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英语社团建设的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21-01-07 11:46吴洲宇张欢石英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36期
关键词:特训营国际化社团

◎吴洲宇 张欢 石英

随着科技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国际交流和合作渗透到各行各业,社会对专业的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这就要求高等院校不仅要为社会培养出专业人才,同时又能培养出结合英语和专业的国际复合型人才。除了英语课,英语社团建设是培养的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实例依托英语社团建设,针对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运作模式以及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一、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涵义

1.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内涵。(1)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概念。在中国,国际化人才特指具有全球化思维和能力中国公民。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是指拥有全球化、国际化视野,能够较好的运用外语、了解国外社会文化与职场惯例,并熟练的掌握运用本专业的国内、国际化知识,能够经受多元文化冲击的中国公民。(2)培养目标。国际化人才的标准可归纳为两个层次:一是“一识三力”,即国际意识、适应力、交往力、竞争力,未来能够成为企业领袖的人;二是具备活力、激情、科学、开放、创新等特点的人才。(3)教学模式。①教学模式定位。主要培养的是工程应用型人才,是能够英语文化里、国际职场下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人才,而不是英语专业的专门人才。所以我们在课程上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新模式培养的学生应“知管理,懂工程,会英语,善交际”。②教学课程设置。教程课程设置分为两大模块:英语知识模块、实训模块。英语知识模块:课程主要有英语交流课、英语国家文化课等。目的是为学生打下坚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提高学生在英语文化下、国际职场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实训模块:主要通过外事接待增长学生见识;外企实习加强学生实践能力;互联网+与大创等项目实训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与团队沟通协作能力。

2.国际化复合型人才与英语社团的联系。学生社团作为我国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是学生在课外提升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发展的首选。大学生社团价值的内涵是大学生社团价值客体能满足大学生社团价值主体特定的愿望、目的或需要。英语社团在其应当按照其职能满足社员的需求,一方面应满足社员提升自身英语水平的需求,另一方面能够通过活动、竞赛的方式提升社员的实践能力,这基本满足培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要求。

二、传统英语社团模式的弊端

1.社团的定位不清晰、规章制度不完善。(1)定位不清晰。绝大部分大学生将英语社团当作大学生活的点缀或者是课余之外对英语的补充学习,创立英语社团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这也导致大部分英语社团因人成事的情况严重,当社团换届时,一度红火的英语社团就会因为成员的离散而沉寂下来,从而影响了社团的活动质量与活动种类。(2)规章制度不完善。大部分的工程类院校的英语社团都有一些基本的规章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①社团负责人对于制度的的执行力度差,出现了“不会管、不敢管”的情况,甚至于部分社团的规章制度是从网络上摘取后不作任何修改就采用,不利于社团长期发展。②缺少学校社团管理部门的指导。大部分英语社团负责人从未与社团老师沟通并争取相关政策,导致社团很难获取能够满足社团建设的需要和开展高质量活动的资源。同时也缺少相关专业老师的指导,难以对英语社团运营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的发现与纠正。③工程类院校的学生英语社团缺乏常态化的社团培训机制。大多英语社团采取“负责人—各部门—成员”的“三级制”的管理模式,部分人数较少的英语社团采取“负责人—成员”的管理模式,其中社团负责人在社团发展中承担了“核心”作用,一旦社团负责人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该社团就会迅速陷入困境。

2.社团发展空间受限。(1)英语社团活动资源匮乏。我们通过调研走访统计出长春市15所工程类高校英语社团开展的活动有七大类,分别为托福/雅思等英语考试培训、英语讲座、英语类比赛、英语角活动、早晚读、发放相关的英语教辅资料、赏析英语电影与文学作品。各校的英语社团问题一方面在于英语社团活动同质化严重,甚至于大部分学校活动种类少,难以满足学生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活动的质量低,没有专业性的指导。

表1长春市工程类院校英语社团活动调研表

(2)英语社团发展空间受限。大多数工程类学校都拥有多个校区,英语社团在参与人数、活动场地等都受到地理区位限制,导致社团规模做不大,人气上不来。学校社团管理部门对于英语社团的严格限制,使得其难以与外来学校或者外来企业产生交流与合作,社团活动资金基本靠学校拨款,导致活动质量上不去,社团也缺少发展的动力。

3.教育理念落后。传统的英语社团一直把英语作为一门功课去培养学生,而先进的英语社团意识到英语是一门社会学,除了需要学习和练习英语单词发音、语音语调,还要学习英语文化,了解英语文化下社交规则。这也是为什么在国内学习20多年英语,出国后张嘴说不出来不能和人正常沟通的根本原因。

总之,如今的英语社团培训模式不仅不能满足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反而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所以我们依托于传统的英语社团模式,并在其基础上加强专业性、学术性、复合型,形成新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三、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试行——长春工程学院英语口语特训营

2018年11月以“告别哑巴英语,变身口语达人”“提升国际沟通能力,培养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国际化工程与管理人才”为宗旨的国际英语口语特训营在长春工程学院成立了。特训营具有如下特点:

1.国际化教学团队。国际化人才培养必然要组建一支有国际背景的教师团队。长春工程学院国际英语口语特训营拥有一支具有优秀海外留学背景、语言功底深厚的多国教学团队。指导教师具有高学历及国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和世界500强国际职场工作经验;外教具有国外高学历和资深教学经验,还精通英德俄汉四种语言与文化;外聘英语专业教授,除了具有二十来年的英语教学经验还有有在美国进修的经历。专业的教学团队通过趣味盎然的方式将英语知识、文化传递给学生,使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提高,并能将其应用到实践中去,适应英语环境生活,并很快地融入到将来的生活与学习中。

2.体验国际文化活动。丰富的国际多元文化活动体验则是国际英语口语特训营又一亮点。通过组织各类国际化活动和讲座,锻炼学生国际化复合型人才所具备的能力。学生与外国精英人士零距离接触,增强对国际文化的认知。国际英语口语特训营多次举办外事活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蒋教授及其夫人来访”“、国际少儿英语特训营活动”“、接待外事访问-美国宾州滑石大学副校长、商学院院长”、“中英双语-丹麦高级工程师语言培训”“、我是老师-给小学生授课”等活动,在外籍教师、外语语言教师及助理教师的共同配合下,迅速构建起外语学习的环境与氛围,并采用项目式、参与式、互动式等多种活动形式,使学生能够快速适应非本土文化。很多学生表示:在多样化活动锻炼下,他们学习了国际化的团队协作能力、仪表姿态、做事风格、时间掌握能力、沟通能力并且掌握了部分掌握国际职场工作规范。

四、工程类院校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1.要进一步完善国际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框架设计。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不仅需要学校自上而下的全局指导,又需要从下而上的动力推进,通过学校、老师、学生三方的互动,使得学校能够收获一批国际复合型人才,老师能够产出学术成果,学生能受到充分的国际化教育与培养。因此国际化人才培养应秉承“立足国内、面向世界”的原则,打造整体化的发展思路与教育框架。

2.打造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新模式。学生成就是衡量新模式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我们不仅在课堂上采用案例、情景模拟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课外我们也采取见习——实习模式、校内产学合作模式来培养学生的综合性、学术性能力。采用见习——实习模式,一方面在经过长时间的课程培训后,将提供国外机构或者外企实习的机会给优秀学员,避免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另一方面学员在外企机构良好的表现不仅可以提高特训营的声誉,也为新学员提供了实践借鉴与参考。校内产学合作模式,一要依托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比赛产出成果、总结培养模式经验,二要依托传统的学术期刊,对于未来培养模式的发展与改革做出探讨。

3.全方位、多渠道的加强建设国际化的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衡量教育条件的重要指标,也是构建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育模式的重要一环。要造就一支高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既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也需要老师的积极努力。一方面,学校要通过政策、资金等方式吸引校内教师参与国际复合型人才模式的建设与培养,特别是海归老师与有国外工作经历的老师。另一方面,学校与老师也要积极利用自身资源,加快引进“高水平、接地气”的外籍教师,同时也要严格把控好师资队伍的专业性,保证培养模式的教育质量。

4.实事求是的打造人才培养体系。国际化复合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需要长时间的探索与磨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这不仅需要完善与学校实际情况配套的软硬件措施,打造一支有学校特色的高水平国际化师资队伍,并与国外高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等,整个过程也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跟风式地全盘推行国际化人才培养战略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也会给学校、师生带来不利影响。

猜你喜欢
特训营国际化社团
聚焦港口国际化
缤纷社团
人民币国际化十年纪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最棒的健美操社团
K-BOT拼插社团
人民币国际化回顾与新常态初期展望
文学社团简介
阅读特训营
阅读特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