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进行围术期的护理观察与体会

2021-01-09 07:12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腓骨卧床患肢

张 岩

(锦州市中心医院,辽宁 锦州 121000)

胫腓骨骨折是长骨骨折中非常常见的骨折,发病率致残率极高,这种长骨骨折主要是由汽车碾压、暴力击打、滑倒和从上空坠落引起[1]。症状是局部肿胀、疼痛伤肢畸形和关节活动异常等。文中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围术期的护理得到了显著提高,现情况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我院选取了2016年8月-2018年3月在医院骨科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是胫腓骨骨折的68例病患。本次研究纳入标准是胫腓骨骨折患者,排除标准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免疫功能缺陷、语言智力障碍、精神状况欠佳的疾病[2]。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4例,男22例,女12例;年龄是18-69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3.7±10.6)岁;患者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初中以下的是10例,高中文化13例,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是11例。对照组34例,男25例,女9例,年龄是22-69岁不等,平均年龄(42.5±10.4)岁,文化程度高低不一,初中以下的是13例,高中学历的12例,本科及以上学历是9例。患者均知情同意本研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2 方法:观察组围术期护理方法:(1)术前护理。预防患肢感染做好护理消毒工作,保持创面无污染,根据医嘱迅速开通静脉通道,测量患者血压、体温、心率、脉搏和呼吸,术前6小时禁饮食、排空大小便、插导尿管等,跟患者沟通聊天,了解患者的个人爱好、工作、性格,保持平稳情绪。提前更换手术服,时刻准备手术[3]。(2)心理护理。面对这种大手术,普遍患者心理压力比较大,首先护理人员要时刻观察患者情绪,及时开导患者减轻心理负担,主动向患者介绍医院和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对医院和医生树立信心,消除患者的各种疑虑,及时耐心的向患者讲解手术过程和术后护理方法,让患者疾病康复树立充分信心。(3)术后护理。患者采用卧位,针对患肢的护理,胫腓骨骨折属于比较大的骨折手术,根据人体解剖特点,绝大多数的患者术后小腿肿胀严重,必须要固定好患肢,并把患肢抬高45°,手术部位冷敷,每天2-3次,时间持续24小时,10-15min/次,这样能减轻疼痛和肿胀。手术创伤面积大,故患者疼痛明显,根据患者情况,可以适量使用止疼药,但不宜太频繁的使用,会增大药物的副作用和延缓伤口愈合[4]。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长期卧床加上刀口疼痛,不能剧烈咳嗽、不敢大活动,所以还要预防肺部感染。(4)术后预防并发症。因为手术中患者失血过多,抵抗力也会大大降低,而术后又要很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尤其是进行手术的老年人,长期卧床血液循环不好,身体各器官功能衰退,很容易造成刀口感染。在日常的护理过程中,每天定时检查患者的伤口,看辅料是否污染,是否有渗血情况,以便随时消毒更换纱布,术后常规消炎3-7天,根据患者的情况,适量抗生素抗感染和能量补充剂,伤口愈合不好是术后老年病患的一个常见问题,所以针对老年患者,护理人员更要针对性的加强护理。(5)患肢功能锻炼。患者的患肢恢复情况离不开功能锻炼,及时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短到长的基本训练准则[5]。通常在术后7天内疼痛比较明显,骨折骨板不合,手术部分水肿明显渗液,所以锻炼以骨折部位的稳定为主,充分减少水肿的发生和改进血液循环为基础。一般术后半月后,患者的疼痛和肿胀情况基本消失,骨折部位和骨板也基本吻合,可以让患者慢慢进行手臂和双腿的肌肉收缩活动,等患者慢慢适应这些活动后,逐渐变主动锻炼。2个月的时候伤口基本愈合,运动方面加大活动范围,患肢可以和以前一样活动,这样更好的防止肌肉萎缩,对患肢的恢复非常有利,对患者指导合理科学的肌肉锻炼可以加快骨折愈合,减少肌肉萎缩等并发症。(6)出院小结。嘱咐患者出院后在家继续进行关节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但是幅度不宜过大,循序渐进的进行,2个月后返院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同时指导在家合理饮食,加强营养,有利于患者尽早康复[7]。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患者入院后配合医生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呼吸及做好患肢的消毒清创工作,根据医嘱建立静脉通道并进行术前准备。术后卧位禁止下床,常规静脉消炎针剂以及患肢的消毒,每天检查伤口情况,防止创面感染。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针对性的指导其进行肢体锻炼,循序渐进是肢体训练的准则,患者恢复出院时要配合患者办理出院手续,指导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嘱咐患者2个月后返院进行拍片检查,生活中禁食烟酒辛辣食物,这样对患肢恢复有很大帮助。

3 观察指标:(1)比较2组病患的痊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2)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以术后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运用100分制,90分以上为非常满意,70-90分为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满意度=(一般满意+非常满意)/总例数×100%。

5 结果

5.1 2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对比: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术后恢复情况对比

5.2 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总评分98.82%,较对照组88.0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讨 论

在长骨骨折中常见的是胫腓骨骨折,胫腓骨骨折致残率高、发病率大、错位率高、术后恢复较慢的特点[8]。胫腓骨骨折大都是由暴力、汽车碾压或高处坠落引起的骨折,一旦发现骨折必须及时进行手术,胫腓骨骨折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会给患者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极好的避免了长期卧床带来患者的不便,而因为创伤面积较大,所以骨折恢复比较慢,这样就很容易并发感染、骨折愈合不好、局部组织损伤等并发症,尤其是老年人长期卧床很容易形成血栓因子造成血栓,这样对病患的术后恢复非常不利。根据调查说明,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不但能减少胫腓骨骨折术后疼痛感,还会大大提高了痊愈时间[9]。在临床护理中常用的是整体护理干预模式,此模式提倡以病患为中心,在新型护理理念的引导下,将常规护理改变的更加优质、细致和全面。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比对照组短(P<0.05);因为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比较明显,会让病患变的焦虑、烦躁、抑郁等,而整体护理干预能大大降低胫腓骨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感,极大的改善了病患的焦虑、烦躁和抑郁等不良情绪的产生,对术后的恢复有大大的帮助。整体护理干预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康复为目的[10]。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是在术前对病患进行心理疏导,开导患者消除负面情绪,积极配合术前准备;术后卧床体位要正确规范,指导合理规范的肌肉锻炼方法,保持伤口清洁干燥,护理好术后患者疼痛的恢复,预防并发症发生,帮助提早康复出院。在每一位患者入院时通过与病患的交流和沟通中,充分了解病患的心理情绪、性格、爱好、家庭情况以及病情等,这样会更好更全面的制定一套护理方案,这种目的性强的护理干预会高效的提高护理的质量,在日常护理工作中,临床护理追求的领域是患者的身心健康,减轻病患的身体病痛,提高患者的治愈率,这次研究中发现,通过对围术期加强护理,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的满意情况大大提高,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是98.82%,对照组是88.02%,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充分的表明整体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情况,有利于减少医疗纠纷,提高医院良好社会形象,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对胫腓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减轻疼痛感,促进骨折痊愈,显著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腓骨卧床患肢
高频超声诊断急性踝内翻腓骨肌腱脱位的临床价值
股骨髁间骨折术后患肢采用特殊体位制动加速康复的效果观察
一种可升降卧床病人半自动转运车的研究与设计
家有卧床老人,如何预防压疮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第3腓骨肌缺如并第3跖伸肌变异1例
牛繁殖、饲养、卧床精细管理七法
崴脚千万莫忽视
空气波压力仪联合早期功能锻炼指导对促进乳腺癌手术患者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卧床患者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性护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