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中医骨科康复治疗在膝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价值

2021-01-09 07:12陈少鹏陈思远王洪鹏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膝骨性关节炎局部

陈少鹏 陈思远 王洪鹏

(磁县人民医院,河北 磁县 056500)

膝骨性关节炎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类关节疾病,且好发于广大中老年人,患者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关节疼痛、膝盖红肿以及关节僵硬等。特别是在上下楼梯过程中患者关节疼痛度强烈,在坐起时常出现膝关节酸痛,同时也有部分病例出现膝关节弹响、积液情况,若不能有效治疗容易诱发膝关节畸形,甚至造成残疾,将对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传统治疗方案多采取口服药物,然而总体疗效并不理想,本文旨在分析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行中医骨科康复治疗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抽取院内自2018年2月-2019年2月止诊治的78例膝骨性关节炎病人,以数字法随机分组。观察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21/18,年龄区间处于42-83岁,均值(62.5±1.3)岁,病程4个月-9年,病程均值(3.2±0.4)年。对照组39例,男女性别比为20/19,年龄区间处于43-85岁,均值(61.9±1.6)岁,病程3个月-9年,病程均值(3.3±0.4)年。2组线性资料比较,P均>0.05。患者入组标准:(1)符合关于膝骨性关节炎的诊断标准;(2)经由MRI或CT检查得以确诊;(3)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晓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排除标准:(1)膝关节肿瘤者;(2)痛风性膝关节炎者;(3)对研究中药物过敏者。

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口服药物方案治疗,即给予西乐葆胶囊,100mg/次,2次/d;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口服,750mg/次,2次/d。观察组在该基础上采取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措施如下:(1)手法按摩。分别对患者股四头肌以及髌骨行手法按摩治疗,以患者可感觉局部酸胀为宜;(2)温针灸。穴取足三里、犊鼻、血海以及梁丘穴等,指导患者维持仰卧位,保持膝关节自然伸直,对上述穴位皮肤局部进行清洁消毒,以平补平泻手法针刺穴位,点燃艾条后将其插在针柄上,待艾条自然燃尽后再次点燃艾条并续上,待2段艾条均完全燃尽后方可拔针。

3 评估指标:(1)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屈伸活动度等对其疗效进行评估,显效:即患者膝关节疼痛、肿胀等症状完全消失,同时屈伸功能恢复正常,未对工作及生活产生影响;有效:即患者膝关节疼痛和肿胀等情况显著缓解,同时生理功能和治疗前对比显著改善;无效:即临床症状与关节功能等并未变化。(2)利用视觉疼痛模拟评估法(VAS)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疼痛度予以评估,0-10分,分值升高表示疼痛度上升;(3)以膝关节功能评分表(HS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予以评估,包括患者膝关节的疼痛、功能、活动度、屈曲、肌力、稳定性等,0-100分,分值与膝关节功能成正比。

5 结果

5.1 2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44%,对照组为84.62%(P<0.05)。见表1。

5.2 2组治疗前后VAS、HSS量表评分对比:2组治疗前VAS、HSS量表评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S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而VAS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VAS、HSS量表评分对比分)

讨 论

膝骨性关节炎好发于广大中老年人群体,多是由于关节组织发生退行性改变和关节边缘出现骨质增生情况所诱发的关节疾病。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不断增长,膝骨性关节炎临床患病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同时患病后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也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威胁。此类患者的典型症状集中表现为活动受限、关节局部疼痛以及肿胀等,特别是症状严重时还可能诱发关节畸形,严重影响患者正常活动,同时也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因而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需尽早采取行之有效的临床治疗措施来帮助其缓解不良症状,提升患者的生活能力与工作能力[2-3]。

临床中,对于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通常采取西药口服方案,然而从临床治疗结果来看,在患者总体治疗中的效果有限,同时患者停药后非常容易出现复发情况。近年来,中医治疗方案在临床中得以广泛应用,特别是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通过采取中医治疗可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具有安全性高和治疗效果显著等优势。中医理论将膝骨性关节炎纳入到痹症范畴中,并且认为是由于患者机体脾肾亏虚所诱发,再加上外感风邪进而导致气血阻滞、经脉不畅以及痰瘀阻络等最终引发膝骨性关节炎[4-5]。因而本次针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西药治疗方案基础上联合采取中医骨科康复治疗,通过联合采取温针灸和推拿进行治疗。手法推拿是中医经典的外治疗法,通过运用手法推拿方案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局部良好的血液循环,因此能够改善局部新陈代谢和患者膝关节修复速度,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应力的尽快恢复,同时能够帮助松解肌肉黏连,有利于促进局部炎症介质的良好吸收,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6-7]。而中医针灸则是中医学治疗中的常用措施,将其应用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也具有理想效果,同时针灸疗法具有效果理想和安全性高等一系列优势,近年来也受到了广大患者及医生的欢迎与支持。通过采取针刺穴位的治疗方案能够帮助疏通经络并发挥疏散风寒的效果,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局部疼痛和肿胀等症状。而温针灸则对于各类疼痛和痹症等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促进局部循环尽快恢复正常,同时可帮助缓解患者局部疼痛等不良症状,有利于促进其膝关节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理功能状态下。通过联合采取针灸疗法及手法按摩有助于发挥两种治疗方案的协同作用,在改善患者局部疼痛、肿胀以及关节畸形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膝关节在人体运动机制中具有一定特殊性,这也导致膝关节在日常活动中周边软组织非常容易发生受损情况,特别是膝关节属于应力较为集中的区域,更容易诱发关节组织的黏连和瘢痕情况,同时容易出现肌肉痉挛等不良症状。因而进一步加重了患者局部微循环障碍,进而出现了局部水肿和神经末梢受压等情况,这也是诱发患者产生无菌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原因。患者将出现膝关节局部不同程度的疼痛表现,而通过运用温针灸能够发挥良好的松解黏连作用,有利于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尽快恢复,同时可帮助解除患者肌肉痉挛症状,也更加符合中医理论中通则不痛的基本理论。温针灸可快速改善局部炎症介质,有利于缓解患者膝关节的局部水肿情况,能够有效改善其疼痛症状,同时温针灸所形成的刺激效果较单纯采取针灸疗法的应用效果更为显著,能够发挥良好的镇痛和消肿等治疗价值。在温针灸中通过燃烧艾条,并经由针柄将温度传递到穴位处,能够发挥良好的活血散瘀治疗效果。同时,从本次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通过采取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该组总体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特别是治疗之后疼痛评分以及膝关节功能评分改善效果均好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证实,在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取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可显著缓解患者膝关节局部疼痛和水肿等症状,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同时有利于促进其关节功能的恢复,这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以及提升总体疗效等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膝骨性关节炎患者治疗中通过采取中医骨科康复治疗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度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膝骨性关节炎局部
日常的神性:局部(随笔)
非布司他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疗效
体外冲击波联合玻璃酸钠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
合并帕金森病的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生活质量评估
我国中医传统功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研究现状及热点
爨体兰亭集序(局部)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凡·高《夜晚露天咖啡座》局部[荷兰]
丁学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