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营造下武夷山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

2021-01-07 01:59赵红莉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旅游开发

赵红莉

摘 要:古村落历史悠久,因其独特的居住空间、历史建筑和特色文化而吸引了大批游客。但因其内部自上而下的管理产生的诸多矛盾,对旅游社区造成诸多消极影响,使古村落的旅游开发陷入困境。以武夷山城村古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对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的古村落保护意愿、旅游开发及其参与意愿等社区营造情況及社区营造内在动力因素和阻碍因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社区营造下的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关键词:社区营造;武夷山市;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2-0079-05

古村落大多在农村,经济比较落后。因此,古村落旅游开发已成为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村民生活质量和保护村落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古村落是当地村民的家园,其旅游开发所进行的改造与建设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意愿,充分发挥社区居民作用。1985年墨菲(Murphy)在旅游开发研究中首次从社区增权视角进行探讨[1]。近几年中国也有一些学者研究社区营造与旅游开发和发展之间的关系,如吕秋琳[2]、王淑佳[3]、郭娜[4]、黄丽金[5]及侯庆丰[6]等。社区缺乏是制约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3]。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及古村落旅游的兴起,社区增权、社区营造及社区参与程度将逐步提升。

城村是武夷山市兴田镇的一个行政村,位于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南部,崇阳溪西岸,距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南20公里处,总面积约40公顷。它是一座始建于隋唐,兴于宋元,荣于明清,衰于民国的古村落[7]。古村落南侧有一座千年历史的闽越古汉城遗址,城村因此古城而得名。村庄入口古门楼上醒目的“古粤”砖雕二字显示了城村与遗址深厚的历史渊源[8]。城村及闽越古汉城遗址也因此成为武夷山自然与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8]。2007年城村被列入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名录[9],2016年被列入第二批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10],但古村落旅游一直未得到有效开发与发展。为此,笔者从社区营造视角对武夷山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进行研究,赋予社区居民应有的权利,才利于城村古村落旅游的开发进而可持续发展。

1 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营造调查分析

为更好地了解城村古村落社区情况,笔者于2021年6月20~25日前往城村进行问卷调查与深入访谈。主要调查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基本信息和社区营造意愿情况,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居住时间、房屋所有权和城村古村落保护意愿、旅游开发及其参与意愿等。共发放问卷260份,有效回收248份,回收率95.38%。

在调查者中,男女人数基本相同;41-65岁居多,占51.79%,其次是26-40岁,占43.15%;初中以下学历占68.95%,高中及以上学历占31.05%,其中大学学历占19.76%,文化程度普遍较低。被调查者多为长期生活在城村的居民,其中有一部分嫁入本村的女性,无外来人口。83.46%被调查者拥有房屋所有权,其中古民居拥有者占60.48%。绝大多数调查者为家庭中有决策意识或权力的个体,对社区参与的整体决策具有一定影响力。

在居民保护意愿方面,村民对保护城村古村落持积极态度,并提出不同保护意愿。22.58%的村民表示城村古村落的保护应该由村民负责,虽然比例不是最大,但也占了五分之一,有一定决策影响;89.11%的村民认为城村古村落的保护有必要征求当地村民的意见,并表示愿意参与城村古村落的保护活动中。可见,村民的保护意愿比较高。在旅游开发意愿方面,81.05%的村民表示支持并愿意参与城村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活动;超过50%的村民认为旅游开发利于增加村民经济收入、保护历史文化和提高城村古村落知名度。可见,多数村民对旅游开发意愿也很高,普遍认可带给城村的旅游影响是积极的。在旅游参与意愿方面,有50%以上村民愿意把房屋用作家庭旅馆、餐饮店,其次是展览馆;50%以上村民愿意参与的旅游工作为住宿接待、餐饮接待,即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家庭表示愿意从事农家乐和民宿经营,其次为游览接待和旅游商品销售,村民表示愿意带游客游览参观城村古村落或在自家门前街道售卖小吃、土特产等。可见,村民们旅游愿意参与度高,旅游社区营造势在必行。

2 社区营造下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因素分析

2.1 内在动力因素

2.1.1 深厚的文化底蕴

城村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村落古朴幽静,文化古迹或古建筑众多,如一进式的三合院砖雕门的古民居、古庙宇、赵李林三大姓氏宗祠、百岁坊、聚贤楼和古粤门楼、神庙等。古建筑上的木雕、砖雕和石雕丰富多彩[7]。有数十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在城村古村落附近高胡坪上还保存一座江南最完好的汉代闽越王城遗址,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2013年12月被列入中国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11],目前正在规划建设中。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为社区营造下的城村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2.1.2 完整的聚落形态

目前,城村古村落的整体布局基本保留着明清时期的传统格局与面貌特征,村内有“井”字形主街、三十六条蜿蜒交错小巷、众多明清时期留下的古建筑,这种保存完好的传统聚落形态,不仅唤起了村民们的历史记忆,而且架起了村民精神交流和物质传承的桥梁。

2.1.3 共同的生活追求

城村古村落紧密的传统聚落格局与纯朴的民风使得村民在日常生活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大部分居民在思想与精神的追求层面拥有十分类似的共同点,都希望居住在有一定品质的环境中。据笔者调查,50%以上居民对村里的环境卫生状况、古民居的保护和生活基础设施的配备不太满意,都希望能得以改善,给村民创造一个良好的社区环境,如表1所示。

2.1.4 和睦的邻里关系

城村古村落主要是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聚落经济使得居民在生活和情感上彼此依赖。长期形成的血缘和地缘关系,使得宗族体系更加稳固。三大宗族之间相互帮衬,同一宗族居民严格遵守本宗族的传统与礼制。在一些传统节日(如清明节),每个宗族都会举办一些传统习俗活动,以家庭为中心,其家庭代表各司其职,大家其乐融融。这種紧密和谐关系在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中有着共同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在一些传统习俗和宗法礼制的遵守下维持着城村古村落正常的生活运作。村民强烈的宗族观念是促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文明相结合的强劲动力。城村古村落绝大多数居民都是自幼居住在本村,他们热爱家乡、平和淳朴、知足常乐、和睦相处以及对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高度认同感,这些凝聚力因素对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营造具有一定的积极推动作用。

2.2 阻碍因素

2.2.1 古建筑破坏严重

通过查阅城村历史资料图片与实地走访调查的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发现城村许多古建筑不断被新式水泥楼房所覆盖或替代。幸存的古民居由于长期无人居住而年久失修,加上自然雨水的冲刷侵蚀正在不断被毁坏或倒塌,传统建筑中的一些装饰构件也被人为改造、拆除或丢弃。由于没有统一的管理与规划,近几年新建的水泥房突兀地在传统建筑群中拔地而起,在城村古村落中尽显违和感,失去了传统聚落的和谐完整性。

2.2.2 社区参与能力薄弱

被调查者中有68.95%为初中以下学历,文化水平低,视野狭窄,对城村古村落的发展没有太多认识,并对自己的能力持以否定态度,认为处在生活底层的人是没有参与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决策的权力或能力。可见,由于长期以来受社会和文化限制,与城市社区居民相比,城村古村落居民的参与能力较弱。据调查,城村古村落居民不了解该村目前的旅游规划,很少居民参与城村古村落未来旅游开发的事项中,主要是因为居民提出的建议很少被采纳或被关注。

2.2.3 专业人才匮乏

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营造需要一系列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指导及专业人员的技术支持,但目前城村有经验或有知识的人才外流现象严重,尚未有专业技术人员,更没有自愿付出精力和时间参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实践中的专家、学者以及在社区营造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居民组织者。专业人才的匮乏,无疑对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营造增加难度,也使绝大部分古建筑毁坏无法提前预知或得到及时维修。由于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的整体文化水平较低,又没有经过正规培训,缺乏旅游服务技能及经验,这将会阻碍社区营造下城村古村落旅游的开发。

2.2.4 旅游发展不突出

1999年12月,武夷山申报“双世遗”成功后,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景区管委会”)在城村设立城村旅游景区,其景点主要包括城村古村落、闽越王城遗址及其博物馆。经协商,城村旅游景区所有经营权由景区管委会下属闽越王城文化旅游公司管理,同时负责保护管理工作。但后来由于景区管委会未能对城村旅游景区继续加大资金投入,从而阻碍城村旅游景区保护管理和旅游发展的持续。2007年3月5日,闽越王城博物馆与福建省博物院联合致函景区管委会,要求收回博物馆和遗址区的所有权。到2011年4月26日,景区管委会经过慎重考虑与研究,复函同意交还闽越王城博物馆对博物馆与遗址区的经营管理权,其下属闽越王城文化旅游团有限公司也暂停对城村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从此,城村古村落不再有真正意义上的旅游发展。

3 社区营造下的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建议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发展与振兴,其与社区关系最为密切。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社区营造需要从多个层面不断地努力与促进。从自下而上进行社区营造的城村居民主体、环境营造、制度制定、交流平台搭建和外部资金技术的注入等每个计划的实施都是一个个难以攻破的堡垒,但又是实现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及其可持续发展必须去跨越和挑战。政府作为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的一股重要领导力量,既是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引导者,又是其旅游开发的物质、资金来源、政策实施的引导者和支持者,能为城村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提供坚实的后援保障。古村落只有实现由下而上,全面深入的社区参与,才能实现社区营造的目标,保障古村落旅游可持续发展[3]。

3.1 构建和培育旅游社区营造主体

为实现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单靠村民的支持和参与是不够的,村民还需要组建村民组织并发挥领导作用,带领村民为实现保护城村古村落及其旅游开发而朝同一个方向共同努力。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是自下而上的过程。为了突出村民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壮大凝聚城村居民群体力量,政府应正确引导城村古村落居民自发形成旅游社区营造的居民组织。

第一,在城村居民中有一定威望或见识、能为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着想且责任感强的人组织在一起,有无政治职务身份的村民均可参与组织。社区营造与社区居民的利益有关,让不同岗位、不同利益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营造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社区的和谐稳定发展[2]。第二,城村古村落居民组织可根据不同需求比如民宿、餐饮、传统文化或技艺等组成不同主题组织,可以协会、社团、俱乐部等形式进行组织。第三,城村古村落居民组织要有共同的目的、相互信任与平等的协作关系,并代表大多数村民的意愿,为了有可能与政府部门和旅游企业协商,以便及时有效地了解相关政策和掌握政府的旅游开发规划意向。第四,城村古村落居民组织不仅要积极接受居民的参与,还要听取切实可行的意见,又要找寻凝聚居民参与城村旅游开发的共同议题,如共同探索开发城村古村落新的旅游项目、复兴城村传统文化或技艺等议题。第五,利用互联网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如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各主题可以建立微信交流群或其他交流群,便于探讨并获取更多建设性意见。最后,鼓励城村古村落居民组织推荐社区有识之士,如公职人员、致富能人、宗族中德高望重有远见的人物、旅游工作者,这些社区的不同领域人士是构成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主导力量,利于积极推动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的良好营造。

3.2 注重旅游社区环境营造

城村古村落毁灭的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补救的,所以要保障现有历史文化资源给村民带来的永恒利益,要对城村古村落内部现有历史文化资源与环境进行有效地保护与整治。为确保城村古村落在社区营造下的旅游开发能顺利进行,城村居民应致力于实现古村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城村古村落的旅游社区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全体参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居民应朝着这一目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3.2.1 营造良好的社区自然环境

未来城村古村落旅游的开发,将不可避免地产生环境问题。为确保城村古村落旅游顺利开发,村民应该重新审视他们的生活环境,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如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可以自行组织参与崇阳溪水清理、环境卫生清扫、垃圾回收、植树造林等简单易行的生态环保活动中。同时,适时开展自家庭院的环境卫生评比活动,授予“卫生之家”“卫生模范”等荣誉称号,并给予一定物质奖励,这不仅利于推动全民参与又可大大改善城村古村落旅游环境卫生,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树立良好的城村古村落旅游形象。此外,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还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制定长效的城村古村落环境保护与治理机制,确保未来旅游活动对城村环境产生积极影响。同时,充分利用村中现有富足的水能、太阳能,创建低碳生活的旅游社区。

3.2.2 营造浓厚的文化环境

在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过程中,政府应引导居民重视对现有古建筑的保护,确立社区营造下旅游开发的核心目标,不定期向社区居民开展以保护城村古村落为主题的活动与宣传教育讲座,以深入每个社区居民心中,诱导社区居民自发维护古建筑,并不得再推倒建房。同时,邀请专业人士,并在他们协助指导下,为现有古建筑制定维护制度及其相关实施计划。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进行社区营造还应重视社区居民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摆脱长期以来对外界資金与政府扶植政策的依赖,增强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项目的自我调节能力。但是,城村居民的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视野狭窄。为了充分发挥城村古村落居民的社区参与和自治能力,加强他们对传统文化或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意识,建立社区教育或学习机制至关重要。因此,可考虑利用城村古村落的小学、三个祠堂及村委会等公共场所,开展传统文化宣传与学习、技艺培训课、文物建筑基础维护技能学习班、文化习俗演绎、参观访问等形式的学习教育或培训活动,尽量让居民积极参与。同时,根据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需要,可以发挥当地退休老教师、退休老技术人员的余热,组建城村多元化师资或多样化主题的社区学校。鼓励城村古村落社区有才华的居民收集汇总当地文化旅游资源的学习材料,形成一套含知识、技能与意识培养的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体系课程,利于强化社区居民对传统文化和技艺的保护与传承意识。

3.3 制定旅游社区规章制度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村古村落一些约定成俗的规矩和制约村民行为的规范已经被淡化,约束村民行为的都是一些政府公布的地方行政法规与制度,缺少传统道德的制约。由于城村古村落居民组织成员散而杂,在旅游社区营造中要想真正地凝聚居民的力量,就要制定居民承认并认同的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规章制度。规章制度在居民组织中不能像政策法规那样死板,应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思想上入手,让居民形成一种精神和道德的自我约束。这些规章制度的推行并不是要求居民死记硬背,而是在城村古村落社区营造过程中有意识地在旅游开发、居民参与等方面推动城村居民形成统一合理的规矩意识,进而使居民形成习惯性的自觉行为。

3.4 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外部协助

3.4.1 合理利用人力资源

为保障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及其社区营造工作的顺利进展。一方面,政府应邀请专业人士介入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及其社区营造的事项中,建立专家库与社区库,供城村古村落社区居民尤其是居民组织联系咨询使用。另一方面,及时发布需要旅游社区营造的城村古村落相关信息,积极建立居民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专家之间的官方网络沟通平台,如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使专家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并掌握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的相关动态。专家应主动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建立密切、有效的协作关系,充分听取居民的建设性意见。从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及其社区营造的实际需要出发,在实施过程中提供帮助与指导。同时,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实践也给专家提供了该课题研究的第一手资料。此外,城村古村落还可以就近依托武夷学院旅游学院现有的教学资源优势,发挥其师资和设备力量,组建校企交流旅游培训班,分批下派相关专业教师到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进行专业培训,建立专业人士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之间的密切协作关系,强化城村古村落居民的旅游开发及其社区营造和旅游服务的意识。

3.4.2 开拓多向资金来源渠道

城村古村落无论是旅游开发还是社区营造甚至是古建筑维护,都少不了资金支持。为此,城村古村落资金来源应该建立在政府和村民自助的基础上,考虑从多渠道,多角度进行资金筹集,完善资金管理体制,利于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居民组织对资金的合理使用。例如,在财政捐赠方面,首先,政府或权威基金会建立一个专门并透明的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基金平台。其次,政府鼓励相关公司捐赠资金和设备,或鼓励当地成功个人捐赠,建立公开透明的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以创建专项资金。在投融资方面,考虑拓宽城村古村落与外界开放的融资渠道,通过政府对城村古村落对旅游社区的评估,明确外来资金在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发展中的使用及相关利益分配方案,以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促进古村落旅游的社区营造。

总之,社区营造下的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是一项既复杂又艰巨的工作,它需要政府、文化和旅游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村民的管理、支持与帮助。随着乡村振兴和古村落旅游的兴起,为保护城村古村落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和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城村古村落旅游开发及其社区营造势在必行。既要注重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内部的营造,又要借助外部力量进行协助,适当、积极地推进这种多层次、多角度的工作和举措,实现城村古村落旅游社区营造的核心目标,促进其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Murphy P E. Tourism: a community approach[M]. New York: Methuen,1985.

〔2〕吕秋琳.增权理论视角下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2.

〔3〕王淑佳.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徽州古村落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3.

〔4〕郭娜.基于社区营造视角的古村落旅游研究进展与展望[J].中国旅游评论,2016,6(01):60-69.

〔5〕黄丽金.社区营造视角下的长泰县山重古村落旅游开发研究[D].泉州:华侨大学,2017.

〔6〕侯庆丰.基于社区营造理论下的古村落旅游业发展前景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5):479-483.

〔7〕伊水生莲居.古韵悠悠话城村[EB/OL].(2018-11-28).http://www.jinciwei.cn/l550420.html.

〔8〕佚名.武夷山城村:闽越王汉城遗址(组图)[EB/OL].(2012-07-20).http://www.tdzyw.com/20 12/0720/18146.html.

〔9〕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的通知[EB/OL].(2007-06-13).http://www.mohurd.gov.cn/wjfb/200706/t20070613_156907.html.

〔10〕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公布2016年第二批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的通知[EB/OL].(2017-01-06).http://www.mohurd.gov.cn/wjfb/201701/t20170106_230222.html.

〔11〕国家文物局.关于公布第二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的通知[EB/OL].(2013-12-31).http://www.ncha.gov.cn/art/2013/12/31/ar t_2237_42412.html.

猜你喜欢
旅游开发
红山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思考
浅谈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资源
白沙古镇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探讨
探析文物古迹保护与旅游开发
金华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探析
不同类型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庆阳红色旅游资源的开发路径分析
武当山道教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研究
旅游开发对纳孔村布依族传统文化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