)
熟悉又陌生的“”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