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标准下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1-01-07 01:59孙立杰郎卫红曹鸿飞王彦哲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专业教师医学教育队伍建设

孙立杰 郎卫红 曹鸿飞 王彦哲

摘 要:本文主要讨论了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教学现状以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临床医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方法。以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为契机,通过调查临床医学院教师队伍一般情况、教学情况、科研情况、思想观念、健康等情况,找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最终达到提高教师队伍质量的目的。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建设对提高教学质量极其重要。以临床专业认证标准为标准,进一步规范赤峰学院临床医学院教师队伍的建设,从而能够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医学教育;认证标准;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1)12-0102-04

臨床医学教学是医学认证教育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学工作者和保证全民健康的重要内容,而医学教育的重要实施者为临床医学教师,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临床医学发展的主要动力,也是医学人才培养的重要因素[1]。但由于目前临床医学教学开展时间较短,医学工作者教学经验不足,导致临床医学教育质量不理想。在医学认证标准下,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并不能满足临床教育需求,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是加强医学教育质量,提高医务工作者专业能力的核心。

1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教学现状

1.1 医学认证标准发展现状

为提高医学机构教学质量,顺应临床医学发展,2016年由教育部、卫生部正式发布《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主要适用于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以及医学高等学院。对于医学专业学生,主要是在学生毕业时的拥有足够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其专业教育能够达到基本要求。针对医学高等学院,需要严格按照全球医学教育要求和我国医学教育相关政策,满足本科医学教育办学标准,同时还需要提高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有利于医学专业学生专业知识学习,衔接学习和临床工作,以改善医学教育效果[2]。医学认证标准进行系统性更新,将认证标准细致化、精确化、具体化,提高了的医学认证标准解读的实用性,有利于医学发展。

1.2 医学生发展现状

由于我国是人口大国,为满足临床护理治疗需求,缓解就业压力,医学院逐年扩招情况严重。据统计显示,我国每年医学专业毕业生超过100万,而针对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多以本科五年教学为主,理论学习时间较长,缺乏临床实践经验,导致医学毕业生不能快速适应临床工作,工作质量不理想,临床就业率约为10%,并没有缓解临床医疗服务压力。因此,针对医学毕业生,临床工作前需要进行扎实的理论学习,能够有效改善医学毕业生能力,整合专业知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3]。

1.3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发展现状

目前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多为医院的一线医疗服务人员,不仅需要保证临床医疗服务水平,还需要在空闲时间进行临床医疗教学内容的准备,工作压力较大,导致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人才流失情况明显,余下教师学历层次和专业知识差异显著,临床教育无法保证,教学效果不理想。同时,在医学院扩招政策下,临床实践教学队伍庞大,但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人数较少,其教育能力和培训机制无法满足临床医学教育需求,导致部分教师临床医学教学意愿度较低,不仅影响临床医疗服务质量,还会影响教育质量。

2 临床医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2.1 医学生扩招,临床教育压力增大

在医学院扩招政策下,医学院毕业生数量逐年增长,导致临床医学毕业生实习生数量增加,出现师生比例严重失调情况,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实践明显不足,而临床医师职称差异较大,临床教学理论知识体系不完善,导致整体的师资力量薄弱,在临床教学中教学效果不理想。大部分专业教师并没有将精力全部放在临床医学教育中,导致临床医学生学习质量不理想,影响临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升[4]。同时,有部分医学毕业生准备考研,需要兼顾考研复习和临床学习,容易影响学生学习效果,临床教育难度增加。

2.2 临床教师队伍建设时间晚

据相关文献报道,2005年欧洲医学教育联合会就提出了医学教育体系概念,并逐步应用与医学院教学以及临床教学中。而在我国,2008年才颁布医学教育认证标准,预计在2016年推进全面医学教育认证标准,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发展时间较晚,导致临床医师在临床医学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学目标等方面无针对性指标,缺乏临床教学经验,导致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在教学中力不从心,教学效果不理想[5]。

2.3 教师队伍结构混乱、教学质量差异较大

2019年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院临床教师考察论证后发现,我院现有教师队伍结构混乱。医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积极性有所不同。(1)医师教学水平低、临床实践经验丰富,主要是针对长期工作中医护一线的医师,就业时间较长,具有丰富的临床治疗护理经验能够分析,但临床医师长期未接触理论知识内容,导致临床教学多学科综合性教学效果不理想,而是通过传授自身经验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学习思维,导致学生学习内容变狭隘,影响教学质量。(2)临床实践经验不丰富、医学教学水平优异,主要是指长期从事临床教学工作的医师,具有完善的临床教学内容,能够让学生综合学习临床知识,但临床实践经验不丰富,导致学生临床实践能力并不理想[6]。(3)医师教学水平低、临床实践经验不丰富,主要是指医院工作时间较短的优秀医师,自身专业能力过硬,但在临床教学中并不具备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或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教学中多以自身为基础,学生学习难度较大,学习效果不理想。因此,在临床教师队伍管理中常出现教师队伍学科结构失衡情况,影响教学效果,制约学生发展。

2.4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教学内容不明确

在临床教育中,教师在教学内容准备中,多以自身操作经验进行授课教学,对于教学经验丰富,临床教学技巧灵活的教师,学生学习内容全面,学习效果理想。而针对临床实践经验不丰富或教学体系不完善的教师,学习内容不全面,课后学生无法进行复习和深层次理解,学习效果不理想[7]。同时,大部分临床医师在教学中,操作方式沿用传统医学教育方式,学生理解质量较低,学习质量较低,不符合现代化医疗水平发展。

2.5 医学专业教师教学阻力较大

在教师队伍建设发展期间,医学专业教师教学存在着较大阻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临床角色发生冲突,临床专业教师除了专业能力培训,还要负责临床治疗工作,导致角色冲突,医生工作压力明显增加;(2)经济阻力,由于教师建设并未有准确的绩效考核、职称晋升等激励机制,导致临床医生教育兴趣较低,严重者直接影响教学质量;(3)临床教学师资培训体系不完善,由于教师培训制度不完善,培训经费、政策不落实,容易导致培训质量较低,从而影响教学质量。

3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3.1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重要性

临床医学教育是培养合格临床医学工作者的重要內容,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是临床医学教育的主要实施者,需要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师的综合能力,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达到培养医学人才,促进医疗水平发展的效果。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是临床师资积累的重要途径,近几年医疗改革正常下,医疗机构竞争较大,不仅是医疗技术水平的竞争,还有医疗服务水平的竞争。而同医疗机构在临床教学方式不同,毕业实习生临床教学效果不理想,教育资源无法满足实习生需求,会严重影响医学生临床教学质量,进而影响医疗机构的综合实力。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根据临床教学需要,调整教学能力,整合教学方式,有效降低医师工作压力,同时能够扩大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注入新鲜血液,提升临床教学质量[8]。(2)有利于医疗机构综合发展,针对临床医师长期处于临床一线,拥有高超的医疗水平,但在理论知识学习中与新理论知识联系生疏,导致临床医疗服务水平停滞不前,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能够提高临床医师整体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提高临床医疗服务水平,促进医疗机构综合发展。(3)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果,通过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后,能够规范临床教学标准,统一教学内容,从而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便于学生全方面学习临床操作内容,将实践操作和理论姿势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3.2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可行性

在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中,建设目的为提高临床教学质量,促使学生快速掌握临床实践能力,能够提高临床服务水平,促进医疗水平提升。随着临床医学专业认证标准的推行,医学工作者综合素质的提升成为医疗水平提升的重要内容,因此,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也成为医学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临床医学教师需要改善传统教学方式,重视不同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综合性教育质量,能够促使医学生适应临床操作,提高学习效果。同时,由于医学毕业生临床学习效果差异较大,临床就业率差异较大,进行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系统性分析医疗深化改革下临床教学计划和教育目的,能够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设定临床教学课程内容和要求,明确临床教学目标,也是保证医学毕业生学习质量,提高就业率的重要途径。

4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措施

4.1 完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规定

为缓解临床医学教育压力,可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扩大临床教师队伍,同时对医师专业能力进行要求,按照《教师法》《高等教育法》进行师资队伍建设,确定临床教师培养目标和标准,有利于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工作年限较长、工作能力突出的临床医师,能够放宽学历至学士学位。在临床教学中,教师需要具有高水平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工作技能,对临床医学发展和新教学理念有认识,能够适应于新教学理念,从而保证教学质量。针对新入职教师,需要定期进行医学专业教师交流,促使教师互相讨论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医师晋升,提高自身专业能力,有利于医院的综合发展[9]。

4.2 规范临床教学标准

临床医学专业教师在开展临床教学时,需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课件准备,会耽误医师较多的休息时间,同时由于医师教学方式不同,部分医师更注重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导致临床教学差异较大,学生学习的内容差异较大,学习效果有差异。通过规范临床教学标准方式,能够定期进行专业教师交流会议,对临床医师进行教学活动标准统一,包括理论知识规范、临床操作规范、PPT课件规范、教学评价规范等内容,根据医师专业技能和休息时间进行课件准备分工和针对性讨论,能够促使教学目标具有针对性,提高临床课堂质量,同时能够降低临床医师备课压力。我院在临床教学标准中采用分学科教学方式,根据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分组,以初级教师和中级教师作为教师主体,重要侧重于讲解基础技术和人文社科知识,强调临床工作中的细节,以提高临床治疗护理质量;在我院重点专科、领先专科课程学习中,需由正高或副高教师作为教师主体,主要是对教学中的重难点进行分析教学,以提高学生专业教学及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院始终保持着教学研究的专业性和实践技术性,以培养应用型、适用性人才。

4.3 提高临床教学特色,应用PBL教学方法

在临床教学中,可以根据医师的了解经验和医院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的重点,有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临床护理工作教学中,为提高学生多方面理解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可以采用PBL教学方式,应用本院临床实际病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模拟学习临床护理工作,从医护人员和患者两个方面体会,加强对护理工作的深层理解,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医师指导下,系统学习到临床治疗护理工作内容,提高临床教学的实践性,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同时改善学生学习积极性[10]。

4.4 设计激励机制,改善医师教学积极性

针对目前临床常见的教学医师教学积极性落后情况,需要设立有激励机制,完善临床医师待遇和奖励制度,能够提高临床教育工作的吸引力,促使临床教师提高教学热情,提高教学工作积极性。例如:医疗机构需要增加临床医学教师的经济待遇,提供进修、深造机会,提高教师绩效工资,鼓励临床医师积极教学,提高自身专业能力,培养医学人才。在本院教师队伍建设中,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教师队伍优化:(1)科研教师的激励机制,我院是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需开展科研教学,已实现医疗水平持续性发展,因此,在科研教学教师的激励中,可根据医师学术论文发表、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级情况进行对应津贴补给,提高教师科研积极性。(2)教学教师将激励机制,根据教师临床教学情况,还可以设定相应的教学岗位,推行双岗位制度,能够提高临床医师岗位责任感,提高教学主动性,有利于优化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结构,提高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整体实力。同时,为保证临床教学质量,还需要将教学质量和临床医师绩效考核联系,能够保证教师临床教学质量,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医学认证标准和医疗深化改革推进下,医疗机构需要提高对临床医务工作者的专业能力要求,需要加强临床教学质量。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是决定临床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因此,临床需加强临床医学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从完善临床教师队伍建设相关规定、规范临床教学标准、提高临床教学特色,应用PBL教学方法、设计激励机制,改善医师教学积极性四个方面进行,能够有效提高医学教师专业能力,保证学生学习效果,从而促进临床医疗水平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海东,张玫,李传伟,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学生的人文教育研究与实践[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2018,8(04):60-65.

〔2〕张小丽,吴悦,周海茵,等.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文素质现状调查[J].医学与哲学,2020, 41(05):70-73.

〔3〕崔培元,凌云志,陈辉,等.专业认证背景下外科学临床实践教学体系的应用效果评价[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9,44(05):668-671.

〔4〕李冰雪,徐桂华,柏亚妹,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角色期望比较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06):721-727.

〔5〕徐张杰,区锏,唐盼,等.高校附属医院师资队伍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为例[J].中华全科医学,2018,16(03):476-479.

〔6〕焦静,陈妍君,曹晶,等.我国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教学现状调查[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20,36(10):784-790.

〔7〕廖颖,孙锐,李惠玲,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早期临床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33):4401-4404.

〔8〕張曼,曾宪东,张璐璐,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临床专业医学学位硕士临床能力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建立[J].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18,26(04):597-600.

〔9〕李冰雪,徐桂华,柏亚妹,等.中医院校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带教师资现状与角色期望比较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20,26(06):721-727.

〔10〕俞岚,郭冰沁,周蕾,等.临床医学认证背景下基于PBL的翻转课堂模式在病理教学中的初探[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40(04):488-490.

猜你喜欢
专业教师医学教育队伍建设
循证医学教育在麻醉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美国继续医学教育概况及对我国的启示
重大突破!我国医学教育认证质量获得国际认可
我院医务人员继续医学现状调查分析及建议
提升中职专业教师企业实践实效性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对策研究
专业教师担任兼职班主任的利与弊
做好四个结合强化基层政工干部队伍建设
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研究
论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