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思妙想,让写作文成为乐趣

2021-01-07 16:06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李劲梅
天津教育 2021年5期
关键词:评语蜗牛风筝

■天津市和平区新星小学 李劲梅

《新课程标准》提倡作文要有作文者的个性特征,作文应该真真实实地反映习作者不同的个性、情感、意志和爱好,与此同时还应该体现准确、鲜明、生动和充满个性的文风,以及真情流露,让学生说真话,动真情,使之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绿色地带。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笔者对于作文教学产生了一些独特的见解。

一、探究是作文的前提

学生在写作文时,极易产生恐惧心理,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缺乏丰富的生活经验,尚未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然而,探究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源头,同时这也是写作的前提。袁微子先生曾表示,丰富的生活经验是作文的主要思路,而经验来自探究。因此,教师在开展作文教学时,应以探究为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习作乐趣。

学生对身边的新奇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鉴于此,教师应紧抓学生特性,利用科学、全面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抱着认真的观察态度,探究周围事物,丰富学生的写作素材。

例如,在学生上体育课时,有几位学生站在花坛边,笔者发现他们正在捉蜗牛。于是在课余时间,笔者找这几位学生进行了沟通,有的学生说:“我就是想了解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有的说:“捉蜗牛是想回家养起来。”……对此,笔者紧抓这个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通过细心的探究,了解蜗牛的相关知识。与此同时,笔者以蜗牛为主题,向学生布置了作业,要求学生自主探究蜗牛爱吃什么,它长什么样,它有哪些生活习性……如此一来,不仅能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探究意识。在初步探究结束后,笔者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探究所得,向其他学生进行分享。此时,课堂呈现出了相当活跃的氛围,学生七嘴八舌,将自己掌握到的蜗牛知识充分地表达了出来。最后,笔者启发学生自拟作文题目,联系自主探究的成果,完成写作训练。经过实践发现,经过自主探究的学生更能有效把握作文中心,写作水平也呈现明显的正增长。

二、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叶圣陶先生曾表示,如若将生活视为源泉,那么文章就是滚滚源泉中的溪流,只有保证源泉丰盛,才能促进溪流永不枯竭。由此可见,在生活中有非常丰富的写作素材。鉴于此,教师在进行写作教学时,应积极发挥生活资源的写作意义,使学生融入生活、了解生活、走入社会,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实际生活,有利于为学生营造于轻松愉悦的写作氛围。鉴于此,教师应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利用各种教学方段,为学生提供感受生活的平台,挖掘多方面条件,促使学生能调动积极性,融合到时代变迁的潮流中,亲自去接触社会生活的脉搏,充分夯实自身的写作基础,体现个性、彰显才华,创造出文采横溢的好文章。

例如:要写作文“我的课余生活”时,笔者就先带领学生一起回忆课余时自己都做了哪些游戏。有的同学说打羽毛球;有的说骑自行车;有的说画画;还有的说放风筝……于是笔者为学生带来风筝,让学生在操场上亲身体会放风筝的乐趣;再看天空中风筝飞起的样子,个别风筝表现出“优哉游哉”的样子,个别风筝乱飞乱撞没有方向……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就会在脑海中有所构思,写出颇有个人风格的优秀习作。如有位学生写道:“天空中飘荡着一只只五颜六色的风筝,整个天空成了风筝的海洋。我迫不及待地拿起心爱的‘小金鱼’,抚摸了着说:‘宝贝,你飞高点,为我争气。’由于风大,一下子把‘金鱼’送上了天空。‘小金鱼’在空中飘啊飘,它抖动着金灿灿似薄纱的大尾巴,张开黄色的鱼鳍,还真神气!可好景不长,正当我高兴时。风筝好像受了什么惊吓,像一位醉汉摇摇摆摆地从天上栽下来。我赶紧拉住线抖了几下,可没用,风筝不听使唤,一个跟头就栽倒在地上……”显然,通过实地放风筝的活动,学生对“放风筝”有了更深刻的认知,在写作中也能更好地把自己的真实经历融入其中,让作文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学生的真情实感,富有深意。

除了利用户外课堂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教师也可以抓住课外研学的机会,让学生在玩乐中学习。如在春游的活动前,教师可先引导学生准备纸笔,在游玩过程中把景色、人物对话、个人心情等记录下来,在春游结束后上交春游日记,以此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和写作时联系生活的习惯。

三、讲评是作文的关键

学生能在写作中游刃有余地抒发自身情感,写出有感染力的文章,这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教导。鉴于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评语的教育功能,做好评价反馈的工作,改善学生的写作水平。

教师在进行评价作文过程中,对学生作文中的非智力因素的把握较为容易,如情感、思想、内心想法等等。这些因素在作文中充分流动,彰显着学生的独特个性。因此,教师在评价学生作文情感时,也应对学生的情感表达有所回应。列宁曾说:我们在追求世间真理时,首先应具备的是“人的情感”。因此,教师应为学生营造正确积极的育人环境,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精神空间,让他们建立良好的写作自信。只有将学生的情感有效激发,才能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去构建美好社会、热爱美好生活。教师可利用科学、恰当的评语,启发学生建立强烈的自信心。我们经过长期实践发现,学生对“笔谈”的评价方法十分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能改善师生的关系,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放下对教师的戒备,从而更加喜欢在作文中抒发情感、讲真话。

笔者在批改学生的文章时,就将评价侧重点放在了学生作文的发展上。对于质量不佳的习作,也尽力挖掘其中表现突出的地方。如优美的句子或四字词语,笔者都会在作文中标注出来,并写上几句鼓励的评语。例如,“你这个字用得很精妙!”“词语利用的很到位!”“这些句子描写的很有画面感。”学生看到教师对自己创作的作文,如此细心地批改,信心也会因此得到激发。笔者相信,教师的真情付出,发挥作文评语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实现全面发展。

让学生真正把写作当作乐趣,这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教师应当重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探究,观察、记录生活,把真情实感融入于习作当中,并让学生学会通过教师的评语不断改善自己,实现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评语蜗牛风筝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在手账中为风筝比心
蜗牛说
学做风筝
小蜗牛
蜗牛(共3则)
蜗牛
作文评语探讨
如何写好作文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