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1-01-09 07:12
中国伤残医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颅脑手术室手术

李 静

(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手术室,辽宁 阜新 123000)

近些年来,颅脑损伤患者数量不断增加,致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车祸交通事故,紧随其后的是为斗殴、意外。患者伤势都较为严重,病情迅速变化,病死率很高,严重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治疗颅脑损伤的主要手段是手术,但是因为病人有着较重的创伤,手术会造成额外损伤,手术结果欠佳,术后依旧存在较高的致残致死率[1]。在治疗颅脑损伤病人时,运用手术室护理干预可以较好提高手术效果,减少死亡率,保证患者生命质量[2]。本文研究手术室护理在颅脑损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实验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80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观察组男22例,女性18例,年龄15-61岁,平均(35.7±2.4)岁;受伤原因: 29例交通事故伤、11 例高处坠落伤。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年龄16-59岁,平均(34.8±2.2) 岁;受伤原因:26例交通事故伤、14例高处坠落伤。2组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等一般资料,无显著性(P>0.05)。

2 方法:2组患者都接受气管插管与标准大骨瓣手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具体如下:(1)做好手术前的准备。确保手术室内温度与湿度为最佳值,保证手术室环境整洁,手术前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了解病人的既往病史、药物过敏史。进行穿刺时,要力争做到快准稳,以降低带给病人的刺激。(2)术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及时清洁手术部位,减少细菌侵入和交叉感染的发生风险。巡回护士需对整个手术操作流程有详细了解, 与主刀医师协作完成手术,尽量减少手术时间。(3)术后待患者清醒后将其送归 ICU 病房,并与病房护士进行工作交接。观察组实施手术室整体护理,具体如下:(1)评定病情。接诊后,责任护士要马上了解受伤过程,细致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神志状况、肢体与语言能力,并检查有无出血、合并伤,特别要重点观察颅脑、脊柱的损伤程度,同时评估全身机体有无循环衰竭及呼吸状态,依据评估结果,确定针对性的手术护理方案。(2)协助急救护理。①护理呼吸道: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把其头部倒向一侧,快速把口腔残留的血液、假牙、 碎牙等异物清除干净,把口鼻分泌物吸出,应用面罩吸氧,氧气流量设定为4~6L/min,若有需要可以切开气管。②监测术中病情:术中重点监测患者双瞳,以评定病情, 当生命体征稳定后,马上CT扫查头颅,确定损伤程度与实际出血位置,清创出血头皮,且止血,对于开放性颅脑损伤患者,要马上剪除创口四周头发,应用酒精消毒时防止消毒液流到伤口内, 如果患者脑组织暴露,要加以保护,防上引发局部压迫;手术当中,如果患者有心脏骤停的危象出现,要马上实施心脏按压,构建静脉通道,注射肾上腺素、止血药物与利尿剂,防止颅内压上升与脑疝。③手术过程配合:为配合主刀医师成功实施手术,手术室护士务必依旧七步洗手法洗净双手,将无菌器械铺好,并对手术器械能否正常使用加以核实。接通电动颅钻、高频电刀、双极电凝镊,在贴上无菌专用保护膜后,协助主刀医师,将病人的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用生理盐水清洗钻孔以降温,降低给脑组织造成不必要损伤的机率。④处置导尿管:评定颅脑损伤患者休克程度与意识障碍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尿量,在通过脱水剂减少颅内压时,需要留置导尿管,且连续检测尿液颜色、尿量、性质,如果病人有以下症状出现,就要马上扩容,即:四肢湿冷、血压骤降、脉搏变慢、尿量减少,且注射林格氏液,监护中心静脉压与颅内压,防止由于太快的注射速度,引发脑水肿与肺水肿现象。⑤应对高热症状:颅脑损伤手术中常见症状就是体温骤然升高,头部与躯干的温度最高,可达40 ℃ ,没有汗,严重可引发脑血管扩张,脑水肿症状变重,手术中,应用冰帽对脑组织进行保护,减少脑代谢,实施全身物理降温,用冰毯冷敷全身大动脉,保护好皮肤,防止冻伤。

3 观察指标:分析2组手术成功情况、致残与死亡情况。对比2组术后感染情况。观察2组护理前后的GCS评分。应用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定患者下列的情况:肢体运动、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得分越高代表越好,昏迷指得分小于9分;中度意识障碍指得分9-11分;轻度意识障碍为得分12-14 分;完全清醒指分数为15分[3]。

5 结果

5.1 2组手术效果对比:观察组的手术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且致残率、死亡率都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2组手术效果对比(n,%)

5.2 2组护理前后GCS评分对比:2组护理前的GC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的GCS评分都有所上升,观察组的上升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GCS评分比较

5.3 2组术后感染情况对比:观察组术后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2组术后感染情况对比(n,%)

讨 论

导致颅脑损伤常见原因包括坠落、失足跌倒、交通与工伤事故,上述原因可以是单方引发颅脑损伤,也可以是多方共同导致颅脑损伤[4]。颅脑损伤可以分成以下类型:广泛性颅骨骨折、脑挫裂伤、脑干损伤、颅内血肿,一般来说,患者昏迷的时都超过6小时,临床症状为意识障碍慢慢变重,或再次出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与昏迷状态,是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5]。临床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主要手段是手术治疗,即:气管插管、大骨瓣手术等手术方式,但是因为病情危急,抢救时必须要分秒必争,方可挽救患者生命[6]。另外,对比正常人,颅脑损伤的患者免疫力更为弱,极易发生医院感染,科学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患者,就变得极为重要。

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理念是以人为本,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给患者,以减少患者感染机率,降低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手术当中,护理人员需要积极配合手术医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则,规范化手术程序,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手术成功率。实践研究表明,手术室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颅脑损伤手术中,可以收到良好护理效果,有利于预后[7]。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术后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手术成功率、GCS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运用整体护理于颅脑手术患者,效果良好。对比手术室基础护理,在评估病情的前提下,整体护理模式把护理重点放在护理呼吸道、颅内压、高热等并发症上,在术中应用相应措施,以提升抢救成功率,降低术后感染率,有着上述优势的原因如下:(1)大多数颅脑损伤患者伴有意识障碍,咳嗽排痰反应机能会变弱,乃至消退,致呼吸困难与脑组织缺氧症状变重,产生恶性循环,加重脑水肿与脑损伤,所以,手术当中,提升手术效果的重要手段就是保证患者呼吸道顺畅,转变缺氧症状[8-10]。本次研究中,把口鼻分泌物、 异物全部吸出,并应用面罩吸氧与气管切开等治疗方法,从而较好防止因脑脊液、 鼻漏,引发术后感染。(2)手术中密切监测病情,监控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给予主刀医生有效配合,尽可能地降低手术带给机体的损伤,从而提升抢救成功率[11]。(3)构建静脉通道后,给予补液与脱水治疗,并留置导尿管,利于有效降低颅内压, 压制脑脊液产生。研究人员发现,实施手术室护理当中,不可盲目脱水,应当全方位考虑患者的血容量,严格控制好晶体溶液的输入量,在尿量≥30ml/h,并且血压、呼吸、脉率都达到稳定时,应当输液速率和剂量加以控制,防止手术中加重脑水肿情况[12-14]。(4)手术中对于高热症状,需要应用良好的降温措施,以改善脑血管扩张与脑水肿症状,防止手术后有脑积水与迟发性水肿现象的产生[15]。

综上所述,在颅脑损伤手术中,应用手术室整体护理,可以提升手术成功率,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推动病人尽早康复,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颅脑手术室手术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复合妊娠32例手术治疗的临床观察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轻松做完大手术——聊聊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我的好奇心
手术衣为什么是绿色的
基层医院颅脑损伤的救治